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新的科技革命充分体现了“第一生产力”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具有的推动作用。这一作用,提升了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同时也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领域的重大变化产生着深刻影响。新科技革命推动了当代资本主义的变革,也引导当代经济走向全球化。  相似文献   

2.
与传统资本主义比较而言,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其产生有一定的背景条件。作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物,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应用信息技术、生物遗传工程技术等一系列新科技,极大地推进了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又引发了生产力内部诸要素的变化,继而促使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以及产业结构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一、生产力的新变化生产力的发展是与人类科技的进步密不可分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比前二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的影响更深刻。它对全世界而非欧美局部地区都发生作用;它涉及的领域包括自然科学各学科,而非某一、两门学…  相似文献   

3.
科教兴国战略在我国的实施,不仅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历史发展真正动力的基本观点,而且也是唯物史观在我国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具体运用。早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就在系统总结当时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成果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基本观点。20世纪科技革命的重大成果和工业革命的实践雄辩地证明了马克思、恩格斯这一科学论断的真理性。历史发展到20世纪的今天,邓小平同志总结了国内外科技革命的重大成果,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显然,邓小平提出的这一新的观点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  相似文献   

4.
吴太胜 《理论探索》2005,2(5):97-98
面对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邓小平在阐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基础上,总结建国几十年来我国科技和生产力发展的实践经验,高瞻远瞩,果断提出:中国必须跟踪世界高科技发展步伐;造就世界一流的科技专家队伍;必须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为我国科技现代化建设确立了宏伟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5.
在“五四运动”科学和民主精神感召下诞生的中国共产党 ,始终把科学作为一种最高意义的革命精神和振兴中华的重要手段予以遵循和推重。那么 ,在科学技术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直至第一生产力的时代 ,作为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后是如何领导科技事业发展的 ?研究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政策就成为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一、党的科技政策的历史回顾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都是从政治角度谈科技问题和科技政策的 ,党的科技政策和对科技的领导也是如…  相似文献   

6.
姜岩  毛磊 《瞭望》1994,(52)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正以空前的力量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一场全球性的、全方位的产业革命正在到来。 如果说以往的科技发展使人类从宏观上认识了地球、太阳和宇宙,从微观上了解了分子、原子和电子的话,那么目前的科技发展正在使人类的目光投向生物,投向人体,投向宇宙最神秘现象之一的人类智能。如果说以往的科技革命解放了人类的体力的话,那么目前正在进行中的科技革命将解放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50年代60年代的二十多年间,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若干引人瞩目的新发展。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理论界众说纷芸,有的同志认为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有的强调战后科技革命的作用,也有的或强调现代科技革命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调整的“两因素”,或强调生产力发展规律(即战后科技革命)、生产关系变革(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国际经济交流“三因素”,等等。撒开战后某些特殊的背景和外部条件不论,笔者更倾向于科技革命、“经济计划化”、所有制关系调整和社会改良措施的  相似文献   

8.
汤华 《瞭望》1995,(21)
第一生产力:投入强度与使用效益并重本刊记者汤华如何增加科技投入,是科技界发言最热、曝光最多的话题。给人们的印象是,科技能否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经济能否得到“第一生产力”的推动,取决于国家财政对科技投入加大力度。而怎样提高科技投人产出比,提高科技经费使用...  相似文献   

9.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是党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所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把科教事业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必须结合自身优势,完善自身不足,以对标世界科技前沿、衔接国家重大需求、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期待为目标,从基础研究、科研组织、创新人才、成果转化、民生福祉等路径着力,以更大的贡献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战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 已为实践证明、被普遍认同 的道理。但是,目前在我国还存在着一些阻碍这个“第一生产力”发展的因素,在世界科技和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充分发挥科技生产力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应有的作用,如何给“第一生产力”以更多的动力,成为世纪之交中国科学家关注的焦点。 在刚刚结束的2000年上海科技论坛上,来自中国内地和台湾、香港地区的46位科学家密切关注的一个主题就是,如何才能提高中国科学技术的原创力。学者们提出,必须跳出学科看科技、跳出科技看科技,充分认识科技进步对于实现可持…  相似文献   

11.
《瞭望》1990,(42)
世界经济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科技实力的较量。坚持和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更大地解放科学技术生产力,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已是我国科技工作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科学技术研究是充满创造性的劳动,具有特殊的经济和社会价值。长期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体制,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下半叶生产力和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使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它对世界各国的发展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面临着什么样的挑战,将做什么样的选择,本文拟从这一方面做一初步的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同志在2006年1月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要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深刻认识世界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那么,上个世纪中叶以后开始的这场新科技革命表现出怎样的特点,又体现出怎样的作用?这是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和把握的。纵览世界科技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跨越式发展都引起了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创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神话。近代第一次科技革命,带来了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重大变革;第二次科技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人类由此进入了电气时…  相似文献   

14.
汹涌澎湃的知识经济浪潮,阵阵敲击着21世纪的大门,以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新科技革命正有力地把人类社会推向生产力发展的新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邓小平理论,是革命精神和科学进步相一致的产物,它充分体现了知识经济对理论创新的历史要求。  相似文献   

15.
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到来以及我国发展的现实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一系列论述,立足于从理论到实践、从历史到现实的逻辑进路,围绕科技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指明了新时代进行科技创新的战略地位、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为新时代推进我国科技创新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向纵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国内外有关我国改革的性质及走向的议论,又多了起来。因此,认真学习、研究、宣传邓小平同志关于改革的二重性思想,对于促进改革的顺利、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根据传统的理论,改革与革命是对立的范畴。革命,是质变,是以一种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先进社会制度取代另一种束缚生产力发展的腐朽社会制度;而改革,则是量变,是对原有社会主义制度的调整、修补。因此,以往人们认为改革就是改良,不具有革命的内涵,不可将它与革命相提并论。列宁曾说过:“改革的概念,无疑…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在政治层面还是在经济层面或其他层面,也无论是政治学家、经济学家或者是其他领域的学者,人们在分析和预测 21世纪世界走向的时候,几乎没有人会忽略科技的因素。也许没有哪一位科学家能够预测 21世纪科技革命将会朝什么方向、以什么速度发展,但 20世纪末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给世界带来的新的发展浪潮,使人们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即科学技术每一项具有决定意义的突破,都将带来生产力的飞跃,都将改变世界政治、经济乃至科技本身的发展进程。 新世纪,人类社会正面临着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历史上,每一次大的科技突破,…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和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三次历史性飞跃。在社会主义这三次历史性飞跃的发展进程中,紧密地同近代三次科技革命联系在一起。因此,阐述社会主义与科技革命的内在联系,总结社会主义与科技革命相结合的经验与教训,指明社会主义与...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论述中,摆在首位的是代表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此,科学理解和正确认识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思想,是我们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三个代表”要求的一个基本点。一、党要成为推动当代生产力发展的“先锋队”,首先是要科学地认识生产力的发展规律,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都要符合生产力发展规律,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包括所有制关系、狭义的生产关系、流通交换关系、分配关系等,另一…  相似文献   

20.
试论人文精神失落下审美教育的重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值世纪之交,人类社会逐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本身就存在着经济技术的规范与文化的反制度、反规范的矛盾,加上工业经济所遗留的问题,就形成了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贫困问题以及精神危机等问题。现代化为人类带来生产力空前发展的同时,也为人类生存带来了负面效应,这就要求我们从知识经济和科技革命的新视角,在人文精神逐渐衰落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审美教育的作用,重新认识审美教育重构的现实意义。 一   审美教育的基本职能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作用在现代科技革命进一步发展的今天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