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中国国家形象的研究现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家形象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并取得了数量可观的成果。但总体上看,关于国家形象的探索还处于学术研究的初始阶段,缺乏理论建构,建构主义为国家形象研究提供了理论建构的可能,必将成为国家形象研究的理论新视角。  相似文献   

2.
国家形象塑造工作在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国家形象塑造工作需要不断研究和发展,而新中国成立前后,新中国国家形象塑造工作因当时国内国际复杂形势,面临着各种挑战,对于当今国家形象塑造工作有特殊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国家形象及中国国家形象战略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艳房  张骥 《探索》2008,(2):69-73
关于国家形象的研究已成为新兴热门课题,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研究框架大多数是从传播学的视角来进行的,理论视野需要进一步拓展.关于国家形象战略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还缺乏理论的分析和建构,尤其对中国国家形象战略与国家利益实现问题的理论研究还显得有些滞后,有许多方面的问题有待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4.
刘辉 《学习月刊》2013,(2):34-36
影视媒介中的国家形象研究是构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议题.也是当下学术界的一个热点话题.在时下学术界盛行的“影视国家形象”的文化现象解读之外.进行基于媒介影像、国家影像与观者——受众之间相关性分析的国家形象的形塑机制研究.对于影视媒介的国家形象构建的探索.以及对于影视媒介传播机制自身研究空间的拓展都无疑具有相应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于运全  袁林 《红旗文稿》2012,(24):20-21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全球传播时代的来临,世界主要国家国际形象的全球性特征越来越明显,良好的全球性形象对大国软实力的提升越来越重要。近年来,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与一些部门合作,对非洲、北美、欧洲、亚洲等主要国家民众心中的中国形象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分析。调研发现,全球性国家形象深刻影响着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态度,构建良好的全球性国家形象仍需要我们进行不懈探索和努力。  相似文献   

6.
试论国家公务员形象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公务员是政府管理的主体、政令实施的执行人和政府权威的塑造者,其地位的重要性和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形象塑造的必要性。因此,研究和分析国家公务员形象的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明确其形象塑造的重要意义,并寻求一条保持和提升国家公务员形象的有效途径是十分有意义的,它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成功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冯惠玲胡百精在2008年第4期的《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上撰文指出:构建系统、可行的国家形象战略,是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作为大国成长的历史必然。北京奥运会为我国国家形象战略的研究、规划和实践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契机。大规模实证研究发现,文化范畴应成为当前中国国家形象的优先范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初期的纪念活动与国家形象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金龙 《新视野》2012,(4):48-53
对于任何新生政权而言,国家形象建构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形象建构不仅关系国内民众的认知和态度,而且关系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评价和政策。同时,由于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和国家利益的冲突,西方媒体对新中国进行了种种扭曲的宣传和报道,力图丑化中国形象、颠覆新生政权,由此使国家形象建构变得更为必要。新中国初期的纪念活动具有表达、感染、聚焦、强化功能,向国际社会和国内民众诠释、展示了国家形象,成为国家形象建构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9.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的相关内外公众对其领导人、政府、企业和国民等的行为和表现的总的印象和评价,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强弱的具体体现.当今全球金融风暴不仅给我们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带来了绝佳的机遇,而且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提升中国国家形象,需要从战略的高度围绕中国和平发展定好位,用塑造领导人形象、政府形象、企业形象和国民形象等手段,全方位展现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10.
王生才 《唯实》2007,(3):78-81
国家形象的塑造与外交战略的制定和实施,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国家利益。外交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决定了一国在国际社会的形象,国家形象的塑造反过来影响国家外交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中国的大国外交战略决定了中国的大国形象,大国形象不是自然生成,而是被塑造出来的。  相似文献   

11.
在形象资源越来越成为重要的政治资源,形象力成为重要的软实力的状态下,党的形象建设已经成为党的建设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化的城市体系下,国与国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政府公共服务效能和质量的高低将成为影响国家和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效能则是提升城市竞争力和政府形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干部是否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不仅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关系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关系到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和精神状态,而且关系到党员干部的履职方式和职业生涯安全。坚定党员干部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党校教育的核心任务。明确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性质特征和成效评价,是我们切实承担好这一核心任务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4.
柳长青 《求实》2020,(1):4-15,M0003
政党的形象是政党内在气质的外显自溢和执政施策的全面展示,内蕴于政党文化之中,体现了政党的软实力和魅力,是政党执政的无形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治国理政过程中特别重视党的建设包括党的形象建设,他的有关论述和实践方略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又注入了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具有理论性、系统性和创新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党的形象观,围绕着新时代构建什么样的党的形象、怎样建设新时代党的形象这个主线,回答了如何认识党的形象、为何重视党的形象、党的形象何以生成和如何建设党的形象等重大理论课题。在形成依据上,有着深厚的理论根基、迫切的现实要求和强烈的时代呼唤;在核心内容上,从马克思主义政党形象、伟大使命担当形象、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形象、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形象、负责任国际形象五个方面铺陈展示;在建设进路上,主要从六大建设、两型媒体、三类人群、三位一体、两个面向五个维度进行勾勒与探索,对于新时代党的形象建设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试论政府良好形象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形象事关政府在公众中的信誉和政府的工作效率。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必须深入分析政府“形象危机”的原因 ,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 ,其中关键是增强服务意识 ,廉洁自律 ,办事高效 ,只有这样 ,才能得到公众的信任和拥护。  相似文献   

16.
房福贤  孙峰 《理论学刊》2007,(11):117-122
就山东的地域文化来说,占主流地位的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但是,作为一种文化形象,体现着民间色彩的"好汉山东"形象却更为人们所认同、流传更广泛。这一现象的出现,与《水浒传》的传播有着极大关系。《水浒传》不仅在"好汉山东"这一地域文化形象的建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也以其特色鲜明的英雄叙事传统,深深地影响了百年"好汉山东"的文学想象与书写方式。  相似文献   

17.
实现宁夏跨越发展不仅需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还需充分借助良好的区域形象这一无形资产通过阐释中阿经贸论坛背景下宁夏区域形象塑造的必要性,全面分析目前宁夏区域形象现状,从加强对外宣传、发展优势产业、加强文化交流、拓展旅游市场、注重研究设计等五个方面塑造宁夏新形象的战略理路。  相似文献   

18.
1992年的南方谈话是邓小平认真分析国际国内局势特点后发表的重要谈话,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并且对当代中国国家形象进行了目标定位——爱好和平、开放包容、科技强国和法治国家的形象。南方谈话成为当代国家形象塑造的指南针。  相似文献   

19.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一种具有企业个性的信念和行为方式。企业文化具有人本性、和谐性、民族性、时代性和地域性等特点。企业文化建设首先应从塑造企业形象、企业精神入手,企业形象就是社会公众对企业的认识和评价,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的基础是质量和信誉。因此,培育企业文化应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领导带头示范,以企业精神为主题,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加强职工实践。树立典型榜样,为企业培育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  相似文献   

20.
城市的建设理论日新月异,当前智慧城市的概念引人瞩目。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是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之一,提升桂林智慧城市品质形象时不我待,任重道远。在提升桂林智慧城市品质形象的策略上,我们应该以政策为导向引领时代风尚,以文化为载体彰显人本内涵,以科技为依托突出技术理性,以市场为驱动激活运营机制,以人才为核心追溯本真灵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