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2012年,党的十八大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1]。由社会管理格局到社会管理体制提法的变化,表明我们党对社会管理的认识更加深入、定位更加准确。可以说"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是对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2.
《公安研究》2013,(5):93-93
李春霞在《齐鲁学刊》2012年第3期撰文认为,新时期加强和改善民生建设,应更加注重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引导社会组织在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全面推进民生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各级党委、政府应该正确认识到社会组织是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重要主体,是补救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良方,是特殊群体分忧解难的依赖,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参与主体;同时应该积极借鉴国外经验,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3.
杨平 《人大研究》2014,(3):44-46
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2012年,党的十八大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由社会管理格局到社会管理体制提法的变化,表明我们党对社会管理的认识更加深入、定位更加准确。可以说“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是对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体制全面准确的概括,五位一体的社会管理体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在社会管理领域新的成果总结,而且这五个方面是有机联系、密不可分的,有着自身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4.
邱煜 《求索》2011,(11):80-81,170
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大趋势,有利于更好地完成公安职能。当前,公民参与公安社会管理的意识开始形成,参与形式多样,但公众参与公安社会管理的制度化渠道少,制度保障尚有不足,公民参与意识薄弱,参与面不够广泛,参与深度不够。应更新公安社会管理的理念,更多地依靠公民力量解决公安社会管理中的难题;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鼓励不同形式的公民参与;规范和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完善激励公民参与公安社会管理的机制;建立对公众参与信息的搜集、响应机制,加强信息沟通。  相似文献   

5.
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概念。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体现了我们党在治理理念上更加注重社会治理方式的多样化、重视社会组织与公众参与、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实现社会管理能力提高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6.
国家要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其中社会协同,是社会管理的一个核心内容,必须从理顺各类社会主体参与社会管理的职责及重点出发,激励社会主体有序参与社会管理活动。参与社会管理的主体有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府、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环境下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社会管理创新存在创新主体单一的缺陷,社会公众作为创新主体可以也应该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社会公众有必要也有能力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但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容范围有局限。互联网为社会公众提供了参与知识创新的最佳途径。电子商务和企业知识管理中有关知识创新的活动已经为公众通过互联网参与知识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尝试,这些实践为今后...  相似文献   

8.
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社会学解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管理科学化"主要就是使我国的社会管理更加实事求是,更加符合社会管理的规律性,更加体现以人为本,并使它们转化为有可操作性的社会管理体制和机制,落实为有可行性的社会政策,从而保证我国社会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全体社会成员。"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应当注意六个结合,这就是治标管理与治本管理相结合;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结合;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相结合;社区管理与社会管理相结合;政府主导与多方参与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相结合。这是本文作者从社会学视角,对"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一些解读。  相似文献   

9.
创新社会管理,更加科学合理地解决好目前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是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各级人大代表是人民群众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代表者,其职务的性质以及所处的社会地位和条件,  相似文献   

10.
涂勇 《政策》2008,(2):48-4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这些重要论断,把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放到了全党工作更加重要的位置,为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明确了根本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1.
徐汉明 《世纪行》2012,(12):19-20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问题多发和利益主体多元的社会发展战略调整期,深化社会管理的公众参与是政府面临的现实选择。目前中国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呈现出两个发展路向:制度化的参与和自发式的参与,两种发展路向在参与的出发点、方式和效果上都有所不同,但作为参与发展的必经阶段,对于公众参与意识的提高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总体而言,中国城市社会管理公众参与的程度依然较低,要深化社会管理公众参与的程度尚需做出很多努力。  相似文献   

13.
邹晓宇 《重庆行政》2014,15(5):37-38
正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社区社会结构日益多元,社会诉求日益多样,社会心态日益复杂,各类新型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城市社会进入了矛盾凸显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社会治理"与"社会管理"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蕴含着重要的理念转变。社会治理更加注重主体的多元参与,更加重视运用经济、市场、法律、科技、行政等手段的综合治理。因此,如何通过协同作  相似文献   

14.
《公安研究》2011,(10):89-90
杨军剑在《学习论坛》2011年第4期撰文认为,从国内外关于社会管理的经验来看,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但从参与的现状分析,尚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在社会管理中应不断完善公众参与的制度和机制。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必须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  相似文献   

15.
姜胜洪 《传承》2013,(1):64-65
一、社会舆情的主流态势 总的来说,2012年主流社会舆情更加成熟,广大民众对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思考日趋理性,对社会矛盾与问题的认识更为深刻,对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更加关注,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公平正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参与公共事务和社会监督、维护自身权益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快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这对于政府引领社会、组织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是一次全新的考验,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必须进一步按照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的要求,健全政府职责体系,更加注重发挥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职  相似文献   

17.
叶慧 《今日浙江》2011,(24):22-23
"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逐渐清晰,基层创新实践层出不穷。2011年,"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成为我省经济社会的主题词。4月26日,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专题学习会,聚焦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省委书记赵洪祝要求,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第一责任,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城乡统筹背景下,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面临着动员对象、动员目标和动员方式等“三大变化”。共青团组织要发挥自身优势,从四个方面积极推动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以扩大团的组织社会覆盖为基点,创新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的动员渠道;以拓展驻地流动团组织建设为重点,创新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的动员机制;以构建新生代农民工多元服务体系为核心,创新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的动员载体;以增强新生代农民工文化认同为关键,创新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的动员方式。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社会管理创新具有明显的公民导向,表现在:社会管理理念的创新彰显公民价值、社会管理任务的创新关涉公民权益、社会管理主体的创新有赖公民参与、社会管理机制的创新指向公民福祉、社会管理方式的创新凸显公民地位。我国应该明确以公民导向引领社会管理创新,保证社会管理创新正确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近年来,部分省市在创新社会管理领导体制机制、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等方面做了诸多探索和实践,中央也进行了体制机制调整和创新,具体表现在社会管理机构设置、职责确定、人员配备、程序设计等方面。这些改革创新举措,具体的设计较为多样,统筹协调是重点和难点,作用发挥和发展前景有待进一步观察。在今后的实践中,可以考虑以统筹协调和顶层设计实现党的领导,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动社会治理体制改革,以社会和公众参与、自我管理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从而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并使之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