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洋环境保护离不开国际合作,其中联合国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联合国不仅为海洋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提供了法律框架,还积极致力于各项制度和措施的落实,推动海洋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同时联合国通过机制的完善,为各国参与海洋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进程提供了体制保障.对此我国应认真加以研究,以便更好地运用联合国提供的资源,在参与海洋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过程中维护我国的海洋环境权益.  相似文献   

2.
跨国有组织犯罪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威胁,需要国家间采取协调的行动予以应对,但"失败国家"成为国际合作的短板,并为有组织犯罪提供了主权下的庇护。军事强国倾向于采取军事行动打击外国领土上的犯罪组织,这种做法违反国际法。失败国家领土上的有组织犯罪问题可以在联合国集体安全框架下解决,在安理会授权下,由参与维和行动的联合国警察承担在战后国家里预防、阻止和消除有组织犯罪的职责。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际形势的深入变化,联合国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提高应对各种新问题的能力,如何应对其他国际组织和国际多边对话机制的竞争。联合国为应对这些新的挑战,需要以全球治理为价值取向,改革内部结构,加强与相关国际行为体的合作,在全球治理中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维和行动是二战后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意义的国际安全合作机制,是中国参与国际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学习实践过程.伴随着联合国维和行动自身的发展演变,中国参与维和行动的学习实践重塑了中国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认知,进而建构和重构了其对维和行动的身份认同,并在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正向演变的互动中实现了从形式、分配到价值承认的身份承认转变.在这一曲折的学习实践过程中,中国逐渐融入联合国维和机制,改变自己,进而影响世界.  相似文献   

5.
2006年9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伍德罗?威尔逊公共与国际事务学院公布了一份名为<铸造法治之下的自由世界--21世纪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研究报告.报告中提出美国将创建一个新的全球性组织,即"民主国家协约".民主国家协约旨在促进世界范围内自由民主国家的安全合作,是实现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新制度,也是"民主和平论"制度化的表现.报告宣称,民主国家协约的建立将有助于推动和促进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改革,但其真实动机是企图在"必要的时候"用民主国家协约取代联合国.  相似文献   

6.
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同时,由此引发的国际环境犯罪也呈上升趋势。因而,加强环境犯罪的国际合作成为一种现实必要。惩治环境犯罪全球合作的方式主要有:以区域性国际组织为代理人,借用代理制度为公民私权利进行有效诉讼;赋予一些绿色组织、环境保护组织国际法上的法律主体地位;加强国际间的协作,制定共同遵守的国际法新条款;在国际法中增加确定联合国在国际环境保护中的权力和义务条款;加强环境外交和国际环境合作。  相似文献   

7.
《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是目前世界上第一项针对跨国有组织犯罪的全球性公约。该公约确立了促进国际合作,更加有效地预防和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规定缔约国应当采取必要的立法和其他措施,将参加有组织犯罪集团、洗钱、腐败和妨碍司法等行为确定为刑事犯罪,还规定了缔约国对公约所涵盖犯罪行使管辖权以及缔约国相互间提供引渡和刑事司法协助。这个公约的生效,将对各国运用国际法机制,协调与合作打击跨国犯罪提供强有力保障,我国批准该公约不仅有利于通过公约加强与有关国家大打击跨国犯罪方面的合作,也有利于中国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相关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8.
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科学院院士、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总干事蒋明君主编的《生态安全:一个迫在眉睫的时代主题》于2011年4月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2010年12月2-5日,亚洲政党国际会议(ICAPP)、柬埔寨王国政府、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IESCO)、联合国大学、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在柬埔寨金边市共同主办了第六届亚洲政党国际会议与首届世界生态安全大会,来自90多个国家的120多个政党、议会、政府和国际组织代表团共1000余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一场谋求21世纪国际格局主导权的斗争正围绕着联合国安理会改革激烈进行。围绕安理会改革,国际社会大致划分为联合国秘书长及其工作团队、“四国集团”、“团结谋共识”、非洲联盟、美国、中国与俄罗斯等几大力量,彼此之间既有共识与合作,又有斗争与较量,其实质则是谋求21世纪国际格局的主导权。中俄协调安理会改革立场的目的是构筑国际新格局。安理会是当今国际格局的主要载体,安理会改革的实质是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的变革。安理会改革之争反映了国际社会不同力量之间对当前与未来国际格局的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探索大国与国际组织的互动关系为目的,厘清大国与全球性政府间国际组织(联合国)、专业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区域性政府间国际组织以及非政府组织的互动关系,揭示其中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一些非政府组织作为联合国与各国民众之间的桥梁,在许多国际事务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联合国在重要会议和重大问题的决策上,基本上都要听取非政府组织的意见。虽然非政府组织和联合国关系中仍存在不和谐的声音,但这不影响双方关系逐步深化并确立起新型全球伙伴关系的趋向。可以预见,非政府组织和联合国的伙伴关系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将会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2.
王文 《外交评论》2001,(4):45-49
联合国有一套庞大的发展系统和用于发展的经费预算,来实施宪章中关于发展的宗旨.该套机制的建构、发展、运行及发展业务的操作代表了联合国发展职能的履行和业绩.但联合国作为全球发展的协调中心,在机制上存在着明显缺陷,有待进行关键性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与国际人道法之间的关系极为特殊,因而长期以来在国际人道法是否适用于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这一问题上,国际组织、各国学者各执一词,莫衷一是。1999年联合国发布了《秘书长公告》后使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适用国际人道法所涉及的一系列具体问题得以部分解决。然而,受制于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特殊性质,在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中适用国际人道法与在国际武装冲突和非国际性武装冲突中适用国际人道法仍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14.
建国初期新中国为争取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进行了不懈的斗争.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开始与大批国际组织建立或恢复合作关系.改革开放后,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进入全面、健康发展的新时期.国际政治局势、经济利益及意识形态等因素对中国参与国际组织的历程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中国的国际战略也影响着其对国际组织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以来.国际刑事法院顺利成立并进入全面运作,《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相继缔结,各国越来越重视国际刑事司法合作在打击国际犯罪中的作用。前段时间,索马里海盗事件引入注目,我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纳入国家立法规划令人兴奋.国际刑事法院向苏丹总统巴希尔签发逮捕令也让人心头一震,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全球化的深入,尤其是通讯、金融交易和运输的发展,跨国犯罪亦日趋严重。这对国际社会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因而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跨国犯罪往往涉及多个国家,因此加强国与国之间的合作是打击和遏制跨国犯罪的一个重要手段。联合国在打击跨国犯罪方面能起到重要作用,只有把联合国的政策作为一个总方针,加强国家间的合作才会成为打击跨国犯罪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关于台湾参加政府间组织的国际法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台湾寻求加入主权国家国际组织联合国和单独关税区成员政府间组织———世贸组织入手 ,对台湾可否加入各种国际组织的法律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已成为衡量全球发展进程的首要标准和进行国际发展合作的重要框架。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在中国落实的过程中,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等理念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发展理念。同时,中国在落实千年发展目标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理念。中国的发展理念和经验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借鉴意义的启示:明确确立民生优先的导向性,始终坚持政府主导的有效性,大力整合发展利益攸关者的力量,务实利用国际援助和开展对外援助等。未来3-8年,是中国将其发展理念和经验外化为国际组织规范和原则的重要机遇期。中国可以在提升中国发展理念、开展国际发展合作、设计国际发展规则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9.
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 ,联合国充分肯定了区域性国际组织的作用。同时 ,为了加强联合国对区域性国际组织的监督 ,促使国际争端得到公正和有效的解决 ,避免区域性国际组织滥用职权、以区域事件为由践踏国际法的行为 ,《联合国宪章》也建立起相关的制约与监督机制。但这一机制还很不完善 ,存在授权不明、监督不力、制约不足的弊端 ,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与加强  相似文献   

20.
郭志俊 《工会论坛》2004,10(1):103-105
集体安全是联合国追求的安全目标和手段。伊拉克战争的爆发在暴露联合国集体安全体系漏洞和缺陷的同时 ,也对该体系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联合国集体安全体系的一个重大缺陷就是 ,其功效大小取决于少数大国、主要是美国的意志和愿望。联合国集体安全体系的维护 ,一方面需要根除某些大国的强权政治和冷战思维 ,加强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 ,另一方面需要推动国际社会的多极化趋势 ,加强大国间的制衡与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