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课》2012,(16):31-31
8月1日起,江苏淮安将实施拟任干部财产公示制度。根据准安市近日颁布的“同步公示拟提拔干部财产暂行办法”规定,公示对象是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拟提拔的乡(科)级以上干部。  相似文献   

2.
为加强群众监督,提高干部选拔任用的质量,长春市委组织部最近通过报纸、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拟提拔的85名县局级领导干部实行了任前公示制,公示时间为一周。在公示期间,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均可对公示对象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各种形式向市委组织部干部调查审理处反映,同时,长春市委组织部还设立了监督电话和举报箱。对拟提拔的县局级领导实行公示@王铁华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蜗县对拟提拔任用副科级职务的4名干部实行了公示和试用期制度,受到社会好评。近日,蜗县制定了《岖县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公示制度(试行计和《对新提拔副科级领导干部实行试用期的暂行规定》。制度规定:凡乡(镇)机关、县直各部门及所属行政事业单位、群众团体、人大、政协机关和法院、检察院拟提拔的副科级以上干部都必须对其基本情况及拟任职务进行公示;公示采取会议公示、张榜公示、书面公示。新闻媒体公示四种形式进行,接受社会各界和群众监督;在Ic日内群众对公示的拟用人员有意见,可采取面谈、电话和书面材料等形式向组…  相似文献   

4.
《北京支部生活》2010,(9):36-36
中组部近日强调,要探索建立拟提拔干部廉政报告制度。认真执行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探索试行拟提拔干部向组织报告本人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规定情况、本人涉及当地干部群众反映突出问题的情况、公示中群众反映问题的有关情况及其他方面廉政情况的制度。这项工作将在2012年前进行试点,条件成熟后逐步推行。  相似文献   

5.
笔者认为,推行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度,可以增加干部工作的群众参与程度,增强选人用人工作的透明度,是检验一个干部群众公认度的主要措施,也是用人制度改革所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我们一定要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的规定和要求,结合本地干部队伍和干部工作的实际,在副科级以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实行任前公示制度。所谓任前公示制度,即在党委正式作出干部职务任免决定前,由党委将拟提拔干部的名单、基本情况、主要政绩等,以公文等不同形式对外公布,公开“亮相”,接受党内外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  相似文献   

6.
去年以来,平罗县委进一步转变用人观念,在推进干部工作民主化程度,深化干部制度改革方面积极进行探索,实行了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公示制,县委先后对拟提拔的两批77名干部进行了任前公示,经公示后正式任用了74名,未予任用3人。这一做法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促进了干部工作机制的改善,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一、以“三讲“教育为契机,建立干部任用公示制去年,平罗县委按照自治区党委的部署和要求,在县级领导班子和  相似文献   

7.
《支部生活》2007,(2):33-33
一是任前群众公示监督。嵩县始终坚持把民主推荐、群众测评、组织考察、任前公示作为任前群众监督的重要手段和方式,达到德、能、勤、绩、廉全面监督的效果。同时,对拟提拔的干部,向纪检、监察、计生、政法、信访等部门发出征求意见通知书。一旦发现问题,坚决取消任职资格。二是任中动态考评监督。  相似文献   

8.
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实行任前公示制度,正在逐步为各地采用。这一制度一经施行,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赢得广泛肯定和支持,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在充分肯定这一干部制度改革重大举措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的干部任前公示工作,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进一步完善干部任前公示制度所要正视和解决的。问题之一,公示内容过于简单。分析研究众多地方对拟提拔任用领导干部的公示内容,不难发现,几乎无一例外的只有拟提拔任用对象的自然情况,所反映的不过是何姓何名、何方人民、何…  相似文献   

9.
<正>中央组织部把开展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工作作为2014年加大干部监督力度的3项重点任务之一,直接抽查核实中管干部、省部级后备干部等1550名,各地各单位抽查核实厅局级、县处级领导干部60170名。因抽查核实发现存在问题,已有5名拟提拔中管干部、数十名拟提拔厅局级和县处级考察对象被取消提拔资格。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一些地方实行干部任前公示,对拟提拔的干部通过一定形式向社会“亮相”,广泛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实践证明,这一举措对增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透明度,彻底改变由少数人选人的用人机制,鼓励广大群众参与监督,减少和避免用人失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值得提倡推广。但笔者认为,仅在干部提拔使用前实行公示还显得不够,干部离任也应实行公示。实行干部离任公示好处有三: 首先,它有助于加强干部管理。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在干部管理上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十分突出,究其原因,既有各级组织要求不严、管理松懈的问题,更有措…  相似文献   

11.
大竹县在选拔任用干部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主要做法是: 全面推行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凡县委常委会拟提拔任职的干部,先由组织部发函向县纪委征求意见,经县纪委复函认定没有违法违纪问题后,在电视台和拟提拔人员所在单位进行为期7天的公示,并公布受理电话和来信来访地址.  相似文献   

12.
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怎样做到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青岛市委把实行任前公示,作为干部工作贯彻群众公认原则的重要途径,制定出台了《关于对市管领导干部实行任前公示的试行意见》。规定:对经市委常委会议研究拟提拔担任市委管理领导职务的人选,通过新闻媒体发布公示,将人选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学历。政治面貌、现任职务、拟任职务等情况予以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期限为7天。公示期间,对公示对象德、能、勤、绩、廉。学等方面影响任用的问题,单位和个人均可当面或通过电话、信函等方式向受理单位反映。市委组织部安排专人接待来访,受理来信…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一些报刊公开登载某些地区对拟提拔干部实行任前公示公告,让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事先知道拟提拔任用对象,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如有存在问题,欢迎向当地党委组织部反映和举报,调查核实后,或暂缓任用,或作出处理。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扩大干部工作的民主化程度,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的有效监督,避免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柳河县委在今年3月初进行的乡局级班子调整中,对35名提拔和重用的领导干部实行了任前公示,在社会上引起了良好的反响,取得了积极的社会效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抓住了四个环节:一、公示实施阶段。重点做到“五个明确”:明确公示的对象,即县委常委会研究拟提拔和重用的副乡局级以上领导干部(含非领导职务提任为领导职务),这次共公示35人。明确公示的内容,即对拟提拔和重用干部的年龄、性别、民族。参加工作时间、入党时间、学历…  相似文献   

15.
干部任前公示,就是对拟提拔的干部经过严格组织考察,在正式任用前,通过新闻媒体或其他方式,在一定范围和一定期限内进行公示,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根据反映上来的情况,认真组织调查核实,再决定是否任用,以减少和避免用人失误。早在1997年8月,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对拟提拔为科、  相似文献   

16.
今年 5月 29日《人民日报》华东版,刊载了王扬同志撰写的《任前公示在宿迁》一文。人们读后,反映强烈,无不为宿迁市选拔任用干部中的公开性、公正性和民主性而叫好。宿迁市的做法是:选拔使用干部,首先进行广泛考查,然后把拟提拔的干部名单通过文件、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把干部升降去留交给群众评议,最后根据群众评议的优劣事实,确定干部的升降。人们对此普遍表示赞同。干部使用中的集权任命制应当改革了,要分权给群众,做到党委考察选拔同民主评议推荐相结合。 真理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多年来实践证明,集权任命制在特定历…  相似文献   

17.
《前线》2006,(10)
28.什么是领导干部任职前公示制度?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前公示制度,是指将拟提拔担任地(厅)、司(局)级以下领导职务的干部人选,在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后、下发任职通知前,通过一定的方式,在一定范围和期限内进行公布,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一种干部管理制度。公示期一般为七至十五天。29.什么人选可以作为公示对象?凡提拔担任地(厅)、司(局)级以下委任制党政领导职务的拟任人选,除特殊岗位和在换届考察时已进行过公示的人选外,都应列为公示对象。选任制干部的推荐提名人选,非领导职务改任同级领导职务的人选、平级转任重要职务的人选,根据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8.
正中卫市建立《中卫市领导干部实绩公示制度》,通过个人报绩、领导审绩、公示亮绩、群众评绩、组织用绩,加强领导干部履职尽责监督管理。明确公示对象,扩大干部监督的覆盖面。每年12月底,市委对市直各部门(单位)处级领导干部的年度工作实绩和拟提拔使用的处级干部,市委发布工作实绩公示公告,广泛接受干部群众的监督。细化公示内容,增强群众监督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9.
对拟提拔干部的公示内容单一没有监督着力点,提拔动因封闭难有群众公信力,“问题干部”,“带病提拔”等现象在少数地方依然存在,这样的情况难免不为日后的腐败埋下祸根。  相似文献   

20.
为了增大干部选拔任用各个环节的透明度,实现组织工作的开放,切实把干部任免权交给群众,南溪县在成功实施考察预告制、任前公示制、试用期制、公选领导干部制度的基础上,最近义制定实施了<领导干部职位出缺公示公推和差额考察制度>及<县委常委会任免干部票决制度>.制度实施以来,公示考察组成员59人次,任前公示49人次,公示出缺职位11个,参与推荐的基层组织10个,群众156人,公选副科级领导干部8人,有6名拟提拔对象因在考察中群众满意程度不高而未提交县委审议,有1名拟提拔对象因在任前公示中群众有反映而暂缓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