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习近平教育思想为高校的教育教学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也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行动指南。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涵盖了课堂教育之外的方方面面,从时间和空间看,形式和内容更为灵活和丰富,为习近平教育思想的融入提供了较好的平台和载体。习近平教育思想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应利用时间节点,丰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内容;利用特定空间,创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加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提供主导保障;尊重教育规律,提升习近平教育思想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20,(8)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应承担新的历史使命,发挥强优势,提出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守正,坚守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守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重心,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要创新,占领时代前沿,坚持以人为本,把握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以领导干部和青年大学生为对象,兼具理念创新和行为塑造,培育德学兼修、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智力保障。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7,(5)
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难以紧跟时代需要,高校思政教师队伍资历现象凸显等现象影响思政工作进一步开展。习近平青年梦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教育、中国共产党党史和中国国史教育等德育理论观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坚持国情教育和世情教育相结合、党性教育和人民性教育相结合,注重高校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全面性和实效性,把思政工作这份责任扛在肩上,以身作则、严格执行。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在习近平青年思想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无疑为我们高校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障。其中所蕴含的内涵丰富、逻辑鲜明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学懂、弄通,而且要将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以贯之。充分认识习近平青年观的内涵,充分运用其中的一系列措施,对做好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高度重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他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和青年成长规律,提出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应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方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实现人文关怀和理性引导相结合、多层次分类指导等原则。他依据青年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思想实际,提出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应重视青年的理论学习、加强青年的实践锻炼、注重榜样的示范和引领、提升青年教育者的修养和觉悟、发挥青年组织的桥梁作用等路径。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场合公开强调青年教育的重要性,重视对青年的培养,提出的一系列关于青年的观点形成了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青年树立高尚的理想信念、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等理论符合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思想基础,以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为落脚点,将二者结合在一起进行探究,以培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为新青年。  相似文献   

7.
宁淑媛 《学理论》2012,(4):181-182
胡锦涛同志十分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他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站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战略高度,提出了许多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思想,为切实加强和改进新世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胡锦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属于科学发展观的一部分。对胡锦涛同志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理论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永奇 《学理论》2009,(9):138-139
胡锦涛总书记十分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他在继承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新变化.提出了许多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思想,创新发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视野。胡锦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主要特点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科学性强,实践特色突出。总结和学习胡锦涛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岁月  李明 《学理论》2012,(31):271-272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党高度重视青年尤其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新时期开展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背景进行研究,主要是从世界大发展大调整的视角出发,从宏观国际国内环境以及微观青年大学生本身生理心理特点等角度进行阐发,为新时期开展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7,(11)
李大钊一生关注青年人的成长,认为青年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是人类历史发展使命的担当者和发展者,形成了以指导青年人健康成长为特征的青年教育思想。当代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事业的前途,对青年人成长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李大钊尤其重视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加强当代青年正确思考方法的教育、重视实践教育途径的应用、增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效性等方面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郭晓红 《学理论》2012,(22):237-238
高校作为知识最密集、思想最活跃、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最快的地方,成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和实践探索的前沿阵地.网络逐渐成为青年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发展的新型空间,深深地影响着高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及特征入手,分析当前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立和稳步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研究到实践都取得了重要成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智力支撑。立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整体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整体性要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性视野中观照和提升,从而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建设学科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科学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21,(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指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借助微传播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耳、入脑、入心,夯实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微传播的概念与特征出发,分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大学生群体中微传播的可行性,介绍了成都中医药大学在思想政治教育微传播中的经验,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大学生群体中微传播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4,(2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思想理论研究成果。它包括经典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很多新问题和新情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为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与中国新时代实践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在理论创新上有五层意蕴:提出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丰富了社会主要矛盾学说;对人与自然关系提出了新理念,拓展了"两个和解"理论;赋予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内涵,创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新内容,创新了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在民生问题上提出了新论断,创新丰富了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系统梳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新性理论,对深化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7,(7)
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发展方向是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之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准确把握核心价值观科学内涵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科学引领的有效方式和路径,以便使大学生真正实现内化于心与外化于行的有机统一。认知引领、情感引领、品德引领和实践引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和路径。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新时期青年教育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保证社会主义事业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向前发展,全面实现人的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也为我们做好新时期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20,(8)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青年群体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我国青年群体的发展实际,从推动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在不同场合针对青年发展及青年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逐渐形成了发展中的习近平青年观。作为凝聚和团结新时代青年的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青年观逻辑鲜明、内涵丰富,它不仅具有引领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价值,同时也为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路径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田波 《学理论》2011,(11):256-257
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它以真实、具体、丰富的社会为大课堂,让大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中吸收消化基本理论,培养综合素质。以实践理念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扬时代主旋律的集中体现,也是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客观要求。系统阐述了实践的定义和内涵、当前中国以实践理念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并进一步探讨了在实践中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新对策。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闪耀真理光辉、蕴含人格魅力、体现知行合一,为青年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提供了根本遵循,将该思想有效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