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宇 《理论月刊》2005,(9):58-60
稳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稳定是一种经过综合治理的社会秩序,广义的稳定是社会生态平衡,因而不能孤立地谈论稳定问题。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和积极稳妥的改革步骤,实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良性互动,使稳定处于动态平衡之中,整个社会才能呈现出和谐的状态。  相似文献   

2.
周可达 《桂海论丛》2003,19(4):66-69
近年来在公众的社会心态中 ,对社会稳定与发展的评价逐年提高 ,然而 ,由于改革的复杂性 ,以及社会各阶层利益的多样性 ,公众社会心态又存在着影响社会稳定的不确定因素。应采取适当措施 ,维护和发展群众的根本利益 ,保持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认为社会稳定是一种能力而非状态,维护社会稳定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要维护中央的权威;要维护农村的稳定;要通过国家对社会的积极控制来实现社会稳定。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社会稳定思想,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社会骚乱的发生从根本上来讲,是社会深层次矛盾所导致的不稳定问题的一种外化。如果以经济发展和公民满意两个维度对社会状态做四类划分,稳定状态可以分为依赖于强力政治控制的僵化性稳定和凭借政治结构优化而实现的开放性稳定两种,不稳定状态可以分为国家不能满足公民基本物质需要而引发的匮乏式不稳定和政治发展滞后所导致的拥塞式不稳定两种。对于求稳的改革者而言,基于管控逻辑基础上的暂时性的僵化性稳定显然不是改革的目标。对于匮乏式不稳定类型,发展经济显然是首要的任务;但其走向拥塞式不稳定时,应积极调整分配制度促进社会公平,并在执政党领导下有序推进政治的制度化与法治化。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以来,新的领导集体在不断探索科学发展重大课题的同时,也在认真地探索和回答实现什么样的社会稳定,怎样实现社会稳定的课题,提出了一系列新型的社会稳定的重要思想,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和科学指导,形成了新时期的社会稳定观。  相似文献   

6.
试析社会稳定的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持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人权保障一样,是政治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当代社会,社会稳定与宪法自由、经济发展及社会共识密切相关.社会稳定同时是一种深刻的文化要求或政治思维方式,在某一文化中被认为是有助于社会稳定的行为,在另一文化中可能被视为对稳定的巨大威胁.  相似文献   

7.
高健生 《前进》2001,(1):35-38
在中国共产党走过的80年奋斗历程中,三分之二的时间,是作为执政党,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的历程。在这“三分之二”的时间中,党的三代领导人在不同发展时期对实现社会稳定问题的高度重视,深刻地表明,努力实现当代中国社会的长期稳定,是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基本前提。认真总结50多年来党领导中国社会实现长期稳定实践的基本经验,对于面对21世纪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一、党领导当代中国社会实现社会稳定的实践历程  如同任何阶级在夺取政权之后,都会把维护社会稳定放诸于第一位一样,建国之…  相似文献   

8.
廖腾琼 《前沿》2010,(19):118-120
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稳定的秩序,后金融危机时期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很多,政府需要积极寻求更有效措施预防和化解各种不稳定因素。本文主要从机制的建立完善入手,从而提高政府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要始终肩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使命全力推进科学发展,要切实承担确保一方平安的重大责任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要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全力改善民生、化解矛盾纠纷,在推动科学发展中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在社会和谐稳定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节选自2008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同志在天津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相似文献   

10.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维护社会稳定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但要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及党建方面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的有序性,而且还必须实现这些领域相互之间的协调发展与有序运行。任何一个领域的问题都会引发社会不稳定。维护社会稳定需要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思维,要注重各个领域的协调关系,采取综合措施,促进整个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1.
社会政治稳定是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前提条件 ,邓小平关于新时期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思想 ,是指导我们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关系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社会稳定是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保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稳定压倒一切”。社会稳定是当前社会、政治与学术的一个重大的现实与理论问题。它是我们实现小康社会,加强政治文明,加快现代化进程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社会稳定是一个动态平衡系统;社会稳定是政治文明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实现社会稳定提供了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姜明安 《小康》2012,(10):28-29
正法治的重心是治官、治权,只有我们各级公权力执掌者行使公权力的行为均受到法律规范和控制,法治政府目标的实现才有希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召开。十八大以后,发展、改革和维护社会稳定仍然会是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怎么实现发展、改革和维护社会稳定的目标?可能有很多  相似文献   

14.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尚未出现根本性对抗境遇下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抵牾,社会矛盾增多,各种冲突频发,是社会亚稳定态的一个本质特征。反思这种非根本性对抗的成因并辩证对待社会亚稳定态,积极探讨生产关系可控、可调的空间和方式,完善制度、化解社会矛盾、拯救民众信心,对于走出社会亚稳定态、实现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社会流动与中间阶层的壮大和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星 《前沿》2005,(3):156-158
中间阶层的壮大与发展可以使社会结构尽快地从金字塔型转变为橄榄型, 从而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社会流动直接导致社会阶层的分化与重组, 影响中间阶层的构成与发展。因此, 现阶段要扩大中间阶层比重, 政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形成良好的社会流动机制, 推动社会成员实现合理的向上流动。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社会进入社会相对不稳定时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实现社会稳定的根本保证。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实现社会稳定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前提和基础,建设先进文化是实现社会稳定的先导因素,为社会稳定提供思想保证、社会规范和智力支持,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维护社会稳定的依托和目的。要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切实做好社会稳定工作。  相似文献   

17.
论农村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要想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按小平精神,首先要维护社会稳定,而社会稳定的基础是先稳定农村,发展农业,稳定农民的思想、生活,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消除影响农村稳定的各种消极因素。只有农村稳定了,国家才能稳定。  相似文献   

18.
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慢了、社会进步慢了不行,社会不稳定也不行.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把维护稳定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保障工程,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工程,作为实现人民利益的民心工程,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主动服务第一要务,努力为"保增长、抓转型、重民生、促稳定"作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相似文献   

19.
安定有序是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基本特征之一。维护和实现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和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一种动态平衡、相对有序的稳定观,建立健全利益调整和矛盾排解的社会稳定机制,设置充分表达、合法参与的社会稳定安全阀,在民主法治的基础上实行对社会稳定的善治,开发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的社会稳定之源,努力追求和实现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社会稳定目标。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建国 5 0年历史经验的总结、现实课题的分析和未来发展的思考 ,探索和研究了如何实现当代中国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