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涉税案件是一种特殊的经济犯罪案件,其犯罪手段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且呈“隐形化”、“多样化”、“智能化”。因此,在打击查处涉税案件时,公安机关要认真分析涉税案件的特点,正确把握偷税案件的几个环节,加强改进税法宣传模式,治理纳税环境,确保税收秩序的稳定。  相似文献   

2.
公安机关打击涉税犯罪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涉税犯罪猖獗 ,国家税款流失严重 ,而公安机关在打击涉税犯罪中又遇到办案机制不健全 ,地方和部门保护利益严重 ,税收征管制度不健全 ,以刑代罚等问题 ,因此 ,从源头上寻找原因 ,提出对策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对此作了一些粗浅探讨 ,期望对打击和防范涉税犯罪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涉税犯罪侦查中的税警协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公安机关与税务机关的协作,是当前涉税犯罪侦查中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打击涉税犯罪工作中,税务机关与公安机关应优势互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协作,以形成打击涉税犯罪的合力。  相似文献   

4.
加强公安机关与税务机关的协作,是当前涉税犯罪侦查中急待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打击涉税犯罪工作中,税务机关与公安机关应优势互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协作,以形成打击涉税犯罪的合力。  相似文献   

5.
略论在涉税犯罪侦查中的税警协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强公安机关与税务机关的协作,是当前涉税犯罪侦查中急待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打击涉税犯罪工作中,税务机关与公安机关应优势互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协作,以形成打击涉税犯罪的合力。  相似文献   

6.
当前,涉税违法犯罪类型相对集中,犯罪手段的隐蔽性、智能性增强,其集团化、专业化、复合化趋势使侦查工作的认定、取证、抓捕难度进一步增大,涉税犯罪的现实特点和发展趋势对公安机关和税务机关的密切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两部门的协作成效决定了能否有效打击、预防涉税犯罪,而高效、规范的协作机制是良好协作成效的制度保障。但从近年来警税协作的整体情况看,在协作范围、方式、深度及效果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没有建立适应当前打击涉税犯罪需要的联动预警、防控机制。必须立足现实,以建立执法协作长效机制为目标,发挥信息共享对提高协作效能的核心作用,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协作机制,立足于联合执法的实质性突破,切实形成打击、预防涉税犯罪的合力。  相似文献   

7.
当前,涉税犯罪侦查工作中存在初查工作未受到应有重视;证据意识不强,获取的证据达不到批捕、起诉以及审判的要求;运用谋略不够,攻坚能力不强;侦办案件类型单一;法律依据不足;与税务机关协调配合不够;片面强调追缴款项、忽视对嫌疑人的打击处理等问题,影响了对此类犯罪的打击力度.为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提高涉税犯罪侦查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8.
涉税犯罪侦查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理论界对涉税犯罪形势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公安机关与税务机关在打击涉税犯罪方面的协作途径问题,提出了办理涉税犯罪案件中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程序衔接的对策,对建立我国税务警察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当前涉税犯罪侦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涉税犯罪案件的宏观原因和微观原因;治理涉税犯罪案件的对策:要改革税制,完善税收征管制度;要加强法制宣传,努力提高全社会的税收意识;要不断提高税务工作人员的素质;要加大对涉税犯罪打击力度,形成打击合力。  相似文献   

10.
当前涉税犯罪特点主要是偷税案件面广量大、手法多样,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突出、损失严重,团伙勾结、异地作案居多。导致涉税犯罪增多的原因主要是:税收征管政策不完善,缺乏稳固的工作机制,办案经费严重短缺以及法律规定不明确而难以认定犯罪。因此,预防、打击涉税犯罪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要建立切实可行的工作机制;二要制定、完善案件移送制度;三要协同作战形成打击合力;四要加大投入保障侦查工作的进行;五要强化基础提高公安税侦人员的素质。  相似文献   

11.
经济犯罪现场勘查包括现场访问、现场勘验、现场分析,经济犯罪案件现场与普通刑事案件现场内容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现场勘查的重点也有所不同.经济犯罪案件现场勘验对经济犯罪案件侦查具有重要意义,但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经济犯罪案件现场勘查的目标是通过现场访问和现场勘查,尽可能穷尽经济犯罪留下的各种空间信息,通过合乎逻辑的现场分析,重建经济犯罪现场,以便及时、准确地侦破经济犯罪案件.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中国的税收犯罪现象严重,表现为犯罪率上升、偷税现象严重、发票犯罪危害大等几个领域.究其原因,既因纳税意识薄弱,也由于税收制度、征管方式和执法力度等方面存在的漏洞.针对这种状况,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和宣传,完善税收体系,健全征管方式,也需要加强对税收犯罪的打击.  相似文献   

13.
两法修订前后云南省危害税收征管犯罪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收是国家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是为国聚财的主要渠道。作为调节收入分配和宏观调控经济的主要杠杆 ,税收又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刑法和刑诉法的修订 ,危害税收征管犯罪从 1997年 10月起 ,由检察机关的自侦案件中划出 ,改归公安机关侦查管辖。调查两法修订前后云南省危害税收征管犯罪情况 ,预测其发展趋势 ,提出加大对其打击力度的建议 ,对于今后危害税收征管犯罪的侦查工作 ,应该是有所裨益的。  相似文献   

14.
WTO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产物。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的刑事立法特别是税收犯罪规范 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中国加入WTO,对税收犯罪规范的完善无疑是一种机遇。它对于促进我 国刑事政策理念的更新、税收犯罪立法的完善、税收法制的透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税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增值税专用发票将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由于其具有抵扣税款的特殊功能,因此,犯罪分子往往利用这一点进行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为主要犯罪形式的各种犯罪活动。针对这种现状,各级司法机关除应严厉打击此类犯罪外,还应从分析成因入手,寻找相应的对策,以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6.
渎职罪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刑法典专章规定了渎职罪,但是我国刑法典对于渎职罪的规定有一些不甚明了的地方,加之近年来渎职犯罪案件出现了一些新动向,为了能更好地遏制渎职犯罪,理论界一直在对渎职犯罪进行研究。然而,渎职罪中却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些共性问题,如:渎职罪的主体认定问题、渎职罪中的一罪数罪问题、渎职罪的法定刑问题及徇私舞弊中的"前案"认定问题。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司法实务界相关活动的展开,为使司法实务界能顺利进行反渎工作,本文拟对这些共性问题进行探讨,期望通过讨论能使相关问题得以解决,进而对司法实务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涉税犯罪不仅危害一国财政税收安全,而且极大地破坏社会经济运行秩序,受到世界各国税务执法机关的高度重视。因司法制度的差异,世界各国在打击涉税刑事犯罪上有着各自的模式,并普遍设置税务警察职能机构。通过我国与各国税务警察制度相比较,对我国涉税案件查处机制以及是否需设税务警察作经济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入世后,诈骗型经济犯罪、营利型经济犯罪、占有型经济犯罪将更加突出,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网上经济犯罪将更加普遍,在我国境内进行经济犯罪的外国人将越来越多。但目前经侦队伍中存在着不熟悉世贸规则、刑事法律、经济业务、计算机技术和外国语言等与经济犯罪发展趋势不相适应的问题。因此,应当加强在职经侦民警的岗位培训,鼓励其自学成才、实践成才,同时办好高校经侦专业,从而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经侦斗争需要的经侦人才。  相似文献   

19.
中国加入WTO后,经济领域的犯罪如信用卡犯罪、制贩假币犯罪、证券类犯罪、信用证犯罪,以及企业管理、知识产权、涉外性涉税领域等方面的犯罪将会急剧上升。必须尽早采取防范对策,才能有效遇制此类案件的大量发生。  相似文献   

20.
犯罪主体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之一,经济犯罪的犯罪主体同其他刑事犯罪相比较,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公安机关经侦部门在实践办案中,认定主体事实是贯穿着整个侦查活动的关键,对于犯罪主体的查证尤为重要。针对经济犯罪主体具有专业性、职务关联性、狡诈隐蔽性、内外勾结性、集团协作化等特点,研究不同的侦查方法及技巧,从而提高经侦办案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