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农村劳动力“就业难”,是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该问题解决不好,不仅影响农村小康的实现,而且严重影响着农村社会的协调发展和稳定,本文结合惠来县的实际,对农村劳动力“就业难”的原因作较客观的分析,并提出了较有参考价值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自从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中国本世纪的目标是实现小康”以后,小康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国家“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中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总目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指出,90年代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目标是,在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使广大农民的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并强调:“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到本世纪末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是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的重大决定,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自治区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关键就在占全疆人口70%的农村牧区能否实现小…  相似文献   

3.
加快贫困地区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是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关系到“九五’泪标能否实现的重大问题。笔者认为,加快贫困地区农村奔小康要重视和解决以下五个问题:一、要制定实现小康目标的阶段性目标在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过程中,各地区都提出“同全国同步达到小康”的口号,并没有提出实现小康的阶段性目标。提出“同全国同步达到小康”口号是没错的,但在贫困地区同发达地区存在很大差距的情况下,不制定分阶段的具体目标,“同全国同步达到小康”的口号也可能成为一句空话,因为贫困地区发展也是不平…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三农”问题由来已久。这些年来,无论是学界还是政策层面,对三农问题已开出了各式各样的药方,但“三农”问题依然以不同的形式在我国广袤的农村呈现出来。目前,我国城乡发展失衡、城乡差距巨大、城乡矛盾突出等城乡不和谐的现实,已经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巨大障碍。城乡不和谐不仅是对社会公平的严重威胁,而且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小康目标的实现。因此,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过程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构建和谐城乡关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为我们绘就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同时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通过几十年来的建设发展,全党上下已经形成共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因此,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激励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书荐     
《当代贵州》2014,(28):62-62
摘录:“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扶贫,肩负着贵州后发赶超的历史重任;扶贫与反贫困问题,承载着全面小康的中国梦想。  相似文献   

7.
实施“三动战略” 发挥“三个效应”──欠发达地区农村小康建设的有效途径韩树喜到本世纪末,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省委六届一次会议提出全省提前三年基本实现小康。能否如期实现这一奋斗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热点也在农...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盐城市是农业大市、人口大市,全市793万人口中70%以上在农村。“十五”期间,我们要在基本实现小康的基础上,步入宽裕型小康,为早日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这样,我们必须把加快发展小城镇作为盐城“十五”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新资源、新需求、新市场的战略选择,把实现农村城镇化作为总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件大事来抓,努力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服务社会化和乡村城镇化的良性互动,以农村城镇化促进农村现代化。在推进农村城镇化过程中,要认真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坚持以发展经济为中心,大力增强农村…  相似文献   

9.
实现农村小康建设的新突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结合安徽省的实际,我们认为,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定要深刻理解新世纪小康建设的新内涵,正确把握我国农村小康建设的难点和重点,创新思维,改进策略,实现农村小康建设的新突破。一、弘扬与时俱进精神,向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前进“总体小康”、“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阶段。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推进,是一次重大的历史性飞跃。新世纪农村小康建设的目标是要达到更高水平。正如党的十六大的正确判断,我国上世纪末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  相似文献   

10.
选准方位强化措施努力加快舒兰小康建设步伐李铁在本世纪末实现小康目标,是邓小平同志“分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的关键。最近,省委、省政府又提出到1997年末在农村基本实现小康目标的要求。对此,我们舒兰市委、市政府进行了认其地学习和研究,并结合实际,形成了我市...  相似文献   

11.
三农问题一直是困绕中国发展的老大难问题,也是中国发展必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党中央一直强调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其根本出路何在?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就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实行土地经营窥模化,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村人口城镇化。  相似文献   

12.
杨淑敏 《奋斗》2005,(5):33-34
加快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省解决“三农”问题和实现“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重要战略任务。近些年,我省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与转移有了较快发展,但与我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面临一些难点和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农业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贵阳市第六次党代会把“城乡人民生活提前两年达到小康水平”作为今后五年要实现的奋斗目标之一。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村社会进步,不断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奔向小康,是九十年代农村工作的主题,是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推进农村实现小康,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具有实现小康的具体目标,也具有实现小康的具体要求;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因此,研究推进全市农村提前两年实现小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虽然要突出一个新字,但决不是标新立异。我不赞成“要想富裕农民,必先消灭农民”的观点,中国几亿农民怎么去“消灭”,消灭了农民谁来从事农业;我不赞成仅仅以外出务工人数多少作为政绩津津乐道,精壮和知识劳动力都出去了,谁来建设新农村;我不赞成资金的平均使力,毛毛雨打湿不了农村这片广阔天地;我不赞成农民涌进城市,人为造成地广人稀。农民要富裕、农业要强大、农村要繁荣,农村经济要实现第二次飞跃,“必须彻底扭转农业发展传统的路径依赖,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理念与发展方式的根本变局”。  相似文献   

15.
李培林撰文指出,全球化和中国的快速转型,使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状态处在中国同一个发展时空中。我们过去谈论中国社会的“三农问题”(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时,还是在一个现代化的框架里,总的来说是一个涉及农村的问题。现在谈论“新三农问题”(农民工、失地农民、农业村落终结问题)已经无法排除全球化的影响。这也是很多农业经济学家呼吁要跳出农村寻求解决农村问题途径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论实施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战略张治安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到本世纪末基本达到小康生活水平的要求,我省根据自身的实际,提出了提前三年到1997年基本实现小康的目标。实现小康的重点是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也就很难有全省人民的小康。而农村实现小康的核心是农民人均...  相似文献   

17.
农村的小康建设至关重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结合我省实际,我们认为,农村的小康建设是关键。特别是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对当前我省农村小康建设至关重要,应引起高度重视。一、实践“三个代表”,减轻农民负担。农民负担过重,是制约在农村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重要因素。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是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使广大农民过上小康生活的客观需要。首先,要从“三个代表”的高度认识减轻农民负担问题。在农村,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代表农村生产力…  相似文献   

18.
语丝     
《当代党员》2014,(2):2-2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整个大局就有保障,各项工作都会比较主动。  相似文献   

19.
要对浙江农村实现小康进程作出较为客观的判断,首先必须对“小康”的内涵有比较明确的认识。早在1984年,邓小平同志就对小康作了阐述;“所谓小康,就是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人均800美元。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进一步规定了农村实现小康目标应包括的内容,即“逐步实现物质生活比较丰裕,精神生活比较充实,居住环境改善,健康水平提高,公益事业发展,社会治安良好。”因此,我们认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党顺应历史潮流,为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出的重大决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有了农村的小康,才有全面的小康。遵义市在开展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基础上,探索农村小康建设载体,创造了“四在农家”的实践活动,被誉为遵义的小康之路。“四在农家”即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其内涵十分丰富:“富在农家”,就是通过开发资源,培育产业,发展农村先进生产力,让老百姓富起来,夯实物质文明基础;“学在农家”,就是发展农村先进文化,组织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