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初,江泽民同志在深刻总结古今中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时代要求的“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并强调把“德治”和“法治”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无疑是对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基本方略的完善和创新,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是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结合,进行的理论探索和创新,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重要理论、实践意义。但是,在我们的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一些群众对“德治”问题尚存有疑虑和模糊认识,诸如“讲德治会不会削弱法治”、“会不会滑向传统的儒学上去”、“会不会仅是增加一些道德说教而已”……为此,我们有必要做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工作,努力消除各种顾虑,克服片面认识。  相似文献   

2.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唯物史观形成的标志性著作,其中包含了大量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思想,特别是合统一性思想。其体现在自然的“自在”性和“人化”性的统一,人与人的伦理和人与自然的伦理的统一,人的本质属性和自然属性的统一,历史的自然与自然的历史的统一。合统一性思想无疑为我们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讲到落实科学发展观时,特别强调指出要统筹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自然的协调关系,才能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4.
当前公安机关的巡警、段警、刑警之间缺乏一种联动的机制,从而削弱了公安战斗力。本文在分析“三警”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对如何加强“三警”联动建设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达到深化公安改革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的生命线。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财富的丰富、办公条件的改善、执政环境的优化,有的党员干部发生角色错位,由“公仆”变为“主人”。虽然这些现象只是个案,但这些行为,损害了党的形象,败坏了党的声誉,腐蚀了党的肌体,玷污了党的纯洁,伤害了人民的感情,降低了人民对党的信任度,削弱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在发展与改革面临拐点的关键时刻,党中央看到了问题的所在,及时启动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6.
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因而“自然”也成为现代各学科广泛使用的范畴。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讲的“自然”是指在人们意识之外客观存在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但由于各门学科研究角度,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不同,对“自然”范畴又有各自不同的规定和理解。自然科学对“自然”的理解与哲学对“自然”的规定各不相同;即使在哲学领域,不同的哲学流派对“自然”的理解也有区别。然而在有些哲学教材和哲  相似文献   

7.
在马克思看来,自然是“历史的自然”,历史是“自然的历史”,自然和历史是实践的相互统一。马克思正是从实践理解自然和历史的关系,才真正解决了自然和历史的统一,实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必然要求重塑个体在社会经济结构中的新形象,人的价值观念也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要讨论“人的价值”,我们不可避免地需要研究和回答“人何以有价值”的问题,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就要在人的价值与人的本质的关系之中去找答案,只有理清人的价值与人的本质的关系,我们才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有关人的价值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发展”总是蕴含着一种“好”的方向性含义而昭示人们。但掀开发展的面纱,我们更应该理性地认识到,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是不能截然划等号的。在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上,深刻教训使得我们对发展观进行全新的认识,有一种深刻的觉醒,只有如此才能从时代的诉求给发展观以科学定位。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农业思想的确立是自然、社会和人类统一协调发展的客观的和现实的迫切要求。与世界可持续农业发展思想相一致,中国确立了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和行动方案。中国必须从国情出发,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农业发展战略,矢志不移地走“资源节约型”、“科技先导型”、“产业结构跨越型”、“优先发展保护型”、“人口数量控制型”的可持续农业发展途径,使人、自然、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十一五规划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出发,将保护知识产权提升为国家战略。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云南、建设云南“文化强省”,要求我们加强版权保护,维护文化市场的良好秩序。要澄清几种认识。.一是要坚决摈弃盗版无伤大雅而且会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能够增加地方税收,严厉打击会影响发展的“盗版无害论”。二是要澄清“盗版使穷人受益”的糊涂观念。三是转变“窃书不算偷”的落后迂腐意识。在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侵权盗版扼杀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原创精神,必将削弱创新能力,萎缩文化生产力,严重阻碍文化建设,削弱民族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复杂性思维”这一角度对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进行考察,并通过图解的形式对这个问题重新加以呈现和阐述。经过“简单性思维”与“复杂性思维”下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对比,文章认为,基于复杂性思维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启发我们正视环境的复杂性和变动性,重视教师发展的特殊性和偶然性。同时提出,应尊重和支持教师个人理论的建构,这要求教师要用平常心看待“宏大理论”;要在教师之间建立交流平台,而非竞争机制;需要更多地思考与关怀教师的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13.
为加深对边检工作“一个中心、两个坚持”、“三大支柱”建设的理解和把握,加强和改进边检工作,适应上海口岸“四个中心”建设,我们要从边检工作方针从“管控”到“服务”的转变出发,结合上海口岸发展实际,辩证地把握和处理边检工作中的几大关系,突出解决当前边检工作存在的问题,推进边检精细化服务,以进一步提高边检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4.
把党的最终目标和当前任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正确处理最高纲领同阶段性纲领的辩证统一关系,并在党的路线、党的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上正确体现这种辩证统一关系,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既反对空谈远大的目标,又反对所谓的共产主义“渺茫论”,正确把握党的路线和政策的界限,防止和反对“左”的或右的错误倾向,是体现最高纲领和阶段性纲领辩证统一关系的重要保证。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政策,既立足于党在现阶段的任务,又为向更高阶段发展创造条件,表现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这二者的一致性。通过我们的党的路线、政策和行动,一步一步地去实践和实现我们的崇高理想。党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继承的。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说:“老祖宗不能丢”(《总结经验,使用人才》《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9页),老祖宗就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就是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基本信念。一个时期以来,我们对共产主义的宣传是削弱了。小平同志这句话是指示,也是批评。一个科学的原理是要不断宣传灌输的,是要天天讲、月月讲,这样才能保证这门科学在一个坚实的基础上稳固有序地发展。在自然科学,就是不断地坚定其研究方向,比如不断重申“能量守衡”原理,杜绝后人去干永动机这种蠢事。在社会科学,就是不断坚定人们的理想、信念、信仰。这…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凝聚力和统一战线是不同范畴的概念。统一战线和民族凝聚力的关系,实际上是一个事物的不同层面的关系。中华民族凝聚力构成了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内容。统一战线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表现形式。统一战线和民族凝聚力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民族凝聚力作为统一战线的本质内容,外在地转化为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巩固或削弱,可以反作用于民族凝聚力,使之增强或削弱。在进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要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尤其需要发挥统一战线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和发展目前,国际国内形势对我们现代化建设都很有利。从国际看,我们与邻国和周边国家关系良好,并不断巩固和发展,与东南亚国家经济合作交流日益扩大。东南亚各国有与我国发展经贸合作关系的愿望。我们与独联体和东欧各国关系也不错。我国“复关”指日...  相似文献   

18.
和谐不只是事物与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之间关系的范畴,即外在的和谐,更体现出“质”或“力”的属性,是确证事物存在与发展的内在的和谐。在社会领域中,社会和谐也表现出和谐的这种属性。依据这一属性在社会各个历史阶段的特点及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可以得出新的社会和谐历史观,即从“自然的和谐”到“制定的和谐”最后到“自在的和谐”社会。通过对“自在的和谐”社会的展望与分析使我们能看到一个与共产主义美好愿望相比较更加可望可及的人本化的社会。  相似文献   

19.
亨利·列斐伏尔、大卫·哈维是对“空间生产”问题做过深入系统研究的“双子座”,长期以来,学术界把列斐伏尔和哈维看作是“空间生产”思想发展史上的“两座高峰”。但笔者认为,列氏和哈氏两位大师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在各自的研究中都不约而同地“回归”到马克思的著作中去不断吸收和汲取营养。因此,与其说列斐伏尔和哈维是“空间生产”思想发展史上的“两座高峰”,不如说卡尔·马克思、亨利·列斐伏尔与大卫·哈维是“空间生产”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梯”,因为他们三者之间是一脉相承的三阶递进关系。深入发掘马克思、列斐伏尔和哈维“空间生产”思想发展和衍化的内在逻辑,其意义不仅在于理论史、思想史,对增强我们的空间意识以及发展空间生产的实践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生态问题是当今人类共同关心的世界性问题,环境的日益恶化迫使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反思人类活动给自然带来的负面结果。中国传统的和谐法律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内涵。发现“和谐”法律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契合点,有助于我们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中营造自由的生态氛围,在认识自然、利用自然中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公平价值理念,在爱护自然、保护自然中塑造人与自然的良性发展秩序,以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新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