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2 毫秒
1.
我国频繁发生的血铅超标事件是典型的突发环境事件,它极大地危害了公民的身体健康,引发了公众恐慌,威胁了社会稳定。血铅超标事件拷问和检验了现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我国以《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为代表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为系列血铅超标事件的应急管理提供了基本依据。但我国现行机制秉持的是整体主义思路,保障公民健康的价值标准缺位,法律依据上存在疏漏,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存在缺陷。由此,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需要进行价值转向和制度重构,适当引入个体主义思路,以保障公民身体健康为首要价值,通过完善和制定环境标准体系来补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的法律依据,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2.
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应急法制体系受到了外部综合应急管理体系和内部应急法律制度体系的结构约束。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撬动应急法制体系"结构—功能"变化的一种变量,对应急法制体系中"应急预案""监测预警"和"灾后评估"这三项关键性结构要素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在正功能上虽然提升了应急管理的能力和效率,但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应急权责结构不稳定、监测预警与应急响应不协同的潜功能和反功能。为了避免人工智能时代应急法制体系反功能的产生,有必要对其内外部结构进行优化:一是确立"法制先行"的"一案三制"关系,收缩应急预案创设机构和职能的具体权力,建立以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为核心的应急预案编制模式;二是对监测预警制度与应急响应制度之间的"对应性架构"进行衔接和统合。  相似文献   

3.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指示要求,强化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需要从我国乃至全球在COVID-19疫情防控实践中汲取经验教训,推动法律修订与预案调整的并行实施。立法中应当以包裹立法的方式推动有关法律的系统性修订,地方立法也应紧跟国家立法进行动态调整;同时,通过程序性规则保证应急预案体系的并行调整和定期优化。  相似文献   

4.
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司法应急机制,是合法有效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司法保障,是实现应急机制体系化以及解决司法资源分布不均衡等问题的客观需要。当代中国不断完善的行政应急机制为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司法应急机制奠定了规范和实践基础,人们不断提升的关注度是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司法应急机制主观条件,国外相关立法和实践为建立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司法应急机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为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司法应急机制,应确立应急管辖制度和应急法官及技术陪审员制度,设立突发环境事件速决程序及司法应急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5.
现代法治政府应急管理是在应急法制的框架内进行的,应急管理必须有法律依据,依法实施应急措施。将政府应急管理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是世界各国建立政府应急管理机制普遍遵循的一项原则。法治原则要求形成一套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法律制度。《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出台为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实行法治确立了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6.
预警是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的首要环节,其功能在于有效预防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或遏制事件的发展。突发环境事件预警法律制度有效运行的关键在于:其一,预警信息的发布主体应实行"谁监测,谁预警"的基本原则,以实现监测制度与预警制度的有效对接;其二,构建全面的突发环境事件预警标准体系,完善预警标准的制定程序及其动态调整机制。其三,从行政应急强制和行政应急指导两方面,构建具有针对性的突发环境事件预警后应急措施;其四,积极探索PPP模式在环境预警监测领域的适用,开展区域试点,加快推进环境预警监测社会化进程。将公众纳入会商机制当中,减少应急管理过程中"权力——权利"之间的摩擦。  相似文献   

7.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是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参与单位、人员、设备等调配行动的步骤和纲领。文章围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核心内容,借鉴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成功经验,从事件管理、部门职责、物资储备、行政强制措施实施和资料收集管理利用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期为今后编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生态安全与突发生态公共事件应急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生态安全的定义和特点,提出要将生态安全提高到区域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高度来认识,要研究应对国土资源安全、水安全、环境与健康安全、物种安全对我国生态安全的严峻挑战的战略和策略,提出了建立中国特色的生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体系的构想,包括预防、预测、预警、预案,体制、机制和法制。  相似文献   

9.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不只是简单的人民健康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系统的社会问题,考验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公共危机应急处置能力。公安机关是应急处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职能部门,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社会普遍认可,但依然存在着应急处置权责边界模糊、职能无限放大;应急处置风险意识不强、预案不完善;应急处置准备不足、技能不专业等问题。公安机关要提升应急处置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能力,必须健全公安应急法律制度,明确公安机关应急处置的权责范围;提升危机意识,建立完备的应急工作预案;做好应急处置勤务保障,提高应急处置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自2003年抗击SARS后,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法制体系建设得以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已呈现出多层次性和多类别性。但检视2019年12月底以来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的决策反应、领导机制和措施实施,仍集中暴露出决策程序繁琐和时间耗费、领导主体混乱、基层防治法治化不足等问题。基于此,需要有针对性地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法制体系中进一步完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防控机制,理顺应急领导体制,并健全基层应急组织的动员制度。  相似文献   

11.
从公共政策的视角看,应急预案体系的功能发挥不仅取决于单项预案的功能发挥,也取决于单项预案之间的合作,还取决于应急预案体系与应急体制、机制和法制之间的契合,甚至受制于社会认知和治理机构,以此可以建构中国应急预案体系的公共政策分析框架.在这一框架之下,以交通应急预案体系在2008年“南方雪灾”中的实际应用为案例的经验观察显示,中国应急预案体系在公共政策层面的制度缺失是一个共性问题,因此,中国应急预案体系的优化不仅需要从技术层面解决,还需要从公共政策层面解决,亟待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管理制度,重整应急预案体系的隶属关系,建立和完善危险与应急资源数据库,加快相关应急体制、机制与法制的配套建设,提升应急预案综合演练实效,改善公众认知,优化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2.
法治是正常法治与非常法治之和.中路的非常法治必须是一个以宪法所规定的路家紧急权力制度为根本、以法律为骨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军事法规、国务院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军事规章、国际法洲源和规范性非法律文件为基础的完整而统一的开放式法治体系.应将宪法与宪法性法律对国家紧急权力的规定模式由间接规定发展成直接规定;应加快国家紧急权力的实在法建构,注意非常法治中基本法和相关法的整体推进和制度衔接;应依法确立非常法治中立法权和执行权的界限,建立对非常法治的宪法监督和违宪审查制度;应对我国已经加入和批准的国际公约中关于不得克减的权利内容等予以确认;应分别制定《突发公共事件处置法》与《紧急状态法》,以解决各种应急预案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突发公共事件增多,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研究成为迫切的现实问题。本文以大连市为个案,提出了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几点对策:通过设立应急管理中心来完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健全重大活动应急预案体系;构筑包括大连市、鞍山市、营口市和丹东市在内的应急互助圈;以大连市西岗区为例,将网格化与大连市应急管理相结合;根据大连市的实际情况,完善应急管理社会动员机制。以期对辽宁其他地区和城市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带来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现代法治发达国家处置环境突发公共事件的经验表明,国家预防和处理环境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实效与环境应急机制的法制化及科学化程度密切相关."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暴露出我国水污染应急机制的诸多弊端,但这些弊端经过合理的制度设计是可以避免的,建议修订《环境保护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的相关规定,在我国尽快建立并完善以重点流域为单元的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理制度.  相似文献   

15.
由于高校人员密集,活动集中,学生缺乏相关防范知识等原因,学校存在着发生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诱因。因此,高校应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的建设,建立应急机构和应急队伍,完善相关制度和应急预案,重点加强食品安全的管理和传染病的预防,适当储备应急设备、药品,开展广泛的卫生知识宣传,强化师生防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忧患意识,以提高高校处理常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天津德普“回扣门”事件暴露出我国对商业贿赂罪的立法存在着缺陷和不足,主要体现在对商业贿赂的法律规定过于简约和原则,没有形成一个结构合理、衔接得当的反商业贿赂法律体系,且立法较为滞后、轻缓和混乱。为此,我国应当尽快制定统一的《反商业贿赂法》,构建新的商业贿赂罪名体系,填补公司、企业中非国家工作人员间接受贿的立法空白。  相似文献   

17.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大考,也是对我国社会公共卫生体系"免疫力"的检验。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在全面防控过程中,凸显出缺乏法治思维、应急法律体系不协调、应急处置机制不健全三大方面的法治化不足问题。鉴于此,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需要树立和运用法治思维、推动应急法律体系完善、完善应急处置具体机制,构建社会公共卫生事件的法治化应对框架。只有从思维到法律构架再到具体机制全面覆盖,才能依法、有序、有效防控疫情,推动突发公共卫生应对的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俯瞰我国省级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各省都编制了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这些总体应急预案的框架内容基本尚可,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初,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受了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各级政府相继启动应急预案,并保证应急预案的成功实施,为取得抗灾救险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政府应急预案在这场灾害面前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应有针对性地编制预案,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和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完善应急预案启动机制和管理模式、落实物质保障、协调应急预案的实施,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我国城市在迅速发展的同时,遭受各种灾害威胁的形势也越来越严峻。2006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9类专项应急预案,为城市的应急管理构建了科学的框架,但是由于我国应急管理的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城市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仍面临许多问题与挑战。当前观念转变、职能整合、部门协调、扩大社会参与是提高我国城市应急管理能力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