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引下,习近平创造性地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要论断,对党的民族理论做出了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其中,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伟大历史成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解决区域不平衡发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共同体身份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战略重点,“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法秘诀,以人民为中心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哲学主线。这一论断的提出、创新和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原创性论断奠基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经由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实践探索形成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成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相统一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包含团结统一的政治共同体意识、相互依存的经济共同体意识、兼容并蓄的文化共同体意识。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保障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优先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各民族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坚持文化引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断,为我们解决新时代民族问题、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提供了有益启迪。以"共同体"的相关阐述为视角挖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根基,能够进一步认识其所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理论基质,更好地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现实的巨大实践价值,创新了以发展共享构建中华民族利益共同体、责任共担建设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情感共鸣创建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命运共建铸造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智慧新方案,不断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时代化。  相似文献   

4.
<正>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经列宁和斯大林继承、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而来的民族理论。《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诞生的标志。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部著作中深入分析了民族问题的相关理论,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新纪元。这不仅为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借鉴,也为习近平在新时代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20,(2)
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既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新发展,又是对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实践的创新,该论述给予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以重要指导。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我们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为着眼点,以加强民族团结为着力点,以"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把民族工作做扎实,铸牢人民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争取民心加强民族团结,把党的顶层设计贯彻落实到民族地区发展的方方面面,使顶层设计落地生根,因地制宜探索民族地区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6.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是党对民族工作认识的一次重要飞跃。从理论出场来看,需从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传承与发展到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民族观的守正与创新中追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出场渊源;从内涵布展来看,需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要素进行深度考察和把握,进而真正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内涵;从实践路向来看,应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进一步夯实经济基础、保持政治定力、凝聚社会情感、聚合文化动力、坚守生态底线,通过全方位的“五位一体”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而助力于建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团结线与幸福路。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看家本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全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队伍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使命共同体,可以在学术交流、学科建设、平台建设中加强协同、共同进步;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应尽自己所能,学深、悟透、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  相似文献   

8.
《民主》2021,(9)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鲜明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中共十九大将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升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总结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下面,笔者结合学习中共党史、习近平总书记来宁夏回族自治区视察重要讲话、全国政协主席汪洋来宁夏回族自治区讲话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润儿《传承党的百年光辉史基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辅导报告,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理论、历史和现实需要三个维度谈一点粗浅体会:一、  相似文献   

9.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的重大原创性贡献。其逻辑表现在出场逻辑、在场逻辑和未来逻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和出场具有历史积淀和现实依据,内蕴着民族工作的"五个认同",体现了我国民族工作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民族工作的需要,反映了各民族的迫切愿望,体现了社会历史发展客观必然性和人民群众主观选择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9,(12)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党和国家发展全局,深刻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时代机遇,深刻洞察国内外形势,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对台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对台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论述。习近平对台工作重要论述丰富了祖国统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总结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工作一系列重要论述,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中国历史上特有的国家—社会关系互构中形成的凝聚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地区现代化的逻辑互构,优化国家—社会关系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角下实现民族地区治理现代化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继承和发展,该理论紧跟时代步伐,回答实践问题,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勇气和力量。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要在实践工作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围绕意识形态工作,坚守马克思主义思想阵地。  相似文献   

1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和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意识的形成和培养重在宣传教育。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达到“铸牢”实效的必然要求。当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实践中存在着内容体系不全、主体认知偏差、覆盖面不广、方式方法不活、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工作常态化制度化,需从组织保障、宣传发动、教育培训、监督考核、统筹协调等方面构建完善相应机制。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最现实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新飞跃,开启了中华民族复兴史上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新时代,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谱写了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宏伟新篇章,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和使命推进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全新阶段,是21世纪的伟大新飞跃,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 《求知》2024,(2):4-6
<正>今天进行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内容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安排这次集体学习,目的是总结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民族工作的重大成就,分析当前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研究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问题。自古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铸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既是中华民族厚重历史的时代延续,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民族平等价值理念发展的必然结果。从纵向的历史脉络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随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而逐渐积聚形成的,分为“自在、自觉、自为”三个阶段。全面厘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涵和重大意义,深刻总结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经验,必须找准本质属性、坚持根本原则、把握核心内容、服务价值导向、明确目标指向,不断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丰富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制度、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新时代高校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在高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既是完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必要途径。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  相似文献   

18.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富强作为理解"建设什么样的国家"问题的基本理念和核心范畴,具有价值导向和精神灵魂的意义。富强范畴在一定历史时期未能得以充分延展和系统论证,因此,从历史和理论逻辑的双重路向阐发富强范畴,是建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和当代中国话语体系的关键环节。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开创了从民族国家的自强到富强为主导性的历史目标和价值取向的转型路径与历史选择;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立足古今中西的思想资源实现着以富强为目标自觉和文化选择;有别于西方现代自由主义的政治传统和价值诉求,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推进着国家富强的价值诉求和政治主张的理论自觉与政治选择。因此,富强范畴是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的核心价值,是中国道路的理论基石以及中国梦的价值导向。我们在新时代建构当代中国话语体系和构筑中国梦理论,固守和发展作为历史目标、哲学理念和政治主张的富强价值,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全世界现代文明体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的宝贵思想财富和优秀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论,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真理与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中华民族追求伟大复兴的历史实践相结合的理论结晶,开辟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和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20.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富强作为理解"建设什么样的国家"问题的基本理念和核心范畴,具有价值导向和精神灵魂的意义。富强范畴在一定历史时期未能得以充分延展和系统论证,因此,从历史和理论逻辑的双重路向阐发富强范畴,是建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和当代中国话语体系的关键环节。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开创了从民族国家的自强到富强为主导性的历史目标和价值取向的转型路径与历史选择;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立足古今中西的思想资源实现着以富强为目标自觉和文化选择;有别于西方现代自由主义的政治传统和价值诉求,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推进着国家富强的价值诉求和政治主张的理论自觉与政治选择。因此,富强范畴是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的核心价值,是中国道路的理论基石以及中国梦的价值导向。我们在新时代建构当代中国话语体系和构筑中国梦理论,固守和发展作为历史目标、哲学理念和政治主张的富强价值,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全世界现代文明体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的宝贵思想财富和优秀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