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包括思想建设和道德建设两个方面.其中道德建设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因此说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里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通过学习党的十五大精神和有关文章,我认为:道德建设的重点应放在职业道德建设上,而领导干部道德建设又是职业道德建设的关键.一、领导干部道德及其对领导干部道德的基本要求所谓领导干部道德,就是指政府官员的道德品…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的道德思想包括道德作用论、道德继承论和道德原则论三大部分。深入探讨孙中山的道德思想对新时期以德治国将会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三德”教育为主要内容。这就比较系统地构建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体系框架。最近,我们就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对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作了专门采访,请他就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问题谈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对道德建设高度重视,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道德建设要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道德资源,要以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为基本内容,并开创了加强官德教育、重视师德和大学生道德教育、提升人民群众道德水准等三条道德培育的基本路径,蕴含着丰富而深邃的道德思想。深入学习、领会、把握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重要论述的深刻内涵,对于新时代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娟  何钟林 《长白学刊》2004,(5):110-111
孙中山先生一贯重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文化,并把道德文化的建设提升到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他在<民族主义>一书中说:"大凡一个国家所以能够强盛的原故,起初的时候都是由于武力发展,继之以种种文化发扬,便能成功.但是要维持民族和国家的长久地位,还有道德问题,有了很好的道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孙中山先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掘和研究,开创了近代中国政治历史的一个方面.孙中山先生关于道德文化的许多思想,至今仍然值得我们重视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戴曦 《前沿》2013,(22):51-52
现代社会日趋多元化,中国在物质文明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很多道德滑坡现象.清末民初的大思想家章太炎曾说过:“道德衰之,诚亡国灭种之根基”.建设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我们共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方面.先秦儒家的道德思想对中国人的道德取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儒家的仁、忠恕之道、修身、差等之爱等道德价值思想出发,阐述了儒家道德价值思想对现代社会的有利和不利影响.通过梳理、分析先秦儒家道德价值思想,为解决现代社会出现的时弊提供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德治国思想的重大举措,是新时期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纲领性文件。《纲要》的贯彻实施,必将进一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全面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一、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必然选择韩生贵《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为人民服务是社会...  相似文献   

9.
林新军 《传承》2010,(27):70-71
教育制度是国家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孙中山非常关注教育事业,也有着丰富、独特的教育思想,即作为政治家和革命家的教育思想。孙中山教育思想的一个很重要的来源是对国外教育的借鉴和吸收。文章主要从孙中山所受西方教育的经历、孙中山与留学生的关系等方面简要探究孙中山对国外教育思想的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生态道德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金 《前沿》2008,(9):156-159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科学和法律的强力支持;但生态文明建设本身的系统性、复杂性和长久性,更需要道德力量的参与。在我国构建生态道德具有良好的文化传承基础;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现代生态道德建设最强有力的思想文化保证。清楚认识生态道德的基本内容和应该遵循的原则对生态道德建设本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伦理相对主义与伦理绝对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海明 《思想战线》2004,30(2):25-29
道德既具有适用于一定社会的特殊性、相对性,因而存在特殊的、相对的道德,又具有适用于一切社会的普遍性、绝对性,因而存在共同的、绝对的道德。伦理相对主义只看到道德的特殊性和相对性,而抹煞道德的普遍性和绝对性,因而错误地认为不存在适用于一切社会的共同的和绝对的道德,不存在对于一切社会都是正确的普遍正确和绝对正确的道德。反之,伦理绝对主义或道德绝对主义则夸大道德适用于一切社会的普遍性和绝对性,进而否认相对的、特殊的道德之为真正的道德,以至片面地认为真正的、优良的道德必定是普遍的和绝对的。  相似文献   

12.
主体性道德素质与公民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安明 《理论月刊》2003,(7):115-116
主体性道德素质的形成是通过道德的内化来实现的,道德内化的过程是社会和个体互相转化的过程。因此,在公民道德建设中,我们应当把外部道德控制和内部道德修养、道德灌输机制和接受机制、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生态旅游的伦理意蕴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冯庆旭 《思想战线》2003,29(4):73-75
生态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生态道德是发展生态旅游的道德保障。对开发者来说,开发要有一个限度,即道德界限。对经营者来说,要始终将真善美三者兼顾起来,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对旅游者来说,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生态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4.
刑罚的伦理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罚是刑法的核心。作为法律概念,刑罚充分体现了法律和道德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体现这种联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刑罚必须具有正义、功利和公平这三种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伦理属性。正义是刑罚存在的基础,功利是刑罚追求的目的,公平是贯穿刑罚始终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制度安排的伦理考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纬 《思想战线》2002,28(3):5-9
任何制度都是一种规则或规范的安排 ,一种人类的理性选择。这种安排和选择决定于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水平 ,同时 ,也是制度的进化和变革的过程。一部社会制度的变迁史 ,就是不断引入新的规则与规范、新的合作与竞争、新的利益关系和利益选择的创新发展史。这其中伴随着人们对正义、平等等价值的追求 ,以及制度安排的伦理考量  相似文献   

17.
刑事和解是一种借助私人、民间和社会力量解决刑事纠纷的方式,其赖以存在的伦理基础是复合正义;它具有保护加害人、被害人、国家和社会的利益,提高诉讼效率和节约司法资源的多重伦理价值。但是,刑事和解从其产生之日起就伴随着可能阻碍刑罚目的的实现、挑战法律平等原则、滋生司法腐败的道德风险。为了避免刑事和解道德风险的发生,必须建立一套有针对性的防范制度。  相似文献   

18.
论侦查行为的伦理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侦查行为长期被视为一种纯粹的捕人工具,以及国家政治权力的手脚延伸和统治者的个人武器。其善的一面被长期冷落,其感召和教化的效果长期被忽视。因此,破除制约侦查行为伦理效益的因素,发掘其潜在的优秀本质,既是溯本求源、还其本来面目的需求,也与建设法治与道德协调的和谐国家的时代特征相吻合。  相似文献   

19.
伦理首先应当是社会学意义的,而非哲学意义的。所以,研究伦理问题必须要关注社会所提供的相应条件。这些条件大致应当包括:(1)一个稳固的社会共同体;(2)一套为社会共同体成员所普遍且必须遵守的规范;(3)为落实共同体的规范而牢固建立于基层的教育。对此,有两个十分经典的例证:犹太社会的宗教伦理系统和中国宋以后社会的宗族伦理系统。前者由此提供了西亚和欧洲的伦理模式;后者则提供了东亚的伦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 ,分析了道德与伦理作为一种非强制性制度安排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 ,认为传统的发展伦理观是导致人口、资源、环境、社会不可持续发展的直接原因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构建新型的可持续的发展伦理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