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高职教育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急需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但在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部分高职院校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职业能力的理解、专业设置、"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技能培养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程少良 《政府法制》2014,(15):54-55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面对竞争的日趋激烈,当人们正在为高职院校招生难、学生管理难、将来就业难无奈感叹之际,山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勇立潮头,独辟蹊径,把握教育真谛,实现校企融合,闯出了一条高职教育的崭新之路,为山西乃至全国的高职教育闯出了一片新的天空.  相似文献   

3.
论警察职业认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洋  何睿 《政法学刊》2008,25(5):99-102
在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发展的今天,职业价值认同的差异性矛盾已经成为社会学者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成为职业内部建设的重要话题。警察作为高危职业其价值认同正经历着历史的转型。警察职业认同不仅对从业个体.而且对警察职业以及社会整体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现阶段警察职业价值认同存在危机,应整合心理资源、组织资源和社会资源,增强我国现阶段警察职业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4.
监狱罪犯职业技术教育是提高罪犯改造质量和提高罪犯技能素质的重要手段,但是监狱面临的教育经费困难、办学方式和专业结构设置的不合理制约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监狱职业技术教育,走社会化办学,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将有力促进监狱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检察官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司法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检察官职业风险问题不断凸显,只有从职业保障、职业技能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加强检察官职业风险的预防和排除,才能推动检察官职业化和精英化建设,从而真正促进我国司法改革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6.
论法律职业与法学人才培养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职业的发展与演变,促进了法学教育的形成和发展,而法学教育一开始就担负着促进法律职业的职责,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相互促进。因此,我国在确立法学教育体系时,应理顺与法律职业的关系,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加强对学生的法律职业知识、素养和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相似文献   

7.
浅谈普通高校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职业教育关注和重点投入的一个范畴。本文认为其提出的背景对普通高校的学生来说也是同质,而且学生面临的人才需求市场的发展趋势也是同向的,所以开发该能力对于普通高校的学生来说同样是必要的,并重点讨论了如何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及就业指导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发挥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的活动优势,加强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8.
一个人的职业自我概念水平影响到他对职业的选择和职业行为,进而影响到组织的工作效率.四年的本科教育对于一个人的职业自我概念水平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研究毕业生毕业时的职业自我概念水平,为政府,高校,学生三者改进自己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柴鹏 《证据科学》2015,(2):161-171
通过对法律职业共同体成员的约束和引导,法律职业伦理能够促进共同体成员的自律,有利于提高其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有利于腐败遏制和公正司法,对于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调研显示,法律职业群体,尤其是律师遵守职业伦理状况不容乐观。实践中存在律师乱收费、虚假承诺、虚假宣传,公检法人员办理"人情案"现象等;这些行为对法律职业群体的形象产生影响。通过加强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对法律职业群体进行职业伦理培训、引导等方式加强法律职业伦理的培育,能够促进法律人的职业化和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0.
高职生职业成熟度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使用自编的高职生职业成熟度问卷,对江西、浙江两地的高职生进行调查,探讨了高职生职业成熟度现状。  相似文献   

11.
罪犯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监狱对罪犯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有利于弘扬“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刑罚的深层理性价值,有利于罪犯刑释后谋生的基本职业技能素质的提高,促使其完成从“监狱人”到“社会人”的顺利转变,成为守法公民和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从而最终达到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卢琰 《法制与社会》2014,(2):213-214
本文结合当前高校不同年级学生职业心理发展的需求、专业特点,及常见的就业心理问题,从完善职业心理辅导的内容、实践活动、测评制度、师资队伍等方面入手,提出建立全程化健康职业心理培养模式,提高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郭雷  李岳  胡磊 《法制与社会》2010,(21):239-239
对罪犯进行职业技术教育能有效的减少重新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因此对罪犯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尤为重要。本文通过研究当前监狱的职业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期找出监狱职业技术教育薄弱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全体干警要认清形势,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可采用与高校联合办学的方法,根据监狱的生产需要安排,同时考虑罪犯刑满释放后的不同去向和社会需要,开设各种周期短,投资少,实用性强,见效快的综合职业技能培训班。  相似文献   

14.
通过职业生涯设计进行职业理想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性,是职业院校推进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德育实效的重要途径。职业学校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理想教育和创业教育,要把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职业生涯设计便于职业院校以此为主题开展教育活动,便于将德育渗透于文化课、专业课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5.
试论法律职业伦理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宜 《中国司法》2005,(4):78-81
法律职业伦理教育是内化法律职业伦理理念,提高法律人职业素养的社会活动,是法律教育的重要内容。法律职业伦理教育不仅存在于法律职业的执业活动中,同时延伸至法律职业准入前的阶段及法律职业执业活动结束以后的阶段。其内容包括:法律职业伦理的本质属性和基本原则、法律职业伦理的特点与社会功能、法律职业伦理的基本规范以及法律职业伦理的内化和养成。一、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历史溯源法律职业产生伊始,就有了对法律职业的伦理要求法律职业伦理的教育也就应运而生,但法律职业伦理的学校教育的发展则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古代,对于法律…  相似文献   

16.
郑海军 《法制与社会》2012,(16):229+233
俗话说“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充分的说明了法的威严与庄重,法是和谐社会建立的屏障,也是人们形成良好社会秩序的关键点,对于我国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讲,学好法律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我国现行法学教育模式的缺陷着手,分析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采用实践教学的可行性,并给出了关于法学实践教学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其中许多的矛盾以诉讼方式集中于法院,最直观的反映便是法院的案件受理数量年年递增,法官的办案压力也随之增大.对法科学生进行法官职业思维方式培养,可以让学生尽快适应法律职业的需求,从而提升职业生涯中审判能力、审判技巧.对于缓解社会矛盾、增加司法的公信力及权威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罪犯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狱罪犯职业技术教育与社会发展形势、罪犯的需求以及教育客观规律之间存在不适应性。我们必须立足监狱,着眼未来,推进监狱、社会两个主体办教育,结合社会发展形势、监狱生产项目、罪犯个人选择设置教育内容,大力发展就业导向的职业技术教育。  相似文献   

19.
浅谈我国的法律职业及相应制度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希利  李克杰 《法学论坛》2000,15(1):101-105
法律家是法治的重要保证.考察法律职业的历史,可以看出,当前我国的法律职业存在整体要求不高、入门程序不严格、欠缺流通性、整体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建议国家应对法律职业进行科学具体的分类,规定较好的职业能力要求;建立一元化的国家司法考试制度;从制度上确立法律教育与法律职业的内在联系;改革相关人事制度和法律教育结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监所民警职业倦怠现状的分析,引入积极心理学的职业幸福感,引导监所民警从个体方面培养积极心理,成就主观幸福感,同时也要在外部环境方面营造积极氛围,成就监所民警的社会幸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