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9 毫秒
1.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提出了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对新形势下的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自觉性和紧迫性。直辖以来,我市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取得了明显进步。人口数量控制保持良好态势,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由直辖前的13.45‰和6.29‰降至2003年的8.38‰和2.78‰,符合政策生育率由直辖前的88.73%提高到2003年的92.39%,标志着我市人口再生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加快,城市人口不断扩张,人均建设用地逐渐减少,土地资源压力上升;而与此同时,城市建设不断挤压农业用地,使人均耕地面积面临不断减少的风险,导致土地资源承载力下降。一、我市土地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后备土地资源严重匮乏。天津总面积11916.88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3946.13平方公里,农用地比例为59.6%,建设用地的比例为33.1%,未利用土地面积的比例仅为7.3%。即便在现有未利用地中,湿地、河流、湖泊水面、滩涂、苇地等生态功能用地又占了75.1%,大部分属于需要保护,可开发的土地极少。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带动下,天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土地的需求日益  相似文献   

3.
《天津政报》2008,(17):35-35
<正>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为进一步加快我市软件产业发展,加强对软件产业发展工作的统一领导,市人民政府决定成立天津市软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现将领导小组成员名单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津政办发[2017]66号各区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市国土房管局《关于建立我市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的实施意见》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2017年4月26日关于建立我市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的实施意见市国土房管局  相似文献   

5.
《天津政报》2008,(3):36-36
<正>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为进一步加强对我市建设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推动生物产业加快发展,决定成立天津市建设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相似文献   

6.
《天津政报》2008,(13):15-16
<正> 各区、县人民政府,有关委、局: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有效措施,是实施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重要手段。落实国家土地督察制度,对于提高各级人民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合理利用和管理土地资源,促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  相似文献   

7.
《天津政报》2008,(7):25-26
<正>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为加强我市申请建设国家海洋博物馆工作的组织领导,全力争取国家海洋博物馆选址在天津,决定成立天津市申请建设国家海洋博物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组长:黄兴国市委副书记、市长  相似文献   

8.
<正>海府办[2014]89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有关单位:为深入推进我市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工作,形成部门齐抓共管、共同做好我市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工作的长效机制,确保实现我市"十二五"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工作目标任务,经市政府研究同意,决定成立海口市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工作领导小组。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东府办〔2015〕17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现将《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通知》(粤府办〔2014〕47号)转发给你们。结合东莞实际,提出以下意见,请一并贯彻落实。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调查任务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每十年开展一次,是一项重大的市情市力调查。组织开展好1%人口抽样调查,有效摸清自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这5年来我市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将为我市顺利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可靠的人口数据资料,对制定人口政策、教育政策、就业政策,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经济的关系等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  相似文献   

10.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农村社会文明进步中共新会市委书记、市长何羡松我市地处珠江三角洲酉南部,有18个镇,339个管理区,84万多人口,其中农村人口58万多人.近几年来,我市各级党委和政府从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大局出发,按照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要求,把“...  相似文献   

11.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是当前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最近,笔者利用课余时间走访了有关部门、部分县(市)和西岗区八一路街道,对我市贯彻实施“两法”情况进行了调查.一我市共有11个区(市、县),其中6个市辖区.1个县,3个县级市,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126个乡(镇),1486个村委会,80个街道办事处,1611个居民委员会.全市人口527.0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240.33万人,农业人口286.76万人.自1988年开始贯彻实施“两法”以来,我市村民自治与居委会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方法不断完善,村(居)委员会建设得到明显加强.  相似文献   

12.
基于国家基础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的要求和服务型政府建设对电子政务工作的实际需求,从国内外人口基础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应用情况出发,总结了人口基础信息资源不同的建设、共享和应用服务模式,提出了人口基础信息资源应用服务的基本需求和应用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13.
<正>东府[2015]104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为切实保护我市野生动物资源,严厉打击各类破坏陆生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生态平衡,推动我市生态文明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和《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决定在全市禁止猎捕陆生野生动物。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本市行政区域内的陆生野生动物资源属国家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和破坏。  相似文献   

14.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为了进一步摸清2000年以来人口变化情况,研究未来人口状况的发展趋势,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通知》(国办发〔2004〕77号,以下简称《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做好2005年我市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认真学习《通知》精神,充分认识1%人口抽样调查的重要意义1%人口抽样调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认真搞好1%人口抽样调查,为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规划,制定人口政策,统筹安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央提出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目前,我市有近50万人长年饮用高砷水、高氟水等不达标水;工业用水重复率仅为45%,低于全国55%的平均水位,与发达国家的75%差距更大.  相似文献   

16.
<正>(甬政发[2014]4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港口岸线资源是我市最重要的战略性优势资源。优化配置岸线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岸线资源的利用效率,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市加快打造国际强港、建设海洋经济核心示范区和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客观需要。现就推进港口岸线资源集约化利用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17.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我市土地市场通过持续治理整顿,滥占乱用土地的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土地市场秩序有所改善。但近段时间,个别地方违法使用、粗放利用和破坏浪费土地的现象又有所抬头,特别是个别乡镇出现非法租占用集体土地进行非农业建设有的地方在土地征收中,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仍有发生少数地方不顾实际,盲目扩大城镇建设规模,竞相压低地价招商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仍然存在。为了有效缓解土地资源日益短缺的突出矛盾,巩固土地市场治理整顿成果,增强国土资源对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必须继续贯彻落实巩固土地市场治理整顿成果的各项措施,进一步严格土地管理。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认真落实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会议精神  相似文献   

18.
建设高层建筑一直是我市构筑现代化大都市框架的发展方向。随着土地资源的紧缺,减少占用耕地面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这是摆在建设现代化城市面前的一个课题。本文仅就我市高层建筑的基本现状、发展趋势和相应对策谈几点意见。一、蚌埠市高层建筑的基本现状我市1994年以前,高层建筑的发展较为缓慢,仅有物贸大厦等几座12层以下的高层建筑,在全市  相似文献   

19.
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近几年来,我市小城镇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在全市268个小城镇中,建制镇69个,建制镇占全市小城镇比重达25.7%;小城镇建成区面积164.8平方公里,平均每个建制镇1.7平方公里,集镇0.24平方公里;镇区常住人口约110万人,人口城市化率为28%。但是,小城镇建设与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相比,与先进地区快速发展势头相比,与特大中心城市经济发展地位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为了深入研究我市小城镇建设中的问题,推动小城镇建设,我们与襄樊市  相似文献   

20.
<正>(2010年9月14日)为进一步加快生态市建设,构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和环境基础,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省委、省政府有关指示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生态市建设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快生态市建设的重大意义加快生态市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