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冷战后,非洲形势一直给人以动荡不定的印象,但经过非洲国家的艰苦努力,近几年来出现了一些积极的迹象: 政治形势总体趋向缓和,加强团结、联合自强意识明显增强。虽然局部冲突依然存在,但大多数非洲国家已走出冷战后初期在多党制浪潮冲击下动荡的阴影,政局趋向稳定。它们在痛苦的经历中认识到,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实现非洲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基于这种认识,非洲国家近年来为稳定局势、解决地区冲突,付出了巨大努力,特别是注意发挥集体力量,以区域组织为依托,建立地区安全机制,发挥地区大国和资深政治家的调解作用,并对…  相似文献   

2.
一个种族平等的新南非刚刚诞生,就开始对非洲大陆的和平与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了。 种族主义统治下的南非,曾是这一地区动乱的根源。现在既然这个动乱策源地已经消失,种族平等的新南非已转化成为推动这一地区向和平、稳定方向发展的积极力量,地区形势随之发生了深刻的根本性的变化。 这种变化表现在下述方面: 一,为减少对南非的经济依赖而于1980年成立的南部非洲发展协调会议,已于1992年更名为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并将于今年8月在阿鲁沙举行的首脑会  相似文献   

3.
南非的政治解决进程,已进入选举制宪会议的准备阶段。各种力量的矛盾与斗争随之激化,政治解决进程正在种种阻碍中艰难地前进。目前提上政治日程的是:成立多党过渡执行委员会,为自由公正的选举创造条件。具有首脑会议职能的南非多党谈判论坛7月2日通过决议,确认1994年4月27日为大选日期。这将是南非历史上第一次不分种族的全民大选,占人口75%的非洲人将首次获得选举权。大选的结果必然出现黑人占多数的议会和政府,从而结束南非的白人种族主义统治;  相似文献   

4.
邱林 《求知》2011,(10):43-43
2010年12月23日.外交部长杨洁篪作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轮值主席国代表正式致电南非.表示“金砖四国”已经接纳南非作为该组织的正式成员.并邀请南非总统祖马参加2011年在北京举办的“金砖四国”领导人峰会。此次扩编,南非填补了非洲国家的空缺.使“金砖国家”在各大洲都有了代表.进一步提升了该组织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去年3月克林顿在南非会发表演讲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盛的潮流中,拥有丰富资源和潜在市场的非洲大陆正越来越受到西方大国的重视。特别是美、法、英、日等国出于其21世纪可持续发展和全球战略考虑,纷纷调整对非洲的政策,力图巩固和扩大它们在非洲的利益和影响...  相似文献   

6.
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首脑11月28日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了第三次非正式会议,认真讨论了东盟当前在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保护和地区安全等方面面临的一系列紧迫问题。这次会议虽然简短,但议题十分重要,因此对东盟在21世纪的崛起和应付新的挑战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一个区域性组织,东盟自1967年成立以来,政治和经济影响不断增强,已成为亚太地区乃至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的力量。特别是今年4月柬埔寨加入东盟后,10国大东盟的最终实现将使东盟今后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但是应当看到,1997年7月爆发的…  相似文献   

7.
法美在非洲大陆的较量●沈孝泉非洲作为一个拥有56个国家和地区、7亿多人口、而且具有极大经济潜力的辽阔大陆,越来越成为法国与美国之间进行较量的场所。这是国际舆论界从近来非洲局势演变中得出的一个共同看法。东西方冷战结束后,非洲出现了某种“政治真空”,再加...  相似文献   

8.
7月7日到12日,美国总统布什出访塞内加尔、南非、博茨瓦纳、尼日利亚和乌干达等非洲5国,成为美国历史上第四位出访非洲的在任总统。和2000年初布什入主白宫时忽视非洲的情况相比,美国关注的焦点忽然转向非洲耐人寻味。在美国政府疏远非洲数十年并留下许多空头支票后,如何拉近和非洲国家的关系,是布什此行的一大挑战。  相似文献   

9.
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近日结束了毫无成果的非洲五国之行。克氏此行主要为的是推销美国私下组建“非洲危机反应部队”的打算;争取非洲国家跟着美国反对联合国秘书长加利连任。这是六年来美国国务卿首次访非,这样的结果反映了非洲近年来对美国的态度。 克氏此行访问了马里、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南非和安哥拉,并造访了非洲大陆唯一的洲际组织——非洲统一组织总部。 近一年来,美国将联合国撇在一边,同一些经过它挑选的非洲国家接触,要求它们组成一支应付危机的维持和平部队,在美国的实际控制下,对非洲内战和冲突进行干预。 克氏在访问中提出的具体建议是:这支部队由美国决定的10来个非洲国家组成,7000至10,000人;由美国及其盟国出钱,美国独家训练并提供装备;在四至六个月内开始执行任务;所需费用大约在  相似文献   

10.
南非的“自由日”——4月27 日,相当于国庆日。6年前的 这一天,南非举行了有史以来第一次不分种族的全民大选,结束了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白人种族主义制度,占人口多数的黑人开始当家做主。种族隔离废除后,南非虽然不再是国际政治的热点,但是被认为是国际政治、经济的亮点,继续吸引世界的关注。南非在非洲举足轻重,在国际舞台上也日益显示其独特的影响。 民族和解、稳定过渡的经验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10年前,当狱中的曼德拉开始推动白人政府与非国大进行政治谈判时,他提出必须解决的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建立…  相似文献   

11.
元月23日至2月6日,国家副主席胡锦涛率团出访了马达加斯加、加纳、科特迪瓦和南非4国,受到了非洲4国政府和人民的隆重欢迎和热情接待。这是继江泽民\李鹏、朱馆基等领导人近几年访非后我国对非洲地区的又一次重要外交行动。它表明,中国政府珍视同非洲人民的传统友谊,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发展同非洲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始终是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访问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加深了解、增进友谊、加强团结与合作的目的。非洲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最多的大陆,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国际政治经济舞…  相似文献   

12.
巴厘专电 5月14日到16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不结盟运动协调局部长级会议再次向世界表明:不结盟运动在目前的形势下仍然是世界政治舞台上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不结盟运动坚持的基本原则和宗旨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这次会议是为将于今年9月在雅加达举行的第10届首脑会议作准备的。来自77个成员国、9个观察员国或组织、76个来宾国或组织共112个代表团、4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本届部长级会议本应由现任主席国南斯拉夫主持召开,但鉴于南斯拉夫形势特殊,  相似文献   

13.
国际要闻     
《瞭望》1996,(44)
克里斯托弗结束非洲之行 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10月7日至14日相继访问了马里、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南非和安哥拉非洲五国及非洲统一组织总部。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是推动非洲国家接受美国关于建立“非洲危机反应部队”的要求和推销反对联合国秘书长加利连任的主张。但非洲的舆论认为,他的目的没有达到,反而处处受到冷落。 登革热肆虐新德里 在印度已流行一个多月的登革热还在进一步蔓延。截止到18日,新德里死于登革热的总人数已达206人,登革热患者已达4500人。登革热是一种致命的急性热带流行病,主要由蚊子传播。  相似文献   

14.
冷战结束后,日本走向政治大国化是亚太格局中发生的最为明显的变化之一。面对这种变化,中日两国关系也需要不断调整。日本的政治大国化战略是国内国际形势变化发展的产物,经过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领域的一系列改革,尤其是在美国的鼓动和支持下,日本迈向政治大国已成为一种客观趋势。作为崛起中的中国,正确面对逐步迈向政治大国化的日本,理性处理与日益在国际政治经济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日本的未来关系,既是一种现实需要,也是一种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15.
在今年2月,南非总统德克勒克宣布解除对南非非洲入国民大会、泛非主义者大会、南非共产党等33个政治组织的禁令和释放南非著名黑人领袖曼德拉之后,通过谈判解决南非种族隔离制度问题,已引人注目地摆上了日程。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图从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和美国在中亚的争夺来揭示中亚的变迁.俄美两国的争夺主要体现在经济领域,地缘政治领域和非传统安全领域.中亚五国虽然受大国争夺的影响,但总体上保持独立发展的色彩.  相似文献   

17.
郭铭 《瞭望》1997,(21)
1997年5月间日,扎伊尔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这一天,卡比拉领导的“解放刚果—扎伊尔民主力量同盟”武装进驻首都金沙萨,攻克了这个黑非洲疆域和资源大国的最后一个大城市,宣布改国名为刚果民主共和国.从此,蒙博托时代宣告结束.头戴豹皮帽,身着豹皮衣——自从1965年6月30日政变上台以来,每次公开亮相时,这位扎伊尔总统都是这副打扮.正是这位豹子一样凶猛的非洲铁腕人物,将这个拥有234万多平方公里土地的中部非洲头号大国整整统治了32年,从而成为独立后非洲大陆当政时间最长的国家元首.但是今天,扎伊尔当地报纸这样描述:“蒙博托就像一只孤独的、疲惫的老豹.在他身边,羚羊、绵羊、山羊和所有他往日的猎物,都满不在乎,自由自在地  相似文献   

18.
梁春光 《学理论》2011,(9):11-12
随着媒体技术和传媒工业的迅猛发展,媒体文化以其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无处不在的影响力已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媒体政治文化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英美是有着共同政治文化的国家,两国在媒体政治文化方面存在着诸多共性,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差异。主要从共性和差异性两方面对英美的媒体政治文化进行比较分析,力图为我国的媒体政治文化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美法角逐非洲又掀高潮贺文萍冷战结束时备受冷落,几年后被重新审视,如今被西方大国你争他夺,一向被认为是贫穷落后的非洲突然成了“香饽饽”。为什么呢?近年来,随着非洲政治形势的逐步稳定和经济状况的逐年好转,西方大国对非洲的兴趣和关注也逐年浓厚。从21世纪综...  相似文献   

20.
《瞭望》2007,(Z1)
在结束对非洲8个国家的国事访问后,国家主席胡锦涛2月11日回到北京。这是胡锦涛担任国家主席以来第三次访问非洲,也是2007年中国重大外交活动的开篇之作。短短12天内,胡主席行程近4万公里,先后访问了喀麦隆、利比里亚、苏丹、赞比亚、纳米比亚、南非、莫桑比克和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