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柴福花 《党课》2010,(18):87-90
《三字经》上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也就是说,孩子的成长和家长的教育密切相关,家长的教育理念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甚至一生。那么,家长都有哪些类型?你又是其中的哪一种呢?  相似文献   

2.
热词     
《廉政瞭望》2011,(22):13-13
“A女D男说” 此说法按财富和地位把人分为A、B、C、D四等。由于男人都爱面子,所以希望老婆不如自己优秀,所以A男选了B女,B男选了C女,C男选了D女,所以就剩了A女和D男。“A女D男说”是对中国婚姻状况的一种解读,多金女和贫困男成为中国婚姻的新难题。  相似文献   

3.
送春联     
(ABC拿红纸上) A:过年了,咱团支部给大家送对联去。 B:这对联都往哪儿送啊? C:没听说团里今天搞文艺汇演吗?咱先把对联送到联欢会上去。 AB:这主意好,走。 D:(从另一侧上)等等,我也去。 A:你干啥去? D:你们送对联贴不贴啊? BC:当然贴啦。 D:用啥贴啊! A:用……呀,忘了带浆糊了。 D:我这儿有。(示浆糊桶) B:还是你想得周到。 C:那你就跟着我们去刷浆糊吧。 D:慢着,这浆糊桶我是带了,谁刷可  相似文献   

4.
敏行 《党建文汇》2011,(10):52-52
一家机构随机调查,在“什么是最重要的”一栏里,整理出主要有五种答案:A.知识比金钱更重要;B.能力比知识更重要;C.权力与关系比能力更重要;D.金钱比权力与关系更重要;E.活着最重要。  相似文献   

5.
一、提高认识,增强创办家长学校的紧迫感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学校办学思想逐步端正,内部管理趋于规范,教师素质提高很快,然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严重困扰着广大教育工作者,制约素质教育的实施:学校给学生减负,有的家长却给孩子加负;学校要求学生全面发展,有的家长却只注重孩子的分数高低;教师教学生独立生活,有的家长却对孩子一切包办代替;教师多方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有的家长却为孩子定调调、画框框,限制孩子的个性健康发展;教师教育学生循循善诱,有的家长教育孩子却态度生硬,导致…  相似文献   

6.
《学习导报》2011,(15):31-31
A君对B君说:“我要离开这个公司。我在这里没有任何发展,我恨这个公司!”B君建议说:“我举双手赞成你报复j!这个破公司一定要给它点颜色看看。不过你现在离开,还不是最好的时机。”A君问:“那什么时机比较好?”B君说:“如果你现在走,公司的损失并不大。你应该趁着在公司的机会,拼命去为自己拉一些客户,成为公司独当一面的人物,然后带着这些客户突然离开公司,公司才会受到重大损失,非常被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媒体上经常报道有孩子请学校周围的商贩老板冒充家长去参加家长会:有的家长请爷爷奶奶或七大姑八大姨等作为家长去参加孩子的家长会:有的领导派自己的下属替自己去参加家长会:还有家长干脆不去参加孩子的家长会。即便是来参加家长会的家长.多半是低着头来学校.参加完家长会后,不与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家长交流,又低着头匆匆地离开学校。  相似文献   

8.
黄奕 《当代党员》2009,(8):56-58
她,退休前是重庆市直机关的一名正厅级干部,但她更引以为傲的身份是一位儿童文学作家的妈妈。每一位英才的背后,都会有一位“好妈妈”。当问及成功妈妈的哲学时,她说,其实很简单,孩子需要包容,需要肯定,当你学会了欣赏孩子,离成功就只有一步之遥。  相似文献   

9.
宋云同志:你好!作为一名公务员,面对身边学风不正的现象,你能借助党刊袒露心迹,说明很有责任心和进取心。“为啥学和学什么”,你的困惑道出了许多党员干部的心声。这是一个比较有意义的讨论话题,我结合自己工作和学习的体会,谈一些意见和建议,供你参考。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笔者参加了福建省委组织部组织的“福建省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政治业务素质状况”的调查活动。本文引用调查资料,就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激励与约束问题浅谈己见。一、激励疲软,约束乏力,是当前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存在的两难问题此次调查包括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的对象分为四类:A卷:国有企业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B卷:国有企业正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C卷:国有企业正副董事长、正副厂长(经理)、监事会主席、三总师;D卷:国有企业的中层干部、职工群众。其中,A卷问道:“影响企业领导人员事业心、责任感的…  相似文献   

11.
哇,好高!     
《廉政瞭望》2012,(11):79-79
待遇不同 太阳很好,鲍勃在自家花园里脱光了晒日光浴,女邻居打电话报警,结果鲍勃被当作暴露狂抓进了局子。过了几天后,鲍勃发现女邻居也一丝不挂地在花园里晒日光浴,便也打电话报警。结果,他被当作偷窥狂再次抓进了局子。 临场发挥今天的近代史课,让我见识到什么是演员的临场发挥。老师在上课前点名,点到A。“没来!”B大喊,“老师,他请假了!”结果,A的舍友C同时也大喊“到!”正在大家尴尬的时候,B回头冲着C大喊:“你不是说请假了嘛?你来怎么不跟我说一声!”  相似文献   

12.
“儿啊,妈临走前托你三件事:一是要把我的遗体捐献给国家的医学事业;二是我走后,你要继续资助东明县那个孩子,政府发给咱的抚恤金也要给那个孩子留着;三是想法找找东明县那边的领导,把孩子的户1:7问题解决了,没户口就没法考大学,孩子这辈子就给耽误了!”  相似文献   

13.
钟志凌 《当代党员》2010,(10):68-69
章立早同志: 你好! 读了你的来信,我颇有感触。从你焦虑的语言中,可以读到一名高校辅导员对工作孜孜以求的责任心,对学生充满温情和关怀的爱心。你在工作中遇到的这些困惑,我非常理解,因为这些问题也是现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何勇海 《学习导报》2014,(12):24-25
"五一"劳动节,一组"中美孩子家务清单对比图",被网友频频转发。对比图中,在中国孩子一直忙着学习、上辅导班、培训班时,美国家长则设计了适合不同阶段孩子的家务活儿:2~3岁帮妈妈把衣服挂上衣架,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6~7岁能在父母的帮助下洗碗盘,能独立打扫自己的房间。7~12岁能做简单的饭,帮忙洗车,吸地擦地,清理洗手间、厕所,会用洗衣机和烘干机……引起热议的无非是中美两国教育理念的差异:多数美国家长认为,孩子不论年龄大小,都是重要的家庭成员,所以告诉孩子他们在家庭中应该负起的责任是很重要的,而承担家务则是最好的方式。当然,中国的大多数家长也认同应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但也有部分家长以“孩子没时间,做不好”等理由,剥夺了孩子做家务的机会,对他们而言,学业才是孩子最重要的事情。  相似文献   

15.
说自嘲     
“眼睛里看着球员A,脑子里想起了球员B,嘴里说着球员C,实际指的是球员D,听众以为是球员E”的韩乔生,最近被崔永元夸了一番:韩乔生为铺天盖地“强暴”他的段子哭过,但哭声被更大的嘲讽所淹没。痛定思痛的老韩学会了“自嘲”,无中生有地杜撰自己诸如球被守门员的后腿挡了一下;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各位观众,中秋节刚过,我给大家拜个晚年的“升级”版……韩乔生的形象在自嘲中“高大”了。  相似文献   

16.
《当代党员》2010,(1):52-53
高峰同志:你好!读了你的来信,我感到你不仅有责任心和事业心,而且组织观念和群众观念都比较强,党组织提出了号召,你努力去与群众交朋友,这种做法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相似文献   

17.
正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对儿女的普遍期待,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出人头地,早早地给孩子规划人生,对孩子施加压力。但事实上,绝大多数孩子长大后都会成为一个平凡的人。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863名家长进行了一项题为"你能接受孩子的平凡吗?"的调查。调查显示,49.2%的受访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以后会成为一个平凡的人,72.6%的受访家长能接受自己孩子以后是个平凡的人。  相似文献   

18.
彭薇 《党课》2012,(6):87-88
坚持十年写教育博客的“番茄妈妈”许铭,成了许多家长学习的榜样,她提倡的“快乐教育法”受到了家长们的广泛认可。作为一名有教育热情的家长,“番茄妈妈”近日又有了“新动作”:今年寒假,许铭为几名,  相似文献   

19.
黄丽同志: 你好!读完你的来信,我觉得你是一位很有责任心的干部。你提出的“开放是什么?”、“谁是开放的主体”、“如何开放”等话题,在基层颇具代表性。虽然你的“开放观”有些片面,但我要感谢你的直言,能够把你的思想和盘端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敢于解放思想、敢于开放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13,(21):115-115
·替你解难· 【求助记录】我是一名孩儿妈妈,最盼望的是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希望孩子不仅有一个强壮的身体,而且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可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孩子的身体状况很好判断,但对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就不好评判了。请“三T公司”的儿童心理专家予以指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