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9·11"事件发生后,国际经济合作中的安全因素更加受到重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也随之步入了一个新阶段.值得注意的是,由于"10+3"、"10+1"与"中日韩三方推进合作"框架的循序启动和渐进运作,推动东亚与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步伐日益加快,朝鲜半岛南北两国经济合作关系发展的新态势更加受到世人瞩目,有必要从有利条件、发展前景等方面对这一重大问题加以考察和论证.  相似文献   

2.
区域经济和贸易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与世界其它地区相比,东亚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方面明显滞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为推动东亚经济整合提供了新的范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正是基于这种分析框架之上的有益探索.当前,在中共中央关于"发展是中国第一要务"的方针指引下,中国为推动地区经济合作提出了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特点的合作模式,这必将为中国整合地区经济,进而拉动中国经济持久增长提供新的动力.全力塑造东亚经济圈的努力正有条不紊地进行,东亚经济一体化将在艰难中曲折前进.  相似文献   

3.
东亚区域合作: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网还是区域经济一体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恒 《当代亚太》2005,(1):20-26
"10 3"合作是东亚区域合作目前的主导形式,但这一模式很难深入下去.2002年日本提出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网的方式,尽管符合东盟强调自立的合作原则,也迎合了外部特别是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利益,易为各方接受,但从根本上堵住了东亚通往更具机制化合作的道路.本文认为东亚区域合作的必然选择是大国协调为基础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这是在全球化条件下保障东亚各国利益的惟一选择.  相似文献   

4.
“9·11”事件发生后 ,国际经济合作中的安全因素更加受到重视 ,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也随之步入了一个新阶段。值得注意的是 ,由于“10 +3”、“10 +1”与“中日韩三方推进合作”框架的循序启动和渐进运作 ,推动东亚与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步伐日益加快 ,朝鲜半岛南北两国经济合作关系发展的新态势更加受到世人瞩目 ,有必要从有利条件、发展前景等方面对这一重大问题加以考察和论证。一、历史性转折 :朝韩两国首脑第一次会晤 ,成为朝鲜半岛南北两国经济合作的驱动轮。世人不会忘记 ,在 2 0 0 0年 6月 ,朝鲜半岛南北双方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和金…  相似文献   

5.
日本与东亚经济合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洪 《当代亚太》2004,(3):48-52
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地区出现了新的地区主义,其核心思想是在加强南北合作的基础上,在本地区建立一个开放性的、多层次的、有大国参与的多边自由贸易区.在此背景下,日本明显加快了其参与并主导东亚经济合作的步伐.日本对东亚经济合作的态度从冷漠对待到积极参与,其原因与由日本跨国企业组成的利益集团对政府制定政策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有关.尽管如此,日本积极参与东亚经济合作只是出于自身利益和维系日美关系的考虑,目前还难以真正成为东亚经济合作的领导者.  相似文献   

6.
持续增强的"中国因素"是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及其"内外形"巨变,极大地改变了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格局,即由以往"雁行模式"变为目前的"菱形构架"。本文从"内形"与"外形"两个角度、全球和区域两个层次考察了"中国因素"的这种变化及其未来发展趋向,认为目前中国社会经济的总体发展程度,已经赋予中国影响区域乃至全球经济的足够实力,未来中国经济高增长的可持续性意味着这种实力还将继续提升。  相似文献   

7.
中国同东亚的经济一体化与合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直接投资和自身巨大的市场潜力,中国在东亚新型生产网络中发挥着平衡贸易收支和维持地区资本循环的重要作用。中国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既有地缘政治的考虑,又可以为东盟提供更多的机会。中国积极推动东北亚经济合作,倡议在“10 3”框架下开展功能性的合作。东亚多层次合作框架将有助于规则的建立和良好治理能力的培育,未来的东亚自由贸易区将在三个“10 1”自由贸易协定之上按大致的时间表逐步建立。  相似文献   

8.
如何加快东亚货币合作的进程一直是理论界积极研究的课题.亚洲金融危机直接催生了东亚货币合作,建立亚洲货币基金是应对危机的直接反应,"10 3"模式和"清迈协议"是亚洲货币基金思想的具体实践,亚元则是东亚货币合作的最高理想,但目前正在展开的货币合作方案对危机援救的实际效果有限,且受到诸多因素制约.因此,进一步完善清迈货币互换体制、建立区域内汇率稳定机制、发展亚洲债券市场和最终建立东亚共同货币区等分阶段渐进模式是今后东亚货币合作的最好选择.作为地区性大国,中国应该积极参与东亚货币合作进程并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文 《当代亚太》2001,(11):3-9
中国申奥成功和加入WTO后,日本在东北亚经济中的中心位置将由中国取而代之,中日韩三国间原有的垂直分工结构将朝水平分工结构的方向转变,东亚经济的"雁阵型模式"和"阶梯式连带型的发展"将一去不复返.随着中国历史性地成为世界经济在东亚地区的聚焦点,只有积极地与中国谋求经济合作,才是未来日韩两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0.
周方冶 《当代亚太》2004,(11):64-64
2004年9月25日,"新形势下中国与日韩经济技术合作研讨会"在山东淄博市召开.会议由中国亚洲太平洋学会、山东理工大学、山东社会科学院对外经济研究所联合主办,来自全国各知名院校和研究机构的8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着重就"10+3"框架下的东北亚经济合作、中日韩合作的现状与前景、新形势下山东省发展经济的新思路与新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Based substantially on extensive interviews in Moscow from 1984 to date and current literature as well, the paper traces the recent activities and environment of Secretary Gorbachev's intimate advisors on Soviet economy. Academicians Abel Aganbegyan, Oleg Bogomolov, Tat'yana Zaslavskaya, and Corresponding Member Leonid Abalkin, are singled out as leading members of an informal “economic brain trust.” The roles played by selected institutes of th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by its other reform-oriented members (e.g., Nikolay Petrakov and Stanislav Shatalin) are presented in light of Gorbachev's disenchantment with policies advocated by Gosplan or other orthodox state and party organizations.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Classification Numbers: 027, 054, 124.  相似文献   

12.
印度的经济外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和交往的增多,经济外交愈来愈受到各国的重视;随着印度国内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印度的经济外交发展迅速.这对于促进印度的对外经济合作、提高印度的国际影响力、最大限度地增进印度的国家利益起到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印度的经济外交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逐步改进.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经济转轨的路径选择与转型性经济危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俄罗斯经济转型问题研究是一个宏大的学术问题。视角不同,逻辑路线和问题设定将有很大差别。本文主要从制度视角展开对俄罗斯经济转型的路径选择和绩效特征进行概括性分析和描述。分析认为,俄罗斯经济转轨的路径选择是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俄罗斯转型性经济危机是转轨的政策设计以及转轨中的公共选择力量博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朝鲜建设"主体社会主义强盛大国"的经济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描述了朝鲜建设"主体社会主义强盛大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若干主要方面,为读者更好地认识朝鲜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提供了一个宏观视角.  相似文献   

15.
孟中印缅相邻地区经济合作启动几年来,四方在交通、贸易、旅游合作等方面达成了若干共识,有力地推动了四国经贸合作和友好关系的发展.随着中印、中缅、中孟关系的改善,一个新的合作组织有望建立,它不仅会改变中国西部特别是西南的开放地位,而且对四国相邻地区的经济、政治、安全等也将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18.
马来西亚经济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分析 2 0 0 1年马来西亚推出的一系列重要经济发展策略 ,包括应对美国经济放缓的紧急措施 ,金融领域未来 10年发展蓝图 ,以及 2 0 0 1- 2 0 10年经济展望纲要等。通过分析有关策略的主要内容、社会反映 ,探讨马来西亚未来 10年经济发展的基本主要方向及其可能面对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过去一年,随着美国经济的衰退,亚洲经济复苏遭受重挫,而中国加入WTO和亚洲区域合作的进展又给亚洲经济增添了亮点.在此背景下,2002年4月由中国主办的博鳌亚洲论坛首届年会在"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的主题下,着重讨论了三个问题:一是世界经济走势对亚洲经济的影响;二是亚洲经济复苏的对策与亚洲经济合作;三是中国加入WTO与亚洲经济的发展.这三个问题集中反映出当前亚洲经济形势的焦点.本刊特约陆建人研究员对这些问题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