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议当前人大监督的存在问题及实践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法规定了人大监督的职责,但由于当前人大监督的法律体系尚末完善,监督的方法与手段落后,监督保障机制尚未建立,就出现了不力、不善、不当、不协调等问题。本文试图从当前人大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分析成因,从创新的角度为地方人大监督实践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2.
论人大监督的理论与实践张炜人大监督不仅是宪法学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也是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实践问题。近几年有关人大监督的理论探讨虽日渐增多,但总的看,对人大监督的理论研究仍不够深入,对人大监督的实践总结还比较薄弱,尚不能适应当前加强人大监督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3.
人大监督工作普遍薄弱.一直以来备受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关注,也是地方人大常委会在日常监督工作中面临的一个沉甸甸的话题。人大监督怎么了?人大监督工作究竟薄弱在哪里?如何破解当前人大监督薄弱问题有关的症结呢?  相似文献   

4.
程力 《公民与法治》2013,(17):20-21
法制监督工作是人大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基层人大常委会对法制监督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受到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对照监督法的要求,还存在相当的距离,现结合基层人大常委会法制监督工作的实践分析,对当前基层人大法制监督工作方面谈几点体会。一、当前人大法制监督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1、对公、检、法部门工作的监督存在“真空”。现阶段基层人大监督工作没有明确的工作要点,基本还是停留在执法检查、工作调研等传统监督形式上,每年的工作要点随意性很大,除了参考上级人大工作内容外,基本上参考县委工作制定自己的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5.
为健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加强人大法律监督的重要性越来越充分显示出来。对司法的监督是人大法律监督的重要内容,但是,当前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加强对司法的监督尚不十分清楚,如人大对司法监督的职权以及行使职权的范围,人大的监督和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的关系等。这些问题不首先从理论上加以解决,将妨碍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的加强。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去年县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的开展,自己也从以前的监督对象变成了一名监督者。通过一年来对人大工作的学习和实践,自己进一步认识到了人大的监督同其他监督形式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那么,如何按照党的十七大对人大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依法做好县级人大监督工作,是我们从事县级人大工作者需要破解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7.
刘倩 《法制与社会》2011,(4):158-161
人大的预算监督作为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一项重要职权,是其代表全体国民制约政府财权、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然而现实中,人大的预算监督权力在诸多环节都未得到充分、有效的行使,存在被架空、被虚化等问题,这与人大在预算监督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极不相符。本文旨在从深层次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寻逐步实现我国人大预算监督实权化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8.
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要惩治预防腐败,就必须强化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中共中央印发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对人大监督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正确认识人大监督与惩治预防腐败的关系,切实发挥人大的依法监督作用,对于惩治和预防腐败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地方人大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聂泽灿 《江淮法治》2008,(15):54-55
依法监督“一府两院”工作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然而,当前一些地方人大监督工作中还存在程序性监督多、实质性监督少的现象,宪法和法律确定的职能还远没有发挥出来,监督实效不够理想。笔者认为,要增强人大监督工作实效,首先必须做到对人大监督工作的认识到位、人大常委会履行监督职责到位、把人大代表作用发挥到位。  相似文献   

10.
人大监督与诉讼监督的关系之辨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秀莉 《法制与社会》2010,(34):156-156,158
在我国的宪政框架内,检察机关的诉讼监督是在人大监督之下的一种法律监督,虽然二者的工作目标是一致的,但在原理、性质、效力和范围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当前形势下,检察机关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人大监督与诉讼监督的关系,积极探索主动接受人大监督的工作机制,善于借助人大的力量,更好地推动诉讼监督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当前,加强法律监督工作已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上了议事日程。加强我国人大法律监督工作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监督意识,监督对加强民主、法制的作用,监督与党的领导的关系等问题,监督制度,监督的对象、内容,特别是监督的程序要具体化;再一个就是监督的设施。目前,我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加强监督工作不是缺少法律上的规定,不是无法可依的问题,而是缺乏专门的机构去帮助人大和常委会去行使宪法赋予它们的监督职权。因此,加强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的重要方面就是建立、健全人大法律监督机构。  相似文献   

12.
王鸿任 《江淮法治》2014,(21):54-54
正人大监督要把预算监督作为重点,管好人民的"钱袋子"。就人大监督来说,这几年在监督方式上有一些创新,比如专题询问、满意度测评等等。但总体上,人大监督的实效不明显仍然是一个突出问题。存在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不在人大自身,而是有待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就当前来说,除了监督方式上的创新,还要突出重点,把重心放到预算监督上来。为人民管好"钱袋子",也就管住了政府的  相似文献   

13.
王安泽 《江淮法治》2009,(19):36-37
1996底笔者到人大工作,那时只能从宪法、法律条文中看到“监督”和“监督权”字样,从当地人大工作实践中尚难以找到监督的实例。自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以来,人大监督尤如睡狮方醒,充满生机和威力,笔者在基层人大就耳闻目睹了一个个广为百姓称道的监督故事。  相似文献   

14.
关于地方人大对财政预算审查监督问题的探讨成永举当前,在国家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新时期,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如何适应新形势,充分发挥财政预算审查监督职能,督促解决在预算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贯彻...  相似文献   

15.
监督“一府两院”正确行使职权是人大监督应有之义,本文从监督司法权行使角度对人大监督权作了一些理性的思考,认为人大的监督有其积极与有效的一面,但应建立保障司法的独立的基础之上,不提倡实施个案监督,指出人大的监督与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并不冲突。  相似文献   

16.
翟峰 《法治与社会》2010,(11):20-21
近日,广东省徐闻县人大常委会联合县委组织部对实权部门的领导进行考评,结果6人“不称职”被县委免职。对于此次“意外”发挥作用。当地人大的官员都感到“没想到”。这种“意外”也说明当前人大监督形式大过于实效。能否让人大的有效监督从“意外”回归“常态”?  相似文献   

17.
李曙光 《法制与社会》2010,(27):18-18,20
人大监督法院工作应当遵循司法独立原则、集体监督原则、事后监督原则、间接监督原则。本文认为当前各地人大在行使个案监督权时,存在许多不够规范的地方,并提出了规范人大个案监督的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程巍 《法制与社会》2010,(2):156-156
健全检察权的监督制约机制,是检察机关公正执法的重要保障,也是当前检察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人大监督作为外部监督,与内部检务督察在对象、目的上具有共通性,本文从加强检察权的监督制约、确保捡露权正确行使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检务督察内部制约与接受人大外部监督的关系,提出二者有效结合的途径,力争实现监督效果的最大化,促进检察机关正确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确保公正执法。  相似文献   

19.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监督。但长期以来,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工作一直存在着不敢监督、不愿监督、不善监督和不会监督的问题,严重影响着人大的整体形象。如何提高监督质量,树立人大威信?笔者认为,关键要力戒“怕、虚、盲、懒”。  相似文献   

20.
《公民与法治》2006,(2):8-10
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上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在本行政区域内的遵守和执行,监督本级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工作,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职权,也是地方人大一项主要工作任务。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增强监督实效,这是当前地方各级人大面临的一个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