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是推进社会运动与发展的实践主体。发挥人的主体性,对推进社会和谐机制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人的主体性是社会和谐机制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人的主体性是社会和谐机制的关键所在。从人的主体性角度看,构建社会和谐机制,需要激发人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当前,形成社会和谐发展的机制,需要以增强人的主体性为基础,促进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为此,需要实现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相结合,不断健全社会和谐机制;促进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相协调,不断强化社会和谐机制。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创新精神的科学施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创新精神的科学解读,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特别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造性发展,这对中国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及民族精神的塑造都具有深刻的创新启迪。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的大学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大学精神"的历史发展以及对社会的价值,描述了当代大学精神的几种表现形式,从科学和人文相结合的角度阐述了新时期中国大学精神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罗金彪 《前沿》2014,(21):58-59
在新时期,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改革,要求加强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而马克思主义是对物质世界、人类社会及人类的精神世界科学的阐述和总结,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有效地传递和发展政治文化,培养学生对社会主流价值的认同,促进社会精神文化层面的统一,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找寻科学有效的途径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提高高校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5.
科学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功能。科技事业是科学精神的社会认同,科学精神是科技事业的核心,科学成果是科学精神与科技事业的结晶。科学精神是科技事业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科学越向前发展,就越需要科学精神。发展科技事业,对于科技工作者来说,不仅需要具备科技才能,同时需要有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 ,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民族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 ,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 ,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 ,它在本质上是一定社会先进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又对先进的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发展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 ,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建设的总纲领,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所在。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科学的求真求实精神,体现了科学服务于社会的目的和精神,体现了科学不断创新和勇于开拓的精神。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相作用的必然结果,科学发展观的贯彻也对中国当代科学精神的演化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科学研究不仅需要科学知识的积累和科学方法的创新,更需要科学精神的塑造。圣的情感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一种"极高明而尽精微"的精神追求和向往。在科学日益社会化、社会日益科学化的今天,科学研究日益需要嵌入圣的情感,引导科学工作者对圣人精神境界的孜孜不断的追求。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1.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时所体现出来的精神成果,即精神生产(指人类通过自身的脑力劳动创造精神产品的活动)和精神生活(指人们为生存和发展所进行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享受的活动,包括科学、政治、法律、道德、艺术、体育以及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社交活动等)的成果。人类产生以来,不断地认识客观世界,并且不断地改造客观世界。最初,当人类同大自然作斗争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时候,人类的精神生产也就开始了。随着人类同自然斗争…  相似文献   

10.
肖光荣 《湖湘论坛》2003,16(6):40-42
江泽民同志在 2 0 0 1年“七一”讲话中指出 :“只要我们站在时代前列 ,立足于新的实践 ,把握住时代特点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 ,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 ,不断吸取一切科学的新经验、新思想、新成果 ,我们就能够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 ,江泽民同志进一步强调 :“在全党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教育 ,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精神 ,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不断丰…  相似文献   

11.
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我省公安理论研究,推动我省公安工作科学发展。一是要提高思想认识,把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供理论支撑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公安理论研究的首要任务;二是要切实加大公安理论研究力度,着力破解长期困扰公安工作科学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三是要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公安理论研究的层次、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2.
杜会科学是以人类社会行为和精神现象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如果细分,还应把广义的社会科学划分为狭义的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这种区别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二者研究性质、研究方式以及对社会影响都不尽相同。狭义的社会科学以人类社会现象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包括了经济学、社会学、法学、民族学等学科;而人文学科是以人们的精神现象和精神产品为研究对象的,包括了哲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等学科以及社会科学中基础理论和史的研  相似文献   

13.
弘扬科学精神价值 坚决反对伪科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 ,就是科学与技术突飞猛进 ,以及它对经济、社会变革的巨大推动作用。学习科学、依靠科学 ,“最终可能是科学解决问题” ,已经成为我们重要的思想观念之一。但是 ,人们在惊叹、享受科学与技术进步给人类所带来的巨大物质利益的同时 ,似乎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科学的物质价值上 ,将科学本质简单地归结为现代技术的本质 ,将科学当成纯粹追求物质财富的工具 ,而过分强调科学的物质价值 ,忽视了科学的精神价值。实际上 ,科学的价值分为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前者是通过科学的社会应用体现出来的 ,对公众物质生…  相似文献   

14.
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能够为不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我国各民主党派具有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面广的独特优势,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新疆自治区通过广泛深入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倡导社会文明,不断营造社会全面发展的环境推动改革开放的步伐,更新人们的思想观念,塑造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各族人民生活质量,使城乡人民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16.
周玲 《前沿》2015,(3):3-5
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万古常新的观念,它同中华民族开拓创新、奋发自强的发展历程同步前进,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中华民族精神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有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在近代中国,社会基本国情的变化、不断发生的"革命"和"改革"以及中国人民的"三个历史选择"促进了中华民族精神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7.
白清平  王瑞青  陈英 《传承》2008,(16):38-39
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人们的精神生活水平却在下降。道德沦丧、信仰沦落、诚信缺失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作为社会精英的大学生也同样面临着如此的问题。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时代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要求,切实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8.
科学精神是在科学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特别是在近400年来自然科学的发展中形成的优良传统、认知方式、行为规地和价值取向,其中包含着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作风诸因素,是作为文化形态的科学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深深地影响了人类近代文化和社会的发展,表现为科学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革命力量。 科学精神的实质可以慨述为以下五点:  相似文献   

19.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种精神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互动、互补,共同推动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在江泽民教育创新战略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应正确认识大学教育中事实上存在的科学、人文失衡现象,倡导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并在这相融互补的基础上实现素质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20.
丁晓晶 《长白学刊》2007,(3):151-152
东北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受自然环境、财富积累方式以及体制和政策等方面影响,逐步形成了具有浓厚地方气患和时代烙印的创业精神。在东北振兴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面前,必须适应时代要求,改造旧的文化氛围和社会文化结构,树立自主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与规则理念,为东北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