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6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港澳台资企业投资情况问卷调查”是由新华社《瞭望》周刊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共同策划和组织的.经过8个多月的艰苦努力,调查问卷分析报告已经完成.这次问卷调查涉及10几个省区,数千家企业,得到了极为丰富的第一手数据资料.问卷的设计和分析是由以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所长张蕴岭教授领导的课题组承担的,课题分析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外向发展战略的分析与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行外向发展战略可以加速经济发展。我国依靠外向发展战略,大力引进外资,推动出口,实现了经济腾飞。目前,我国面临许多严峻挑战,必须进行结构性和战略性调整。  相似文献   
3.
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与合作关系20年来,双方的关系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回顾以往的历程,总的来说有以下3个特点:一是中国与东盟成员国家的关系正常化,并获得全面改善;二是双方发展了密切的共享的经济关系,不仅互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也发展了多方面的合作;三是双方的关系逐步建立在机制化的基础上,建立了从高层对话到自由贸易区等各种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4.
张蕴岭在6月8日的《环球时报》上撰文指出:如今,无论国内国外,都给予中国的国家形象以高度关注。总的来看,一个普遍的认定是,中国的发展是成功的。这个共识是确立中国好形象的基础。不同的他者、不同的角度,对中国  相似文献   
5.
学会放弃     
前不久,《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关于一位年轻科学家的文章.此人叫张宏,是海归,在美国拿了博士学位,从事博士后研究,然而依然决定回国.他是搞自然科学研究的,获得了国外机构授予的青年科学家褒奖,不过,该文并未详细介绍他的科研事迹,而是通过他的口,讲了许多人生哲理.他的一些话引起了我的思考. 他说:"当今,人生诱惑很多,一定要学会放弃.要做最重要的,什么是最重要的?当你知道哪些不重要,才能清楚哪是最重要的.学会放弃,这句话很深刻;知道哪些不重要,才知道哪些最重要."  相似文献   
6.
本文回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发展,提出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张蕴岭 《外交评论》2011,28(6):7-11
近来,东亚合作出现了许多乱象。在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之后,东亚似乎对未来变得方向不明了。尤其是去年以来,美国"幡然醒悟",誓言"重返亚洲",大力推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要创建"美国的亚太世纪",东亚合作向何处去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让我们先回顾一下东亚合作的进程。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东亚地区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面临的新国际环境与对应之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是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落实好"十二五"发展规划,对于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转型,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至关重要。鉴于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紧密连接,  相似文献   
9.
张蕴岭 《当代亚太》2007,27(11):3-11
冷战结束后中国在处理周边关系上采取了新的、积极的措施,把解决争端、降低风险,改善双边关系和推动合作作为三项政策.中国与邻国的新型关系仍在构建之中,尚存在许多困难与障碍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10.
如何认识东亚区域合作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东亚区域合作的发展已经成为人们的一个关注点.尤其是围绕东亚峰会即将召开的问题,出现了不同的议论.东亚合作是一个新事物,要寻求不同于其他地区的道路,因此,东亚区域合作是在认识中发展,由新的认识加以推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