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泽民对共同富裕思想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把实现共同富裕确立为社会主义的两大基本原则之一,并且预言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长过程中,共同富裕问题迟早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在共同富裕问题已经成为中心课题之一的今天,江泽民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共同富裕”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社会主义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证;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指导方针;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国有企业和农村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主攻目标;非均衡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举措;从而进一步深化了我党对“三大规律”的准确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2.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追求的目标,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是我们的伟大事业。为了实现共同富裕,我们在进行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不但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出了正确的方向和具体的奋斗目标,而且也将极大地推动着我国共同富裕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要理解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不仅要理解其质的规定性与领域的广泛性,而且要理解其动态性和量的规定性,还要看到共同富裕的实现在时间上有先有后,在空间上点线面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同富裕的现实选择和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刘琳 《群众》1999,(10)
邓小平的共同富裕理论是一个丰富的体系,包含着深刻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伦理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理性竞争和社会协作精神及社会主义的义利观邓小平同志共同富裕的思想中有两点:一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共同富裕,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是“部分先富”。二者是辩证统一的。要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必须使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新中国在建立后的一段时间,由于受平均主义传统经济思想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共同贫穷。由于各个劳动者的先后天能力存在差异,能力的  相似文献   

5.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所有制形式为共同富裕提供了制度保障,分配方式体现了共同富裕的发展思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基本经济制度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成果,其不同组成部分是有机的统一体.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探索不同所有制形式和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具体实现形式,进而为我国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提供更为有力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6.
叶海芹 《前沿》2003,(5):15-17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稳定的基础。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人民的理想和奋斗目标 ,而在实现这一理想和奋斗目标的过程中 ,走过的道路则是曲折的。本文探讨了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意义和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与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共同富裕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什么样的共同富裕以及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在为什么要实现共同富裕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等科学论断,明确“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在实现什么样的共同富裕上,明确新时代的共同富裕是分阶段实现的全体人民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都富裕;在如何实现共同富裕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根本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体系化创新,构成了新时代稳步推进共同富裕的科学理论体系,为新时代的共同富裕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引。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公平分配观的终极目标,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要反对两极分化;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是一个历史过程。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邓小平公平分配观对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是: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必须坚持按劳分配;要动态地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一贯追求。在追求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共同富裕思想,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考察这一过程,对于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贫富差距,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选择好共同富裕的时机和途径对山西解决农村贫富差距问题的分析与思考山西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实现共同富裕研究》课题组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也是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总方向和总目标。山西地处我国中西部地区,综合省力处于我国中下游...  相似文献   

11.
共同富裕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的也是迫切的课题。要实现共同富裕,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大力改革创新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12.
收入差距、两极分化与实现共同富裕武学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个人收入差距呈逐渐扩大趋势,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如何正确看待当前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收入差距扩大是否会导致两极分化?通过什么途径实现共同富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领域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  相似文献   

13.
辛岩 《传承》2012,(21):14-15
一、社会主义的目的是共同富裕是不是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从根本上说,这是要不要走科学发展之路,要不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不同之处就是共同富裕。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富裕的问题。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的道理。毫无疑问,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面临的许多问题,只有通过发展才能得到解决,这也是实现共同富裕所必需具备的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在他的著作中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地方,就是共同富裕而不是两级分化。”我们党按照小平同志的思想,明确宣布,允许和支持一部份地区和一部份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提倡先富帮后富,先进帮后进,走共同富裕道路。那么,党制定的这一政策,是否与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相违背呢?回答是:不违背的。首先,我们知道,社会主义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而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不可能都一起富、一样富,但最终是要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5.
包容性增长:共同富裕实现的新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共同富裕实现方式的探索一直是贯穿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主题之一.我国社会经历了从平均主义--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最后实现共同富裕的实现方式的变化.今天,通过"先富"带"后富"最后实现共同富裕的方式正在逐步凸显它的不足.要从根本上解决共同富裕的问题,需要拓展新的实现方式,即通过机会平等与结果平等的包容、经济...  相似文献   

16.
要论摘登     
要论摘登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我们的扶贫工作不是权宜之计,必须长期坚持下去。消灭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我们党领导人民搞革命、搞社会主义,就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人民富裕起...  相似文献   

17.
徐双双 《重庆行政》2023,(1):103-106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1]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占比较重,要实现全社会成员共同富裕,农民这一群体至关重要。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农民物质生活水平虽不断提高,但农民精神文化层面的建设却受到忽视,呈现单一化和碎片化的短板。随着这一短板逐渐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一文中提出了“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强调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2]。农民精神生活的改善是中国社会发展变革无法回避的问题,农民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也从侧面反映出乡村振兴的成效。因此,研究促进实现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改善农民精神生活品质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包括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实现基础是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必须首先打破平均主义、共同富裕是一个渐进提高的过程、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是改革开放。同时,共同富裕还是指引精准脱贫选择正确的目标、方法和途径。精准脱贫证明共同富裕实践是成功的,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阶段,精准脱贫目标的实现标志着共同富裕的开始。共同富裕思想在指导精准脱贫实践中的经验和启示告诉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共同富裕,实践活动是丰富完善理论内容的关键,实践需要是推动理论发展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李抒望 《前进》2004,(7):19-21
我们纪念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诞辰100周年。首先应该缅怀的是,这位杰出的总设计师究竟为我们设计了什么?答案无疑是结论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这一设计的主题何在?答案当然也是结论性的: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目的 原则 优越性 本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始,一直到1992年春天南巡,邓小平曾从不同的角度分别多次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贫穷,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起来,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的,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邓小平讲…  相似文献   

20.
刘全伟 《传承》2011,(5):12-13,59
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目标。邓小平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状况,提出了"共同富裕"思想,并对其作了科学论述。我们应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避免"两极分化",先富带后富,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加强宏观调控,为实现"共同富裕"而努力。共同富裕思想对我们推进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