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刘松华 《法制与社会》2011,(34):136-137
权力腐败是一个全球性问题,由于权力具有强制性、排他性、占有性,掌权者容易滥用而走向腐败。权力腐败会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必须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完善监督机制,防范权力腐败。本文主要从权力腐败的危害出发,分析权力腐败的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防范权力腐败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腐败概念的泛化已非一朝一夕了。很早以前,就有学者指出,腐败的概念在中国用得过频过滥,不利于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但是,腐败概念泛化的现象并没有因此有所削减,现如今,什么教育腐败、足球腐败、司法腐败、吏治腐败、学术腐败、医疗腐败、新闻腐败等等提法,满目皆是,似乎我们生活在一个以腐败为主导的社会里。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谈论腐败时,多是取其政治意义。也就是说,在我国,腐败基本上是作为一个政治概念而存在的。通常,我们把这个概念定义为“利用公共权力谋取个人利益”。这个概念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滥用公共权…  相似文献   

3.
马馼 《中国监察》2009,(18):4-6
在国家预防腐败局成立两周年之际,认真分析当前预防腐败工作的形势,努力探索预防腐败的特点和规律,研究提出扎实推进预防腐败工作的措施,对于深入开展预防腐败工作,不断提高预防腐败工作能力和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蒋文兰 《中国监察》2009,(18):18-19
近年来,甘肃省从寻求科学的预防腐败途径,消除腐败行为发生的内在动因和外部条件人手,主要在微观层面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提出要针对腐败行为发生所依赖的公共权力、腐败动机、腐败机会三个必要条件,在构建权力、动机和机会三道防线上做出不懈的努力。针对当前甘肃预防腐败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继续与科研院所合作,  相似文献   

5.
张集体 《政府法制》2012,(23):58-59
人类历史表明,腐败是权力的滋生物,不受制约的权力必将导致腐败。在现代社会中,“腐败”一词常作为“权力腐败”的代名词,权力腐败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党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在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条件下,权力具有二重性,既可以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也可能成为损害人民利益的工具。  相似文献   

6.
周实 《经济与法》2003,(7):33-34
腐败是自古以来,在全世界范围都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的好与不好,直接关系到这个国家人民的疾苦。重则危及政权,所以反腐败已成为历史性、全球性的课题。因为腐败与权力密不可分,没有权力,就没有腐败.腐败就是利用权力以权谋私。但拥有权力只是存在腐败的可能。而不是腐败的必然。如何抑制腐败。从可能转为现实,都是由每个国家所投入成本与注视的程度决定的。本文着重分析权力腐败问题,并寻求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7.
辛华 《政府法制》2013,(6):38-39
不管在穷国还是在富国,腐败,这一人类社会几千年来的痼疾,始终是世人永恒不齿的话题。腐败,不仅仅是一个历史性问题,同样也是当今世界的一个现实性问题。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将腐败定性为与恐怖主义、气候变暖同等级别的“全球性威胁”,可见腐败现象之世界性危害与普遍存在。他还指出:“腐败减少机会,造成普遍的不平等。腐败损害人权和良政,抑制经济增长,扭曲市场。腐败加剧环境问题,助长危险废物非法倾弃和动植物非法贸易。但腐败并不是什么巨大的非人力量,而是产生于人为的决定,往往受贪婪驱使。幸运的是,人们有办法反击腐败。”  相似文献   

8.
领导干部“家里人”、“身边人”参与作案。已经成为当前腐败犯罪的一个突出特点。除了“夫人腐败”、“子女腐败”、“秘书腐败”外,一些领导干部的司机参与腐败犯罪的现象也格外引人注目。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近几年,一些专车司机凭借其为领导服务的特殊身份,逐渐分享部分权力资源,开始参与甚至主导某些腐败犯罪,一种新的腐败群体正在滋生。(4月18日《半月谈》)  相似文献   

9.
《中国监察》2011,(9):46-46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王真撰文指出,腐败文化必须用廉政文化来遏制。腐败的一个深层根源是文化问题。遏制腐败就要遏制腐败文化,而遏制腐败文化就必须用廉政价值观来遏制腐败价值观。腐败价值观是以权谋私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腐败的制度根源与从制度上遏制腐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警钟长鸣”。要反对腐败,首先要弄清产生腐败的最深层次的根源,并从治本上下功夫,才能见效。本文拟就腐败的制度根源和从制度完善上遏制腐败作一些探讨。一、腐败的制度根源(-)腐败根源的理论误区。l、腐败与反腐败现在已经成为席卷全球的世界性话题。腐败现象古今中外概莫能免。一些论者在追溯腐败的根源时,往往只限于从腐化者个人品质和社会意识中找原因。好心人为了维护社会主义的形象,又往往把腐败只归咎于剥削制…  相似文献   

11.
在腐败中升迁,在升迁中腐败,成了近年部分落马高官不同履历中的共同“印记”。面对官场“边腐边升”症,人们不禁要问:谁为这些腐败官员打开了升迁之门?谁纵容了这些官员在升迁中继续腐败?  相似文献   

12.
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洋腐败”就伴随着跨国公司的涌入而现身中国。据媒体报道,跨国企业在华行贿的事件近10年来一直在上升,中国在10年内至少调查了50万件腐败案件,其中64%与国际贸易和外商有关。在实践中我们看到的“洋腐败”案例可谓五花八门,“洋腐败”造成的危害令人触目惊心,其存在的根源错综复杂。事实证明:“洋腐败”已经成了危害中国的新祸源,在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中,彻底铲除“洋腐败”是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3.
总理说得好:“最大的危险在于腐败。”好就好在毫不置疑,好就好在毫不回避。 发展是第一要务,腐败是第一危险。不能避免腐败危险,发展成果也将毁于—旦。纵观历史,大国崛起非一夕之劳,崩溃之速却一朝可至。而国家崩溃莫不与内部腐败相连接。远溯罗马帝国,国土遍及半个世界,威加海外,世界各国无不向其开放,终因腐败而亡,  相似文献   

14.
霜沐 《公民与法治》2010,(18):18-19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腐败的成本将越来越高,腐败的空间会越来越小,而腐败的手段方法也将越来越隐蔽多样。在这样严峻复杂的反腐败形势下,有一种“全懂全能型腐败”悄然而生。搞这种腐败的官员有文化,懂理论;有知识,懂法律;有权力,懂运作;有谋划,懂造势;有人缘,懂作秀……他们参加政治学习、  相似文献   

15.
豫纪法 《中国监察》2009,(18):41-41
近年来,河南省在坚决惩治工程建设领域腐败的同时,深入研究解决腐败滋生的深层次原因和体制机制问题,积极探索建立工程建设领域预防和惩治腐败的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全省预防工程建设领域腐败工作。  相似文献   

16.
谭永强 《法制与经济》2008,(14):83-84,99
利益最大化原则是每个权力主体追求的目标,权力主体在追求利益最大化时,就有可能将手中的权力谋取额外收益,进行违法违纪和违背党的宗旨的腐败行为。腐败的实质是公共权力与经济财富之间的市场化交换。当法制不完善、腐败惩治机制存在一定漏洞时,政府当局严厉的反腐政策在短期之内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腐败政策也因此陷入两难困境。遏制腐败的方式各种各样,而制度反腐败是其中的重要方式,即较高水平的制度化能够防止腐败,以非正式制度创新制约腐败也是一种不错的举措。  相似文献   

17.
如果问一下,当今中国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是什么?我想是腐败,政治腐败、足球腐败等。其实,有一类腐败更为普遍,而且它的后果比前面的腐败更为严重,它就是语言腐败。  相似文献   

18.
《政府法制》2012,(15):10-10
《东方早报》2012年5月9日刊登张维迎的文章:腐败一词,是当今中国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政治腐败、官员腐败、公司腐败、司法腐败、学术腐败、教育腐败,甚至足球腐败……腐败的种类五花八门。举不胜举。但有一类更为普遍、其危害性也更为严重的腐败,却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这就是语言腐败。  相似文献   

19.
陈宪  李延吉  陈翰 《法医学杂志》2001,17(2):126-128
腐败尸体的检验鉴定在法医学上有重要意义。尸体腐败会毁坏损伤和病变,给尸体检验造成困难。关于腐败尸体的法医学检验,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一般多着重于组织微观形态改变和生化分析,研究其分子保存水平,而与实际检案要求不能完全适应。本文拟将对腐败尸体大体检验与实际检案的要求作一专题讨论。 1 腐败及影响因素   腐败是人死后,机体组织中的复杂有机物,受腐败细菌的作用分解为简单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并产生大量腐败气体,使尸体液化失去原形的过程。机体死亡后,一般经过 24小时左右,就开始出现腐败现象。尸体外观常见的腐…  相似文献   

20.
在使人腐败堕落的一切原因中,权力是最永恒的。权力会导致腐败,在当今中国,失陷于职务犯罪的官员绝不在少数。一般而言,在诸多落马的腐败官员中,像邢福煌这样“潜伏”15年屡屡受贿的案例,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