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水浒》之后,潘金莲扮演者甘婷婷的片酬翻了好几番。而与之搭档的“西门庆”杜淳,不久前获得“开年风尚男演员”称号,在领奖台上对台下众多知名导演和制片人开起了玩笑——希望能够“涨片酬”。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七部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强调了“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新要求。和谐文化就是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文化理念。江苏省精神文明创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就是要把建设和谐文化作为灵魂,通过系列化、项目化、品牌化的和凿创建活动,倡导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道德理念和行为规范,着力形成知荣辱、讲文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和精神家同。下一步,江苏省江都市将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促和谐”:  相似文献   

3.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里迅速崛起的中国青年中,"海派"青年是格外引人注目的一群.这些生活在昔日大上海——"冒险家乐园"中的年轻人,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传统的不同,使他们无论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还是在行为特征上,都表现出与内地青年不同的特点,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海派"青年文化.本文试图概括"海派"青年文化的特点,并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作一剖析.开放性的"海派"青年文化与内地青年的正统、保守和相对封闭相对照,"海派"青年文化则表现出新潮、现代和开放的总体特征.本来,上海就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曾接受过西方文化的长期熏陶,对西方文化的开放和较强的吸收能力是"海派"文化的固有特征."海派"青年无疑承袭了  相似文献   

4.
正滑稽戏脱胎于新剧,形成于1907年,是我国特有的、独具民族色彩的一个剧种,属于戏剧(戏曲)范畴。滑稽戏是上海文化的代表之一,也是海派文化的典型。它把创造笑料作为自己的使命,于嬉笑怒骂之中透出人生的甜酸苦辣,在笑声里倾注耐人寻味的社会体验。滑稽戏是海派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创作方法又极具海派特征,这对于发扬海派优良传统、研究都市上海,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秦俊勇 《小康》2005,(11):79-79
长三角,当代中国最具有经济活力地区之一,新贵阶层崛起的集中地带,社会精英的汇聚之地,同时还是海派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交融一角。“酒”,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佳见证,有华人地区的地方就有“酒”,有“酒”的地方就有“五粮液”,有“五粮液”的地方就有“长三角”。2004年,长三角地区有了专属的文化“酒”——“长三角”。公务之酒古希腊雅典。伯里克利时期。公民都把担任公职当做一种荣誉。谁要是一生中什么公职也没有担任过,就将被认作是懒汉和没有出息的人,那是一生的耻辱。对荣誉的执着,是公职人员公共精神和职业责任的集中体现,是当代国家公…  相似文献   

6.
杨师群教授的论文《老子政治思想批判》深入批判了《老子》政治思想对中国社会的消极影响,实为对中国传统文化之扬弃和开新的学理探索。“杨文”的批判对象指向比较模糊,在批判中存在多重逻辑,个别论断有失公允。一是把理论与实践、价值与事实相混同,有断章取义之嫌;二是以现代学科分化视角审视《老子》思想,不予以历史的分析,有苛责古人之嫌;三是没有辩证地看待《老子》思想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有厚今薄古之弊。《老子》政治思想的扬弃和开新,应当明确批判的对象和进路,整体把握“南面之术”和“有道治世”的思想主题,以及“正言若反”和“形而上学”的言说特征,在“《老子》注我”和“我注《老子》”的辩证统一中探析《老子》政治思想跨越时空的的价值指向。  相似文献   

7.
近年,随着海派文化的升温,海派小说渐受重视。在上世纪20年代末至40年代,海派小说的取材和立意始终保持一定的延续性,具有鲜明的特点。但现已出版的一些权威性文学史专著,几乎都未对海派小说进行阐述。本文谨从三方面对早期海派小说作探讨。海派小说的孕育背景海派小说,在中西文化冲撞和交汇中孕育,完全是一个现代都市成型的产物。上海开埠后,许多高楼拔地而起。1909年出版的《上海指南》已称:英租界南京路“房屋高敞,为沪上冠”,美租界“高屋连云,轩窗洞辟”。在南京路上,最早的高楼是1906年由英国香港上海饭店股份有限公司兴建的汇中饭店(…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出台一系列有力举措,着力加强廉洁文化建设,督促党员干部增强廉政意识、严守自律底线,在全社会培育以文化人、以文育德和以文养廉的文化风尚。辽宁“六地”文化中蕴藏的廉洁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教育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深入挖掘辽宁“六地”红色文化中丰富的廉洁文化内涵,并以多种创新手段,将其融入党员干部廉洁教育的各个环节,是开展反腐败斗争的新思考与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上海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城市,拥有着其他城市难以比拟的“海派文化”气质。接纳新生事物,敢为天下先,是上海独有的人文胸怀。而浦东,既是上海经济与文化发展的新标杆,也是探索社会转型之路的试验田。  相似文献   

10.
<正>“规划”的内涵所体现的是理性,文明与智慧,其本质上就包含了对于已有规划的应有敬畏。上海将对64条道路实施“永不拓宽”的政令,以此保护堪称经典的“海派”历史文化风貌。这是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副局长伍江日前在“上海一台北城市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交流研讨会”上披露的信  相似文献   

11.
包晓泉 《当代广西》2012,(11):55-55
位于桂西北的宜州市,原来又叫宜山。在广西,宜州只是“一隅芳草,小小纤纤城”。而小城故事,却有层层玉色。 且不说宜州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汉风猎猎时期的建制,也不说南北文化在此碰撞的五彩虹影,甚至可以先不提在宜州签到簿上留下过震耳之名的黄庭坚、徐霞客和石达开……千千过客在宜州城,常只为一个背影,一个把山歌唱遍广西山水的美丽仙子。  相似文献   

12.
学习思考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本质和内涵,偶有一些感悟。先进,贵在“先”。“先”,是前提,是保证。“先”,有水平高,成绩好,走在前头之意。是先锋、先导、前列的意思。共产党的“先”,不同于一般的“先”。首先,它开人类政党之先河,是历史上第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其次,它有人类先进思想作指导,从马克思主义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时代最先进的思想。再次,它由先进分子所组成。马克思称其为“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斯大林、毛泽东称之为“特殊材料制成的”、“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我们的党章开篇第一句就明确指出:中…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北京作为首都所担当的是国家政治和文化中心之角色,那么上海作为中国最具有世界主义特征的大都市,所担当的则是另外两个角色:经济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尽管如此,上海也并非"文化沙漠",它在文化上也具有自己的特色,蜚声世界的"海派文化"和"海派文学"就是上海文化的集中体现。对此,国外汉学家已有研究,而我们自己则对此缺乏深刻的认识。上海实际上在中国的文化发展战略中至少充当了全国的文化中心之一的角色。上述诸种因素,再加之上海本身的国际性和开放性,使得上海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化得以可能。  相似文献   

14.
温德朝  储东巍 《群众》2024,(4):51-52
<正>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刻阐释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命题。随后,总书记在苏州考察时嘱托江苏勇担“四个新”的重大任务,特别是要“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徐州素有“两汉文化看徐州”之美誉,在中国历史的时间纵轴和空间横轴上具有特殊地位。近年来,徐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大力实施“舞动汉风”文化工程,推动汉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探索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经验。  相似文献   

15.
寓思想道德建设于“发展”之中──参加京九铁路会战引发的思考铁道部第十四工程局党委书记王德臣“重在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重在建设”,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倡社会主义的思想和道德,发展文化、科学和教育,创立新的观念、新的风尚。新的生活方...  相似文献   

16.
<正>李登辉这一堆新言论既有对宏观国际局势和两岸关系的判断,也有其捞取政治利益的微观考量。1月29日和31日,台湾前领导人李登辉分別接受台湾《壹周刊》和TVBS的专访。他在两次访谈中提出的新言论,尤其是否认曾主张“台独”,否认“台独”路线,甚至主张开放大陆资本入台的言论震撼台湾政坛,引起“台独”分子的恐慌和各方不同的解读。纵观李登辉85岁的人生,其人善变为各界所公认。此次,他本人清楚表明,不是他李登辉善变,而是必须配合社会的变化。在李登辉眼里,这个社会到底怎么变了?到底要做怎样的配合?笔者认为,这是其所炮制的新言论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7.
2013年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吹响了改革向着深度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号角。在上海,上海市民文化艺术节的举办,使得上海的老百姓365天享受了欢乐祥和、多角度、多形式、丰富多彩、波澜壮阔的文化生活:十大赛事、百支团队展示、高质量的文化演出、展览等等。充分体现了把思想和行动、智慧和力量凝聚、统一到十八大提出的宏伟目标上,准确把握了人民群众对文化工作的新期待,以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的目标,更是对党的十八大关于文化活力建设的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鬼诗”是一个常用术语,其内涵多指作品内容方面对幽冥世界的想像与摹写,风格幽曲凄迷、起落无迹,思想感情上的“不可磨灭之气”,其评价一般来说是正面的。“鬼诗”一是作者内心郁结所致,二是妙手偶得的名篇佳句。“鬼诗”说的产生,源于文人的谈鬼风尚及神秘化的创作思维模式,也受社会文化大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张骏 《学习与实践》2001,(11):25-26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要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法律是强制的道德,道德是自觉的法律。凡事迫于外在约束去做,总有勉强意味,而从内在修养去做,方为真切自然。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刚柔相济,双管齐下,是巩固和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大好局面的重要保障。以德治国,是全面落实“三个代表”要求的必然选择。“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能否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关键在于能否将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关键在于生产关系是否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能否代表中国先  相似文献   

20.
周泉根 《新东方》2006,(2):33-34
中国近现代社会是一个方生未死、玄黄待定的过渡转型期社会。梁启超在其《过渡时代论》一文中曾详瞻论述:“今日之中国,过渡时代之中国也。”“人民既愤独夫民贼愚民专制之政,而未能组织新政体以代之,是政治上之过渡时代也;士子既鄙考据词章、庸恶陋劣之学,而未能开辟新学界以代之,是学问之过渡时代也;社会既厌三纲压抑、虚文缛节之俗而未能研究新道德以代之,是理想风俗之过渡时代也。”[1]的确,这次转型是全方位的,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诸层面,是中华民族在其历史变迁过程中文明结构的根本性重塑。从动态指向上看,中国过渡时代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