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谁有执法权?     
马剑 《中国保安》2005,(12):17-19
“对不起,先生,您不能坐在这里!”“我为什么不可以坐!”“我们这里有规定的,这个地方不能坐,否则要处罚的!”“你们凭什么罚款,你们有什么权力这样做,是谁规定的?”在某大厦外的一个平台上,记者目睹了这样一幕,一位保安员正在按照规定,让坐在平台上的王先生走开。王先生是北京某政法学校的老师,平常就是个爱较真儿的人,遇到这种事情总要据理力争。“别人不知道,可我知道呀,我是研究法学的,如果我都不能以身作则的来维护自身的权益,那又让我如何去教学生?”王先生是个东北人,在和保安员理论时声音特别大,好像要让周围所有的人都知道似的。“…  相似文献   

2.
曾经听到过这样的感叹:我生不逢时,没赶上英雄时代,要不咱也能扬名天下!也曾听到过这样的抱怨:我时运不佳,没摊上一个好岗位,否则咱也能露露脸!但是伟大却常常寓于平凡之中,平凡的我们一样能扬起笑脸,一样能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和壮丽的事业!有多少后勤人,就是在自己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执著的奋斗精神,诠释着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郝爱民,河北省地税局机关食堂厨师长,27岁就被省烹饪协会授予“河北烹饪大师”称号。他创作的“清汤珍珠金钩宴”、“金钱扣辽参”被命名为“第五届全国烹饪大…  相似文献   

3.
开心乐园     
老虎与传教士一个传教士在非洲传教。一天,传教士在林间小路行走,一回头,竟看见一只老虎。“主啊!”传教士祈祷道,“用您的慈悲保佑后面的老虎是个善良的教徒吧!”真巧,那只老虎也是个信徒。传教士听见后面的老虎在祈祷:“主啊!感谢您赐予我这顿晚餐。”女主人对女佣说:“今晚有客人来家吃饭,你能做些什么菜?”女佣:“太太,您是要客人吃了还想吃呢,还是永远不想再来?”门外传来敲门声。乔对妻子说:“准又是隔壁布鲁格借东西来了,我们家一半的东西他都借过。”“我知道,亲爱的。”妻子说,“可你每次为什么都向他让步呢?你不会找个借口吗?这样…  相似文献   

4.
公鸡占窝     
凡夫 《传承》2004,(5):41
母鸡们要下蛋了,但公鸡却赖在窝里不出来。母鸡们对公鸡说:“你又不下蛋,干嘛把窝占着?我们都等着进窝里去下蛋呢!公鸡斜乜着眼睛扫了她们一眼,不屑地说:“什么,这窝难道只准你们用?告诉你们,我是在编人员这窝也有我一份!“我们不否认这窝有你一份,但现在我们进去是为了下蛋啊,你赖在窝里是为了什么呢?“我么,是为了‘占坑’!谁规定鸡窝里只准母鸡下蛋,不准公鸡呆在这里的?你们拿得出法律依据吗?“求求你了!你再不把窝让出来,我们会把蛋掉在地上打碎的!“蛋会不会打碎,关我什么事!说完,公鸡把眼睛一闭,任凭母鸡们百般劝说,千般央求,万般讽刺…  相似文献   

5.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我摒弃了传统的说教式方法,尝试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渗透到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中,主要做法是:一、运用期望理论,激发其强烈的上进心所谓期望理论是说,人们由于对环境的认识,产生了目标感,目标感导致需要,由于需要引起动机,由于动机才产生相应的行为。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说过:“世界上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抱着希望而做成的。”要想让学生做得好,我们必须让学生自己对自己有一个较高且合理的期望值,即“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奋斗目标是什么?”同时也要让他们知道教师以及父母和社会对他们的期望是什么。为此,我们…  相似文献   

6.
《新东方》2005,(8):44-44
曾有这样一个人,每天都要去偷邻居的鸡,有人告诉他说:“这样的行为,不符合君子之道。”那人回答说:“那就减少一点好了,以后每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的时候,就完全不偷了。”这也是一种循序渐进的理论?是不是很荒谬?但是我们自己有时候就做  相似文献   

7.
马老师:您好!我是一名某高校今年即将毕业的专科女生,面临求职就业问题,我产生了无限的困惑,希望能得到您的建议和帮助。情况是这样的:我来自农村,为了我能读完书有一个稳定的工作,这些年来我的父母吃尽了苦头,但是今天我仍然让他们为我的工作而操心。在和我同班的很多同学中,他们都因为家里有关系而早已确定好了工作单位。并不是我的能力不如他们,在与他们一起到用人学校试讲时我留给老师们的印象比他们都好。可是他们凭家庭关系“成功”了,而我只能在背地里惋惜自己“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我是一个很自信的人,至今仍然在求职…  相似文献   

8.
采访她真不容易。 一脸的朴实、一脸的真诚、一脸的羞涩、一脸的谦虚:“我太平凡、太渺小,事情都是大家做的。我,不值得你们去写!” 她说得好认真。 保靖县清水乡五个村23公里村级公路竣工的日子里,门前村石家寨田兴义老人曾找到她:“彭书记,你们费心劳神把公路修到大门前,解决了拔茅、大妥、清水三个乡群众的行路难问题,做了件造福人民的大好事,我要为你打块石碑,让世世代代都知道!”“你快莫那样讲,这都  相似文献   

9.
弓德旺 《前进》2005,(7):55-55
电视剧《任长霞》,让我感动,让我思考,也让我长久地回味。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当上任不久的任长霞看到一些公安人员因喝酒而耽误工作时,她便大声斥问:你配做公安吗?之后,她在动员群众揭发黑社会组织头目房聪的犯罪行为时,当面向乡亲们表示:“房聪的案子要办到底,老百姓要有一点不满意,我就不配当这个公安局长!”从斥问别人配不配,到衡量自  相似文献   

10.
中外有别     
“我是外国人!”一个口齿尚不十分清楚,带着浓重奶气的声音。但这声音竟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粗壮,在不停地重复着,敲击着我的耳膜,使我整个身心都感到了颤栗——事情的经过是这样: 我带着刚过周岁的外孙女在草坪上玩耍,这是连续阴天后难得放晴的好天气。这是一片小人儿们的天地,大都不超过进幼儿园的年龄,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和手势表达自己的意愿,玩得十分开心,偶尔也有泪流满面的时候,但很快就会雨过天晴的。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孩子非常惹人注意,样子憨直可爱,像一头笨拙的小熊,他已经能讲话了,可以回答人们的提问,但口齿尚不十分清楚。他走路常因冒冒失失而跌跌撞撞。不知谁问他:“你是哪国人?”  相似文献   

11.
开心乐园     
比你更糟一个人心急火燎地跑向公共厕所,但厕所前排着长队,他只好站在最后,好不容易等到前面只剩下一个人了,他实在憋不住了,就对前面的人说:“我快憋不住了,能不能让我先进去?”前面的人紧握着拳头,从牙缝里挤出一句:“你至少还能说话!”梦话妻子关心地对丈夫说“:老公,你近来老是说梦话,要不我陪你去医院检查一下身体?”丈夫惊慌地答道:“不用,如果医生给我治好了这毛病,那么我在家里的这一点点发言权都没有了!”人民老师:“同学们,跟着我念‘爱祖国,爱人民……’”小明:“老师!我们是人民吗?”老师:“当然是了!我们都是人民!”小明转过来…  相似文献   

12.
你、我、他,每个人都是生活中的凡人,庸庸碌碌就像长空里的一颗星,但并非毫无光华。很多人都会觉得,书本中的大道理我学不来,课文里的长篇大论我看不懂,老师、父母说的一些为人处世的标准、要求离我太远。确实,说句实话,教材里天天诵读的“道德”、“情操”过于完美,谁能保证自己就一定能做好?总之我是不能的,因为我是平凡之辈,我能做的也就是尽量让自己与“完美”的标准差距不要太远。人,其实也不需要太出色,所谓的“伟大”无非是在别人的心目中更能赢得尊敬,而在自己的眼里仍为凡者。现实中,那些高大的人物也会有平凡的一面,而那些不起眼…  相似文献   

13.
既然当选为院士 ,总算学业有成了。回想起来 ,也有一些经验教训 ,简述如下 :1、怎样才是事业有成 ?要谈“成功之路” ,首先要解决“怎样才算成功 ?”这个问题。我思考再三 ,认为满足了自己的愿望 ,较好地完成了有关方面交给我的任务 ,得到大家的赞誉 ,也可以说“你、我、他”三方都满意 ,就算成功吧 !有人认为得到什么奖项、荣誉和地位才是成功的具体体现。我则感到这些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 ,主观上想得到 ,实际上却很渺茫。一个人是要有理想的 ,但还是要讲实际。人的能力有大小 ,才智有高低 ,追求什么目标 ,要量力而为。做一件事 ,只有…  相似文献   

14.
今日故事     
仿佛就在昨天,我听一个盲人音乐家讲故事,他自己的故事。听一个人这么幽默诙谐、跌宕有致、像说隋唐演义一样讲自己的故事,在我还是头一次,很好奇:一个人怎么会如此冷眼看自己?故事讲完了,他忽然加重语气,一字一顿地说:“我,就是这样活着的!”掷地有声。从这句  相似文献   

15.
唐剑锋 《乡音》2012,(12):48-48
著名作家梁晓声在《郁闷的中国人》一书中这样写道:"如果在30岁以前,最迟在35岁以前,我还不能使自己脱离平凡,那么我就自杀。"极端化追求"不平凡",正在使一个个人才处心积虑,甚至有些人不择手段,也要在30岁、35岁前让自己做到不平凡  相似文献   

16.
“人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你不断发现新的自我,发现每一种可能性。每一次的转变,于我仿佛都是一次新生。是的,虽然我并非那只涅磐的凤凰,但我确实感觉到了一种重生的激情,一种生命能量的爆发。”“要保持年轻,或者至少看起来让你显得车轻,为什么不呢?时间在流逝,但我从未感觉到自己的衰老,艺术创造的喜悦是可在我的心中激荡,这是任何东西都无可取代的。”“我常常感觉到自己的幸福和幸运,也许是天性使然,我对物质的东西要求从来不高,现在,我只希望自己可以做得更好。我们每个人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去到遥远的地方,其实,抵达自己的内心,才是最漫长而深刻的旅程。”  相似文献   

17.
我的追求     
我把自己从事学术研究的体会,概括为:要有站在“第一排”的精神,就是说要努力站在本学科研究的前沿,而决不甘于站在“第二排’、“第三排”……,这便是勇于争先的进取精神。由此也就派生出“下一部”的意识。有人问我所出版的著作中哪一部最好?我总是回答说:“下一部。”我这样做,就是为着不固守住自已,而是自加压力,找出不足,不断寻找“下一部”的奋斗目  相似文献   

18.
尊敬的编辑老师:您好!我在当保安之前曾在一所技校读文秘专业,毕业后应聘当了保安,虽然专业不对口,但爱写点东西的习惯未改。工作之余,常写点“豆腐块”小文章,经常被登在公司的保安报上,还帮队长整理工作总结,时间一长,在保安队里也小有名气。前段时间,听说公司小报要招人,大家都觉得我有戏,我也信心百倍地报了名,谁知最后落选了,而队里另外一名队员却榜上有名,这让我心中有些不服,并对自己的写作能力信心大跌,怎么自己这么不如意呢?保安员米凯米凯:你好!常言道:“百年人生,逆境十之八九。”在人生的旅途上,并非都是鲜花坦途,而要常常与不…  相似文献   

19.
爱莉 《思想工作》2006,(2):44-44
2004年末,我到美国讲学,闲来无事,和美国马里兰州的朋友杰克一起去接他上幼儿园的儿子,发现他儿子面黄肌瘦,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这让我大吃一惊:杰克在美国属于中产阶层,孩子怎么会面有菜色?“我在幼儿园里做‘乞丐’”,孩子神气地说,“因为我足够幸运。”“是啊,他正在做‘乞丐’”,杰克笑着说,“这可是抽签抽出来的。”“做乞丐?”我怀疑自己是否听错了,“孩子上的这叫什么幼儿园啊?”杰克开着车,笑着向我讲述了事情的原委。原来,幼儿园里正在搞一个为期3天的“要饭”课,旨在让孩子们学会珍惜粮食,同情穷人。整个幼儿园里,只有少数几个孩…  相似文献   

20.
“我要建个‘东方卢浮宫’,全方位发展艺术产业化,让全世界的艺术家们像去巴黎卢浮宫朝圣一样,也来我们的‘东方卢浮宫’朝圣!”——这是一个小学都没有读完的农民企业家说的话。听起来有点像天方夜谭,但奇迹真的发生了。“我要收集当代所有画家的作品,在全世界面前作一次亮相!”这是一个个奇特而又壮观的场面!这是一次次令人不可思议的集聚!自1997年以来,无论是天山脚下,还是渤海之滨;无论是北国边陲,还是天涯海角,几乎每天都有画家或搭汽车,或坐火车,或乘飞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