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阿计 《人民政坛》2008,(7):28-29
地震可以震塌房屋,但只要信息公开。就不会震塌人心—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对于政府信息的及时公开和高度透明,坊间和舆论赞声如潮,并普遍视其为战胜灾难的重要原因。 相较于以往遭遇灾难时的“掩掩遮遮”,汶川地震时的信息公开令人有冰火两重天之感。而为这一深刻变迁转折奠定制度基础的,正是震灾两周前、即2008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相似文献   

2.
汶川地震灾难给我们带来启示:在灾难面前,信息公开不会使天塌下来。我们无论遇到什么挫折,没有理由不去发挥信息公开机制的积极作用。政府在信息公开方面必须加大力度,保证公开信息的准确性,让民主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从应然走向实然,让公民社会从理想走向现实。  相似文献   

3.
李凌娅 《中国民政》2008,(10):40-41
危机信息发布机制在危机信息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一直以来.中国的危机信息发布存在诸多弊端.公开速度缓慢、程度低、渠道狭窄.相关法制也很不健全。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后,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指导下.政府的危机信息发布有了显著进步.  相似文献   

4.
2008年5月1日,我国一部备受瞩目的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开始实施。这部于去年4月颁布的行政法规,明确规定了公民的知情权和政府的信息公开义务,使我国政府迈向一个信息公开的新时代。5月12日那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也让全国人民体会了这一条例的巨大威力。“这次地震,公众能够得到的信息铺天盖地。在我国,人们以前从未如此真切地看到过一个灾难这么多的场景和细节。”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尹韵公说,  相似文献   

5.
王莹 《民主与法制》2008,(18):50-50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自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后,迄今已有数月。其间既有公开汶川震情这样的信息公开样板,亦不乏申请政府信息公开却屡屡受挫的公民行动。这种喜忧参半的现实图景,自然反映了不同政府部门民主理念、行政良知的差异,但从更深的层面而言,也暴露了信息公开法制的某种“先天不足”,尤其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与《保守国家秘密法》等高位级法律存在的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6.
钟鸣 《中国减灾》2008,(8):31-33
灾难是一面镜子.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是对我国灾害应急救助体系的一次直接考验。当前,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未雨绸缪,以汶川地震为鉴.抓紧做好灾害应急救助体系的完善工作.  相似文献   

7.
郑作广 《当代广西》2008,(14):46-47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中国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顿时山崩地裂,江河呜咽。展示在世人面前:惊动天地的是自然界的巨大灾难,感动天地的却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8.
5月12日14点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8.0级地震灾难降临我国西部大地——汶川。瞬间,汶川大地山川崩塌,江河失色,幢幢高楼被强震摧毁,无数村落被掩埋,数以万计同胞失去生命……  相似文献   

9.
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央和各地权威部门通过报纸、电视、广播、手机短信等各种渠道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震情、灾情,及时、通畅的信息披露,极大地消除了社会的焦虑恐慌,帮助公众保持了镇定。联系到《政府信息公开条例》5月1日正式施行的背景,我们有理由对这部法规寄予厚望。  相似文献   

10.
晓沙 《台声》2008,(6):6-8
截至2008年5月31日12时,根据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授权发布的信息 灾情 伤亡 据民政部报告,截至5月31日,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8977人,遇难367854人受伤,失踪17974人。  相似文献   

11.
格林 《中国减灾》2011,(4X):4-6
<正>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近三年,在第三个"5·12"国家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让我们再次感受当时地震中用爱铸就的生命感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地震。灾难不期而至,我们选择坚强。多难兴邦,华夏民族必将浴火重生;生命至  相似文献   

12.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当时间永远在此定格时,华夏同悲。然而我们相信,尽管地震带来了废墟,但在废墟上长起来的,将是不灭的希望。因为,灾难,只是真正屈服者的灾难:希望,将是不屈者永远的太阳。就让我们一起读着这些感动我们的文字吧,于悲痛中坚毅,于行动中凛然而行……  相似文献   

13.
2008年5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公开条例》)正式施行。《公开条例》甫一实施,就遇上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和尔后举办的北京奥运会。在灾难性突发事件和世界人民关注的体育盛事面前,中国政府和新闻界的科学决策和有效传播展现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14.
韩陆 《北京观察》2010,(7):56-57
<正>今年5月12日是汶川地震两周年,也是中国的第二个"防灾减灾日"。为了避免灾难重演,我们应该对灾难的趋势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附图是根据世界灾难数据库(EM-DAT The International Disaster Database)制作的110年来全球自然灾难和环境灾难的数据统计图  相似文献   

15.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大地的一次颤抖让所有中国人陷入了痛苦和悲伤。突如其来的汶川地震,给全力迎接奥运的中国切开了一个淋漓的伤口。灾难只有几秒,但抗灾精神却是星星之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5月的汶川地震、9月的三聚氰胺事件……均给国家和民众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与灾难,也直接考验着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这其中,“5·12”汶川地震,成为一个标志性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7.
当灾难来临     
地震世人无不闻之惊悸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河北唐山发生7.8级地震短短的23秒却整整毁灭了242419人痛苦的记忆还不曾抹去它却再一次降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虽然还不知道埋了多少人但他却和32年前一样揪住全国人民的心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当灾难来  相似文献   

18.
贲学平 《群众》2008,(6):4-5
2008年5月,是悲痛的5月。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那一刻,汶川等地大地颤抖,山河崩裂,房倒屋塌,家毁人亡。地震使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惨重损失,截至28日12时,已造成68109人遇难,364552人受伤,19851人失踪。地震发生后第7天,5月19日14时28分,国旗半垂,汽笛长鸣,全国各地深切哀悼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5月19日至21日,是全国哀悼日,神州同悲,举国齐哀。  相似文献   

19.
2008年5月12日,一个将被13亿中国人永远铭记的日子。14点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强烈地震……据国务院应急办提供的数字,截至5月18日14时,汶川地震已造成32477人死亡,220109人受伤,20多万人无家可归……直面灾难。我们悲伤、绝望,却不只是悲伤和绝望,更多的是坚强,是奋起,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渡难关的勇气和力量!我们都是汶川人。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在泪光中坚强……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场震惊世界的大灾难。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的8.0级大地震,是新中国历史上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给中国政府出了一道高难度的考题。大灾面前,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政府以其鲜明的人本精神.全面的信息开放、迅疾的救灾速度、有效的监督机制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展现了一个人性.阳光、高效.廉正的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