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公安信息系统是以公安专用计算机网络为依托 ,以应用系统支持平台为支撑 ,以公安业务工作信息共享为目标的。目前我国公安机关在信息系统建设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解决的方法是需建立高速、稳定、安全的宽带计算机网络 ,建设集中的大型数据库信息中心和集中控制的“单一平台”系统  相似文献   

2.
公安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公安教育发展"十五"规划>的四项重点工程之一,但目前还存在着体制障碍、资金障碍、技术障碍和安全障碍.针对这些障碍,公安教育信息化建设应以公安院校图书馆为核心,设立全国公安教育信息化建设控制中心,建立信息网络安全平台,提高信息网络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法》立法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首次把信息安全提到了与国家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同等重要的程度,充分说明了保证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在信息科学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同时,危害、破坏计算机信息贮存、传榆及载体安全的技术也在发展.形式多样的危害、破坏计算机信息贮存、传输及载体安全行为不断发生.为了有效地维护国家的信息安全,必须加快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立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法>作为最重要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主干法律,应对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违法行为作出明确的规范.  相似文献   

4.
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的适用困境,起因于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的泛化、信息网络安全监管机关的"机能过载"与信息网络安全监管体系的权责不清。现行网络服务提供商的类型化与义务区分化策略具有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实体性义务界别机能,但缺乏支持性、程序性义务的鉴别机能。将网络服务提供商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范围限定于主动的内容审查义务,违背立法原意。现行行政责令前置解释路径着眼于行政责令内容、程序的细化,存在着方法论的根本性错误。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适用困境的解脱应是:在确立信息网络安全国家、行业标准与明确信息网络安全监管机关"权力清单"的基础上,走向犯罪的合作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范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信息网络日益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必不可少的传输信息的工具,当人们在接受网络服务的同时,却时刻面临着网络不安全的威胁,从国际国内大量的调查报告来看,因网络安全问题造成的事故时有发生,且每次的损失是相当惨重的,因而如何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范,是当前世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大数据时代各种公共数据隐含着巨大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研价值,事关国民经济运行、社会政治稳定、国家安全利益、国家秘密保护以及个人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公共安全问题。大数据信息网络安全战略目标是推进大数据信息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促进大数据信息网络领域的繁荣发展,保障大数据信息网络自身安全,谋求大数据信息网络空间主导权利。提升大数据信息网络安全战略高度,提高我国大数据信息网络技术自主研发能力,完善数据信息法律规范,建立健全安全保护机制,实现大数据信息网络安全的社会"立体"保护模式是应对大数据环境下信息网络安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针对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校园网的特殊性,为满足远端或移动用户安全访问校园网络资源,利用公共网络进行通信的虚拟专用网络连接,应用VPN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敏感资源保护和通信保密的问题,保证学院计算机信息与网络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由于教学和在职干警培训的需要,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校园网在与互联网相连的同时,必须与公安专线网进行连接,本文论述了如何使用网络安全隔离技术实现公安内部网络与Intemet的安全物理隔离,保证涉密信息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实战与公安业务调研过程中发现,网络安全与执法类学生的教学工作中存在如下问题:学生对学校的“所学”与岗位上的“所用”之间的关系缺乏明确的认知;传统教学手段成效不明显;实战部门对人才培养的具体需求与现行培养措施及效果存在差距.培养思路及措施:以鉴定业务为纽带联系教学与公安业务,提高设备使用效能;构建机制,真正实现教...  相似文献   

10.
基于“校局合作”的信息网络安全监察人才培养思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网络安全监察人才的培养,事关为公安机关涉机、涉网案件的侦破提供智力吏持和计算机网络治安环境的保障大局,在公安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校局合作”平台和双方长效协作的机制,为公安院校和公安基层网监部门搭建了一座互通有无、互利互惠的桥梁.应在学院校局合作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学校与目前网监实战部门工作实际。对信息网络安全监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对“校局合作”平台下人才培莽工作思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