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2011年4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国际研究)在北京国际饭店隆重举行.本次论坛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的关于拉美问题的第七次年度国际论坛,论坛的主题是"中国和拉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基础设施和城市化".  相似文献   

2.
编者的话     
2012年5月8日,以"变化中的世界经济:中国和拉美及加勒比的选择"为年度主题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2年国际问题)在京召开。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术品牌之一、中国唯一的拉丁美洲和加勒比问题年度国际论坛,该论坛从2005年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八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国外交正经历着从应对型外交向主动型外交的转换,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理念正在为各方所讨论、接受。在此大背景下,2013年7月6日,主题为"中国外交新动向"的年度"中国国际问题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论坛由国内17家国际问题教研单位联合发起,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办,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协办。来自国内外2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5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  相似文献   

4.
2012年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暨国际融资论坛上,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石资明副司长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所处的外部环境日益复杂,自身也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对外投资阻力加大,国际安全形势复杂,境外中资企业和人员人身财产安全面临的安全威胁不断加大。对此,她说  相似文献   

5.
正2019年10月28日至29日,我院与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拉美和加勒比智库论坛在京召开。来自中央国家机关、国内研究机构、企业和媒体,27个国家的智库、媒体和国际组织的代表以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中国拉丁美洲经济技术合作小组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共同主办的“21世纪论坛:可持续发展———中国与拉美”,于2005年9月7~8日在拉美所召开。该论坛是由全国政协主办的“21世纪论坛:可持续发展———中国与世界”下的一个分论坛。来自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全国政协外事局、外交部、中联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对外友协等政府部门的官员,巴西、阿根廷、古巴、秘鲁、乌拉圭、玻利维亚和委内瑞拉等拉美国家的驻中国使节,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等机构的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7.
前言为贯彻胡锦涛主席要从战略高度认识拉美的重要指示,适应中拉关系发展的需要,2005~200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与中国社科院国际合作局连续举办了四届拉丁美洲形势论坛。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以及西班牙、墨西哥等国媒体对每届论坛都进行了跟踪报道,对论坛的水平和国际影响给予了高度评价。论坛成果丰硕,已成为具有较高档次、较大规模和国际知名度的年度学术盛会,是中国社科院和拉美所的一项品牌活动。  相似文献   

8.
<正>2012年9月15~16日,"和平.发展.合作:中国东北亚战略与政策"国际学术会议在吉林大学成功召开。此次会议是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刘清才教授主持的2009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东北亚战略与政策研究"系列专题学术研讨会之一。会议由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和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由中俄友好协会、中  相似文献   

9.
每年一度的拉美形势论坛是我院重要的学术活动之一,是中国拉美学界的重要学术盛会,也是我们与拉美各国驻华使节朋友们的重要年度聚会.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大家出席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表示热烈欢迎!对"2007~2008年的拉丁美洲:多样性与挑战"国际学术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11月28~30日,由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中国拉丁美洲学会共同主办,湖北大学巴西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五届中国拉美研究青年论坛暨拉美发展与中拉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湖北大学举行。中国驻巴西前大使陈笃庆、巴西驻华公使马塞洛、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黄俭、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理事长王晓德、中国拉丁美洲学会常务理事袁东振、湖北大学副校长钱建国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与会学者以中国拉美研究领域的青年学者为主,  相似文献   

11.
尊敬的巴西总统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阁下,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 初夏的北京,气候温和宜人,中国社科院在一派喜悦的气氛中欢迎尊敬的贵宾——巴西总统卢拉阁下光临.5年前,同样是在这个季节,卢拉总统就任后首次来中国进行了一次成功的访问,自那次访问以来,中巴合作的深度、广度不断扩展,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呈现出崭新的局面.今天,总统阁下再次来到中国,并莅临中国社科院发表演讲,令我和我的同事们倍感荣幸.在此,请允许我代表中国社科院向总统阁下及随行各位贵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相似文献   

12.
In Latin America judicial reform is crucial to both economic liberalization and democratization including the advancement of the rule of law and human rights agendas. The World Bank, the 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 the United State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other donors have responded with international legal technical assistance to a variety of projects, in pursuit of a number of different objectives. But for the most part governance improvements and economic concerns have been uppermost, reflecting the prominent position of the World Bank. The situation has bo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e future of judicial reform in the region will depend on the capacity to build a political consensus on the way forward, not just among donors but within the societies themselves.  相似文献   

13.
在考察1980~2008年拉美增长与贫困等数据时发现,拉美地区存在一个比较特殊的社会经济现象:一方面经济呈增长状态(虽然增幅很小),但另一方面贫困率却也呈持续上升趋势,只有当增长率超过3%时贫困率才开始下降.作者将拉美这个特殊现象称之为"增长性贫困"和"3%拐点假说".索罗一斯旺增长模型的引入在理论上检验了增长可以减困和"3%拐点假说"的"增长性贫困"存在的依据,诠释了1981年以来智利增长与收入分配不公得以并存的现象,解释了分配不公会降低增长对减困的弹性的事实.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有些相关在欧盟和美国是失灵的(如"3%拐点"),有些则没有失灵(如"奥肯定律").重要的是,在比较欧盟和美国等经济体时发现,欧美社保制度的减困效果在拉美基本是"失灵"的,在作者估算中发现拉美地区社保制度的减困幅度和减困系数都远远小于欧盟和美国,并发现拉美社保制度的减困效果之所以会出现这个差距,之所以出现"增长性贫困",除初次分配不公和初始贫困率较高等其他因素之外,与拉美社保制度在改革之后存在一些问题存在高度相关:在缺乏再分配作用的同时,个人缴费率较高,对参保人遵缴率和缴费密度的要求较高,这与拉美就业市场多元化发展趋势形成冲突,参保人难以满足,导致替代率逐年下降;这一制度问题对制度外非参保人员形成负面影响,导致预期低下,进而致使制度覆盖面不但不能扩大,反而比改革前还要低.拉美式"半覆盖"社保制度却使其"合法性"逐渐开始演变成一个"政治问题":2008年11月阿根延私有化社保制度的"国有化事件"和两年前厄瓜多尔私有化社保的"骚乱事件"可视为颠覆其"合法性"的开端,可见,拉美私有化社保模式将面临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14.
社会发展遭遇阻力 社会政策面临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社会形势的两个基本特点 (一)社会指标延续改善态势,但幅度减缓 2008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以下简称拉美)经济继续保持中速增长,但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幅均低于2007年,是2003年以来表现最差的一年.  相似文献   

15.
经济:波动明显 增速放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8年拉美和加勒比经济继续保持中速增长,但其增速明显放缓,主要经济指标和影响其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都出现了重要变化,标志着从2003年开始并持续至今的拉美历史上经济增长最好的周期之一已经结束.  相似文献   

16.
2008年拉美地区有利于稳定的因素增多,政治稳定的局面进一步巩固,但政治动荡的风险依然存在;竞争性政党制度有所发展,两党或多党竞争趋势进一步加强;左翼政府进一步稳固,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明显增多;不断加剧的世界金融危机加大了政府的执政难度,增加了拉美国家的政治社会风险.基本稳定的趋势在2009年可以继续保持,但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新兴发展中大国崛起以及伊拉克战争和金融危机对美国霸权的冲击,当前国际关系格局正发生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AttheinvitationofCAFIU,thethree-memberdele-gationheadedbyMr.Tsurukenji,PresidentoftheBerupokaiofJapanandMr.KotamaShiichi,Direc-toroftheBeijingOfficeoftheJapanInternationalCreditCompany(JCB)visitedXinjiangAutonomousRegionfromAugust17to25.Theretheyattendedtheceremonyofthedonationofthefar-distanceed-ucationfacilitiesfortheCentralSchooloftheHe-dongxinTowninTumushukeCity.Duringtheirstaythere,Mr.LiuDefeng,MayoroftheTumushukemetwiththedelegation,andMr.WuJindong,SecretaryofthePartyCom…  相似文献   

19.
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拉美地区历来占据着重要而特殊的位置。长期以来,美国视拉美为自己的“后院”,在拉美拥有独一无二的主导权和影响力。特朗普政府执政后,公开祭出“门罗主义”的旗帜,大幅度调整对拉美的政策,展现出更公开的干涉行径、更浓厚的利己色彩、更明显的分化企图和更强烈的排外取向,意在将拉美打造成一个政治上亲近美国、经贸上依赖美国、安全上不威胁美国的“后院”。短期看,特朗普政府对拉美的政策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拉美的掌控有所强化。但长期看,美国和拉美地区之间的深层次矛盾和冲突并未完全纾解,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甚至存在进一步被激化的可能性;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对拉政策的调整还加剧了大国在拉美展开战略博弈的风险。特朗普政府的拉美政策如何进一步演变和发展,美拉关系如何变化,这些课题值得中国学界高度关注并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draws on the results from a recent World Bank-funded project designed to inform policy-making and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planning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 in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The focus was on floods and landslides, which are the two most common climate-related risks in cities across the region. The project allowe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Urban Risk Assessment (URA) tool developed by the World Bank and the drawing of valuable lessons which may also be applicable to the many methods and tools available for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planning in the rapidly urbanising citie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