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条件恶劣以及扶贫资金不足, 扶贫政策连续性不够等因素,制约着极度贫困村的脱贫步伐经过二十多年的扶贫工作,我国成功创造了将极端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 2365万的奇迹,但《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陕西、贵州部分地区调研发现,仍然有一部分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的群众吃饭难、行路难、结婚难,生活极度贫困。像这样特殊贫困地区的贫困村,应当成为国家今后扶贫工作的重心,在继续强化开发式扶贫中,逐步提高贫困农户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2.
在精准扶贫的进程中,贫困农户由于受教育程度低,人力资本存量不足,减贫可行能力欠缺,成为脱贫攻坚亟待解决的难题。"扶贫先扶智",要充分发挥教育扶贫的作用,构建合理有效的成本补偿机制,减少贫困农户教育投资的支出,降低农户教育投资的风险;要提升贫困地区教育质量,补齐教育资源的短板,满足贫困农户高度异质性的教育投资需求,改变贫困文化的影响;要鼓励引导贫困农户增加教育投资,累积人力资本存量,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更多劳动报酬,同时通过教育机制阻断代际贫困传递,提升贫困农户的减贫能力与脱贫质量。  相似文献   

3.
略谈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姚界平贫困地区发展经济、摆脱贫困,一直是党和政府牵心的重点。贫困地区加快经济发展,究竟选择什么样的路子,需要解决哪些问题,这些年来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实践。当前,要继续加快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步伐,笔者认为应该在以下四个方面进一步加...  相似文献   

4.
解决各省级贫困村贫困的根本方法要从外部援助和内部整顿两方面进行,但从扶贫中所发现的问题及结果来看,村级组织的问题已严重影响到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村民自治组织内部的整顿和村民自治制度的完善,以及正确处理“乡政”与“村治”的关系,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经济的贫困只是外在的表现,思想观念的贫困则是内在的根源。如果不首先解决这种内在的思想观念上的贫困,那么,我们的扶贫开发就会事倍功半,长期处于缓慢爬行的落后状态。因此,贫困地区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扶贫取得显著的成效,就必须首先针对“观念贫困”这一实际,坚持扶贫扶志,治穷先治愚的方针实施“观念扶贫”工程。 “观念扶贫”就是联系贫困地区观念贫困的实际,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振奋精神,打开思路,找准出路,为扶贫攻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与沿海和内地发达地区相比,我们最重  相似文献   

6.
贫困地区应当重视发展非国有经济王怀长贫困地区怎样才能尽快摆脱困境,进而赶上发达地区,这里有一个战略选择问题。根据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贫困地区应重视发展非国有经济,力求有所突破,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贫困地区发展非国有经济,首先是由国有...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9,(12)
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和有效方式。湖南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情况整体良好,但是,在教育资源整合与利用中存在教育事业发展水平有差距、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教育资金投入不平衡等问题。湖南要实现精准脱贫的目标,必须通过不断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稳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力度、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等途径,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8.
贫困地区摆脱贫困关键在于改变粗放经营的方式,走产业化发展道路。但是,贫困地区大多处于偏僻山区,信息闭塞,交通不便、技术落后,在推进农业产业化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第一,市场不健全,不完善,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传统的农业局限于单纯的种植业,加工和销售与农民关系不大。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目标之一,就在于让农民占有初级产品加工和销售,以获取其利润。农民要获得利润就必须依靠市场,立足于市场。然而贫困地区市场发育比较缓慢,不够健全。主要表现在:首先商品市场初级化,市场交易设施落后,多为露天市场,规…  相似文献   

9.
小额信贷是指面向穷人的小规模金融服务 ,其出现有深层次的制度原因 ,它是同国家扶贫战略转变相伴生的金融制度安排非均衡的结果 ,是使被排斥在正规金融安排之外的弱势群体获得信贷的金融创新。区域开发式的扶贫战略强调对贫困地区的经济开发来带动脱贫 ,增强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实力 ,然而 ,这种瞄准地区而不是贫困农户的战略使得处于开发项目辐射以外的农户无法受益。这部分在艰苦环境之中生存下来的农户 ,只要有小额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便可为脱贫创造有利条件。 1994年 ,中国政府“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付诸实施 ,不到三年时间中共中央于 …  相似文献   

10.
赵茂林 《理论探讨》2006,(5):100-102
中国西部贫困地区是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反贫困战略的重点和难点地区.针对以往我国反贫困战略的缺陷与不足和中国西部农村贫困的发生机制,要完成反贫困的战略任务必须进行反贫困的制度创新.西部"教育反贫困"战略实施的内容包括"教育反贫困"战略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阶段、重点和难点、措施等一揽子方案.  相似文献   

11.
消除贫困之法律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贫困问题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制度根源。消除贫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在。解决贫困问题不仅需要我国政府和社会付出长期而艰巨的努力,还需要建立并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通过法律手段推动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本文试从法律的角度,剖析中国贫困问题产生的制度根源,以及消除贫困的法律制度构想。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扶贫开发道路形成的时代背景是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发展中国家减贫问题,理论基础是共同富裕思想,现实依据是农村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实际情况;中国共产党扶贫开发道路的内涵是依靠发展解决贫困问题、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扶贫开发、坚持开发式扶贫、区域发展战略促进贫困地区发展、普惠政策与特惠政策相配套、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相衔接、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尊重贫困群众主体地位、争取国际社会对扶贫开发的援助;中国共产党扶贫开发道路取得的显著成效以及它所蕴含的价值导向、发展理念、减贫方略等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中国共产党通过构建减贫交流合作平台同发展中国家共享减贫经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减贫援助等途径对国际减贫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反贫困的角度,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实践,解释其邓小平发展理论的构成,以期为不同地区发展中解决贫困和再贫困问题提供其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精准扶贫中少数地方政府存在造假行为。从博弈论视角分析这些地方政府造假成功的原因,首先是由于中央政府许诺贫困地区脱贫后,原来扶贫政策措施不改变,导致这些地区地方政府造假时能取得当地贫困农户的配合;其次是因为第三方评估机构作为中央政府委托代理人,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出现了逆向选择,接受了地方政府的收买,容忍和接受了地方政府的造假行为。治理建议主要有:从有利于反腐败的角度看,贫困地区脱贫时中央政府应取消这些地区原来的扶贫政策和措施;对贫困户实行权利和机会的扶贫;实行低保和贫困标准"两线"统一,以免给地方政府造假留下制度空间,同时,建立系统全面、分类的救助制度;要采用市场、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对一些贫困地区地方政府和第三方评估机构之间的交易行为进行治理;要加大力度建设透明政府。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9,(10)
教育扶贫对湖南精准脱贫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湖南省教育扶贫的现状主要是:增加对贫困地区的教育经费、完善筹资机制、增加资金、注重职业教育。加强湖南教育扶贫实现精准脱贫的对策主要是: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教师的待遇、使贫困地区的学生从"上得起学"向"上得好学"转变、大力推广贫困农民职业培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重建设。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6.
人口素质对贫困地区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素质低是长期以来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它给贫困地区农村实用新技术推广、产业结构调整、经营管理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应通过搞好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农村技术培训等方式努力提高人口素质,使贫困地区早日实现脱贫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论述,针对最近资本市场能否用于脱贫攻坚的激烈争论,进行理论分析与反思。资本市场用于脱贫是基于国家战略层面的选择,但是目前资本市场在与贫困地区衔接和贫困地区人才支持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如果解决不好这些问题,既不利于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也无法实现"脱真贫、真脱贫"的战略目标。基于资本市场助力扶贫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治理建议,以期实现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和根除贫困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8.
莫子刚 《理论视野》2007,(12):51-52
解决妨碍农村贫困地区发展的问题,事关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落实,意义重大。为了促使农村贫困地区迅速发展,必须深化改革,激活村级党政组织的中心作用,发展文教事业、培养新型农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9,(12)
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再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是一条主线。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解决深度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贫困问题是重点,在顶层设计逐渐完善的情况下,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是重中之重。政策宣传、乡风文明建设、技能教育培训、制度保障对于激发内生动力尤为重要。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助力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对贫困地区学龄儿童失学原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问题己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正在通过各种方式使这些儿童返回学校。本文基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国家科委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于1993年7月对114个贫困县的基础教育状况和997个贫困农村家庭的子女就学状况的两项调查所提供的数据,试图对贫困地区学龄儿童失学原因进行详细分析,以利于有关部门采取更为有效的手段帮助失学儿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