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我刚刚进入徐水县立第一高小,1937全班嚎啕大哭年“七·七事变”进入全面抗战,那时正值我从保定师范初中毕业,前后共计6年,在此期间,由于蒋介石所领导的国民政府执行所谓“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战略,致使日本军国主义者得寸进尺,占领我国东三省还不知足,又不断蚕食我华北。这篇短文就是描述在这6年中我所经历的一些琐事,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一些人的心态,这些事,对青年学子来说,也可培育爱国报国之情。1931年秋,我刚刚入学不久,传来“九·一八事变”的噩耗,深感日本占领沈阳后就会占领全东北,入侵关内,我们就要做亡国…  相似文献   

2.
1937年发生的“七·七”事变,在我国历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它揭开了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的壮丽一页。今年的7月7日,四川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四川省暨成都市青年联合会共同举行了一次座谈会,追溯历史,以纪念“七·七”事变58周年暨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  相似文献   

3.
1937年“七·七”事变后,10月绥蒙地区沦陷。日本侵略者对沦陷区实行殖民统治,镇压抗日斗争,对蒙汉各族军民的法西斯暴行罄竹难书。  相似文献   

4.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我刚刚进入徐水县立第一高小,1937年"七·七事变"进入全面抗战,那时正值我从保定师范初中毕业,前后共计6年,在此期间,由于蒋介石所领导的国民政府执行所谓"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战略,致使日本军国主义者得寸进尺,占领我国东三省还不知足,又不断蚕食我华北.这篇短文就是描述在这6年中我所经历的一些琐事,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一些人的心态,这些事,对青年学子来说,也可培育爱国报国之情.  相似文献   

5.
抗战初期我党战地服务二、三事文/@@喻松“七·七”芦沟桥事变和“八·一三”上海抗战爆发,我党绝大多数成员,一方面热烈欢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一方面响应组织呼唤,奋起奔赴战地为祖国效力,为大众服务。当时,江西已成为抗战前线,南昌市有些机关、学校...  相似文献   

6.
张根生 《黄埔》2008,(2):35-35
“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了东北三省,烧杀奸淫,无恶不作,激起全国人民愤慨,抗日的呼声异常高涨。当时我正在陕西省立西安二中上学,于1936年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本鬼子长驱直入,侵占华北,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全国青年纷纷参军,奔赴抗日前线。我于1938年元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后,  相似文献   

7.
张照寰 《黄埔》2010,(6):32-33
中国最早的装甲兵部队是粤军割据时期建立的,他们从英国购来6辆6吨重的水陆战车组成了战车队。1933年,蒋介石在江西围剿红军时,又从国外买来几辆轻装甲车。"七·七"事变以前,国民党辎重学校教育长徐庭瑶受命在南京搞装甲兵试验,把蒋介石的装甲车队和粤军的战车队并在一起成立了一个装甲队。  相似文献   

8.
江承藩 《黄埔》2007,(6):35-36
1937年,我刚18岁,正就读于武汉私立外国语学校。当时,日本侵略者制造“七·七”事变后,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祖国的大好河山,所到之处,无不实施野蛮的烧杀奸掳,制造了无数惨绝人寰的暴行。  相似文献   

9.
“七君子事件”是怎么回事冬云“七君子事件”是抗日战争中蒋介石制造的一起爱国有罪的冤狱事件。因为被迫害入狱的是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李公朴、沙千里、史良、王选时七位著名爱国人士,故称“七君子事件”。1931年“9·18"$变后,民族危机日趋严重,中国...  相似文献   

10.
挽“一·二八”抗日阵亡将士联礼文“—·二八”事变是我国抗日战争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日本帝国主义者自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后,又于1932年1月28日深夜突然袭击驻扎在上海闸北的十九路军。出于爱国和民族自卫的热忱,十九路军在总指挥蒋光、军长蔡延...  相似文献   

11.
七七工作团在桐柏桐柏县委统战部提起七七工作团,老辈的桐柏人仍然记忆犹新,这是一支抗日战争时期诞生于桐柏老区的红色劲旅。“七·七事变”后,在芦沟桥打响全国抗战第一枪的国民党第二十九军第三十九师扩编为军级建制,为纪念七七抗战,定名为七十七军。这是一支正义...  相似文献   

12.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王治田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我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我是东北人,现已75岁了,对“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人民沦为亡国奴的历史,是记忆犹新的。全国的抗日战争,始于“七·七事变”的1937年,而早在1931年秋,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灭...  相似文献   

13.
许寿裳先生是鲁迅先生的挚友,也是研究鲁迅思想、作品。生平的第一人O先生是一位集文学、历史、教育于一身的学者,又是早年参加中山先生同盟会的一位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者。当“七·七”事变发生后,先生在国难当头之际,与国家共患难,由西安、武汉而人I;D,在抗日战线  相似文献   

14.
七年前,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了光辉的《七·二一指示》。在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学习运动中,我们重温毛主席的光辉指示,结合回顾我们三年来的办学实践,深深感到毛主席的《七·二一指示》,是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反修防修的根本措施。坚决贯《七·二一指示》,对于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缩小三大差别,铲除滋生资产阶级的土壤,对于把无产阶级教育革命进行到底,实现“劳动人民要知识化,知识分子要劳动化”,对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在科学技术上尽快地赶超世界先进水平,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原中国农工民主党天津市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方召诚(1907—1990)是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人 ,他的一生与周恩来结下了不解之缘。1936年 ,方召诚29岁 ,在国民党政府兵工署供职。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同年12月 ,南京陷落 ,兵工署迁到汉口西小路52号 ,和八路军办事处正是近邻 ,这就为方召诚与周恩来的交往提供了地缘上的便利条件。方召诚在兵工暑从事防毒用具的检验与发放工作 ,他发现防毒用具的发放存在着不公平现象 ,发给国民党部队特别是嫡系部队的 ,都是好的 ,而发给八路军的却都是差的。再…  相似文献   

16.
1937年7月7日夜,在卢沟桥附近演习的日军借口一名士兵走失,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中国守军拒绝后,日军发起进攻,炮击宛平城,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亦称“卢沟桥事变”,它是中日全面战争的起点,中华民族被推向战争的苦难深渊,从此走上争取祖国独立,争取民族解放的抗战之路。卢沟桥,横跨北京西郊的永定河,地处要冲,在军事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兵家历来必争之地,具有战略意义。桥东宛平城是为军事而设,因而与一般县城不同,城内无街巷市场,仅有东西两个城门,城墙上遍列敌楼、兵房,易守难攻。卢沟桥地区还是平汉、平绥、平津三条铁路线的汇…  相似文献   

17.
丁晨滨 《黄埔》2009,(3):33-33
“七·七”事变后,全国热血男儿纷纷投军参战,那时我正读高中三年级,由蒙藏委员会保送,考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第十六期学生队。毕业后留校担任助教区队长,后来奉命调到山西省吉县克难坡,在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长官阎锡山)第十九军王靖国军长部属七十师补充二团三营九连任连长。  相似文献   

18.
陈宏之  黄敬聪 《前沿》2013,(16):160-161
牛田洋“七·二八”风灾事件,既是天灾,又是人祸,有其发生的必然性。这种必然源自于该事件的特殊性。既包括牛田洋的政治地位、斗争的形式、抗灾的过程、抗灾的时间以及时代的背景等。反思过去,找出原因,我们应该吸取教训,让牛田洋“七·二八”的悲剧不再重演。  相似文献   

19.
1937年“七·七事变”前,日本已侵占了中国的台湾省、东北三省、热河省、察哈尔省大部和冀东地区。从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到1945年8月无条件投降,在八年中,它侵占了半个中国(参见《日军历年侵占中国领土略图》)。一、1937年7月到1938年10月,日本侵略者气焰嚣张,大举进犯,是其战略进攻阶段。在16个月中,攻占了一大批县城、九个省会和北平、天津、上海、武汉、广州等大城市,直到首都南京。日军铁蹄踏遍了平汉、津浦、平绥铁路沿线和长江下游沿岸及珠江三角洲地区,控制了华北、华中、华东广大富庶地区。其侵略魔爪向西已深入到绥远…  相似文献   

20.
陈曦  古尧 《中国残疾人》2009,(12):38-41
中国第七届残疾人艺术汇演颁奖晚会在北京举行 11月13日晚,一场唯美的艺术盛会在中国剧院里开幕,通过全国选拔出的特殊艺术精品荟萃于“迎世博·第七届残疾人艺术汇演”中,晚会以“生命·阳光”为主题,分为生命、阳光和祖国三个篇章。生命篇讴歌生命的顽强与尊严,阳光篇礼赞阳光的温暖与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