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随着网民激增,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网络来表达他们对公共事务的看法。这种网络参与行为对各级政府执政行为产生着愈加深刻而广泛的影响。网络舆论之所以能影响政府决策,除了由于网络本身所能提供的便捷性之外,还在于公民政治参与意识的提高和地方政府执政理念的转变。网络舆论在影响政府决策时既有着其积极作用,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各级地方政府要发挥网络参与对其执政的积极作用,一方面政府需要主动作为,建立完善的舆情处理机制,另一方面,从网络参与本身着手,加强网络监管、提高网络参与者的道德水平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2.
随着移动终端平台和即时聊天工具的普及,人们频繁地使用网络表情符号,使得其成为非语言交际的一种替代性符号。结合现实环境,从社会互动理论的视角来分析,网络表情符号以片段、系列的方式,在网络互动中带给人一定娱乐性,弥补了网络互动中,文字语言在意思表达上的苍白性。与此同时,它也在逆向发展,传递特定的精神和态度,影响人的生活处事态度、社会发展氛围,而它的逆向作用也使得网络社交距离感增加,遮住了真实的自己。  相似文献   

3.
奥运会让人看到了真实的、了不起的中国 作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早在几年前就在多个场合表示,应该吸取苏联抵制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教训,支持中国举办奥运会。这次,他在开幕式前两天就抵达北京,而且一呆就是一个多星期,是历次访华中时间最长的一次。邀请并参与陪同美国前总统老布什的中国人民对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4,(36)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政治参与日益成为我国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方式。与传统政治参与相比,网络政治参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网络政治参与的含义及特点出发,分析思考了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为实现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合法、有序、理性的进行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5.
<正>微博反腐是当下互联网多边舆论场中最为典型的民意现象。受现实国情、文化传统和网络传播环境等影响,微博反腐中信息流、意见流与舆论演进具有独特的运动规律与内在效应,给整个网络反腐和网络文化带来建设性与破坏性的后果。构建可以真正公平参与、有效对话合作的公共平台,让大众、意见领袖、媒体和政府等各种主体都能参与舆论博弈,可以有效发挥微博反腐  相似文献   

6.
<正>互联网的兴起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把当今的中国社会带入一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门槛的降低,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虚拟世界正在和真实生活不断融合,互联网不仅作为人类交流的媒介而兴起,而且正逐步成为人们真实的生活空间(陈刚,2011:37-38)。以"90后"为主的大学生正是成长于这样一种网络快速普及的环境中,是不折不扣的"网络原住民"一代,他们沉浸在互联网带来的全球文化和消费潮流之中,是网络参与的最活跃人群。无刻不在的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作为现代生活中的一个新的传播媒介,影响着人们的政治生活。网络政治参与作为民众政治参与的新的方式,一方面影响着社会政治生活,成为政治参与主体行使民主权利、促进政治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政治参与本身的特点,也会形成数字鸿沟,出现网络政治参与的无序状态等。因此有必要从提高民众网络政治参与的热情,拓展民众网络政治参与的途径入手,对这一新的政治参与方式加以管理和优化。  相似文献   

8.
曹颖  王红梅 《学理论》2008,(10):61-63
网络游戏作为一种新生的网络交往方式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青少年是社会群体中最富有理想和激情、敢于探索和追求、具有开拓和创新精神的群体。在网络虚拟社会中,青少年很快会融入网络,共享网络文化成果。在规范良好、引导得当的情况下,网络游戏完全能够在信息化、网络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对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网络反腐在表现出速度快、传播面广和打击力强等特点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威"内存"媚"的现象近年来,由于网络的兴起和普及,民间反腐的门槛正变得越来越低,民众网络反腐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也前所未有地增强起来,进入了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毋庸置疑,网络反腐在让民众多了一种反腐途径的同时,也使政府多了一个权力监督的平台,彰显了极大的社会影响力。但值得警惕的是,网络反腐在表现出速度快、传播面广和打击力强等  相似文献   

10.
网络政治参与是大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大学生政治参与水平的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榜样示范作用的发挥、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高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有效性需要优化网络政治参与环境、提高参与者主体素质、积极引导其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同时,强调网上与网下政治参与的结合。  相似文献   

11.
构成社会基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网络社会中非但没有被疏离,反而成为网络生活的主体。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大学在校生校内网使用行为的抽样调查,从互联网社会资本的规模、互联网人际交往的信任程度、网络发起线下活动的参与意愿、网络生活的满意度等四个维度来考察大学生互联网社会资本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校内网使用强度对互联网社会资本影响显著,现实生活中的好友数量对互联网社会资本的规模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7,(1)
近些年互联网络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网络也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人们逐渐习惯在网络平台上提出意见与建议。网络民意对公共决策的影响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它既可以拓宽信息来源、扩大参与主体、提高政策透明度、提高决策认同度,但也存在民意代表性不足、民意表达具有随意性和非理性、网络具有"协同过滤性"、信息权分配不均等问题。合理高效地利用网络民意,让其服务于公共决策,是政府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要健全网络基础设施,扩大网络参与主体;引导网络舆论方向,规范网络议政环境;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健全网络监管机制;完善民意调查机制,提升舆情把握水平。  相似文献   

13.
文玉 《瞭望》2002,(51)
有人说,物业管理者好比美容师,能让高楼大厦变得更美丽;有人说,物业管理者好比保护神,能让在高楼大厦居住的人更安全。北京瑛达源物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建华却说:物业管理好比城市管理和居民生活的“灵魂”。它不仅能让高楼大厦锦上添花,而且能让居民生活得更幸福。  相似文献   

14.
从公民行动的角度对网络反腐的内涵进行界定更能凸显网络反腐的实质。根据公民行动的方式、行动所指涉的对象、行动过程,网络反腐可以划分为腐败告知型、腐败挖掘型、集体动员型。三种类型的网络反腐行动中,公民从"围观"到"挖掘"到"抗争",显示了互联网时代草根力量的崛起。公共舆论的生成、倒逼、草根动员是网络反腐的行动机制。在未来反腐倡廉建设中,从廉政政策的制定、廉政制度的革新、腐败治理的议题等开放渠道,让草根权力在现实的腐败治理中有效地参与,是化解网络反腐舆情日益高涨的根本。  相似文献   

15.
彭幼华 《党政论坛》2014,(13):60-62
网络这一新媒体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网络走入了千家万户,大大激发了人们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它也日益成为一个信息传播平台、民意表达平台和新型舆论平台,网络舆论的影响力正在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现实社会,构建健康和谐的网络虚拟社会秩序也极为重要.让网络更多释放“正能量”,无疑是一道需要求解的社会管理课题.  相似文献   

16.
正公开是一种民主训练《人民日报》2014年3月11日刊登张铁的文章指出,社会的民主素养与政治的公开程度,已经进入了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一方面,公开越充分、越及时,越能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在不断实践中提升民主素养;另一方面,公众的民主意识、民主实践,也对公开提出了进一步要求,促使这一现代民主政治生活的典型方式更科学、更完善。从这个角度看,每年的两会,既是公开的窗口,也是参与的  相似文献   

17.
邓洪波 《学理论》2013,(15):182-184
艺术水平达到一定标准以上的文学作品只要能真实地反映生活,就一定有受众,这是规律的公平恩惠。创作的自由度越高,对作者真实反映生活的制衡越有效,因为受众接触作品种类越多,越能鉴别作品的内容是否真实。新形势下日益增多的新文学作者应该下功夫真实表现生活,大胆表达独特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王海娇 《学理论》2013,(20):185-186
西行漫记是一部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但带给人们的却是最真实的东西。慢慢翻开人们心中那段红色记忆时,一张张珍贵而又真实的照片让我们看见了那群年轻、睿智、幽默、乐观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在斯诺细腻的笔触间,我们看到的不是在白区包围下生活的痛苦和苏区人民与民团对抗的困难,不是抵抗国民党人残酷围剿的压力,反之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红军对战争、对生活的乐观与激情,是一个全中国最平等,最廉洁,最淳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正网络这一新媒体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网络走入了千家万户,大大激发了人们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它也日益成为一个信息传播平台、民意表达平台和新型舆论平台,网络舆论的影响力正在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现实社会,构建健康和谐的网络虚拟社会秩序也极为重要。让网络更多释放"正能量",无疑是一道需要求解的社会管理课题。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重视群众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在当今网络时代的大背景下,如何强化宗旨意  相似文献   

20.
讲政治不变     
我们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社会结构在变,经济形态在变,生活方式在变,人们的价值观、公平观、义利观、因果观等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商品意识、民主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依法保护自我权益的意识,早已深入人心,融为人们生活中须臾不可或缺的部分;新名词一日三改,新事物屡见不鲜,新观点司空见惯,新问题层出不穷……这些个“变”,快、广、多、杂,大有让人眼花纷乱之势。——思想政治工作受到的挑战是空前的、严峻的、深刻的,要想合上拍,跟上谱,进而唱响时代主旋律,没有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