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WTO多边投资协定议题与中国的基本策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崇利 《法律科学》2004,22(4):119-127
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之后 ,在经济全球化的驱动下 ,制订新一代国际投资法典的动议再次被提上国际经济立法的议事日程。对中国有无必要推动多边投资协定谈判问题的分析 ,应以维护本国经济利益为归依 ,并采取务实的手段。目前 ,就引入该谈判议题本身 ,中国并无明显的经济利益。然而 ,在WTO“一揽子协议”方式下 ,为了使南北双方能从整体上求得“双赢”的结局 ,如采取“议题交易”的安排 ,中国不无接受多边投资协定议题的可能性 ,但仍得以日后谈判采取“渐成式”的“自下而上”模式为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
李昊 《中国公证》2012,(6):31-33
“用工荒”一词最早出现在2004年的各类新闻报道中,直到如今,该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近年众多国外研究机构、学者、政要纷纷预言中国人口红利将要消失.对未来经济将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国内学术界也出现了一场关于中国人口红利期和刘易斯拐点是否已经到来的大讨论。  相似文献   

3.
经过一年多的治理整顿,我省经济建设开始走上平稳发展的轨道。但是,前些年经济“过热”的困难尚未彻底解决,治理整顿中又出现一些新问题,社会政治经济在平稳发展中仍存在不稳定因素。因此,在治理整顿中,审判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相似文献   

4.
经济     
中国经济调控效果好 5月19日,中国给过热经济降温的措施已开始产生效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在北京国际金融论坛上表示,2004年以来,中国在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矛  相似文献   

5.
浅析我国税制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近几年保持高速发展,GDP增长近10%。过快的增长也带来一些问题,如投资过热,房价攀升等。在赋税方面税制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如两税合并问题,直接税流转税等问题。本文拟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今年春节过后,中国南方的劳动力市场出现“用工荒”现象,而在建筑业、医护行业、IT产业等领域,北欧的瑞典预计未来也将出现人才短缺问题。瑞典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其对策是否对中国有可借鉴之处?两国今后在劳务合作方面是否有发展潜力?瑞典劳动部国务秘书艾娃·松内戈德和瑞典驻华使馆首位负责劳工市场事务的参赞欧阳博,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知识产权理论体系”是在知识产权问题上对“中国发展道路”的理论概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理论“体系”的构建将为国家知识产权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指导,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具体学科的理论支持,为其他与我国相类似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理论示范.从“是否有必要”、“是否有能力”以及“如何构建”的经验性思考和总体框架等五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种畸形的经济关系。消失了40多年的民间高利贷“死灰复燃”。曾被喻为“阎王债”、“驴打滚”的民间高利贷,能否躲过中国社会看不见、摸不着的巨大经济磁场而茁壮成长呢? 现今的“黄世仁”和“杨白劳”关系到底怎样?“杨白劳”是否“喝卤水”?“喜儿”是否“抵债入黄家”?请看——  相似文献   

9.
适格投资是界定国际投资协定适用范围和仲裁庭属事管辖权的重要依据。东道国数据规制措施是否受国际投资协定约束,取决于该措施是否与适格投资有关,共涉及五种场景。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有两个:一是数据是否构成适格投资。目前,数据在“投资”定义列举项中的归属,以及是否符合适格投资空间要件、合法性要件和程序性要件,尚存在不确定性。二是东道国境外数据处理活动中的资产是否满足适格投资的空间要件。作为数字经济大国,我国应对数字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繁荣给予保护和支持,同时也须维护必要范围内对数字经济的规制权,避免我国承担过度义务。此外,我国应坚守国际投资协定与国际贸易协定适用于数据规制措施的边界,以防止我国在两种类型协定项下义务的错配。基于此,我国应从五个方面对投资协定适格投资条款进行完善,并在未来可能面临的相关国际投资仲裁案件中积极提出管辖权异议。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影响汽车零部件进口措施案”的核心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10月,WTO正式成立专家组,审理欧美等诉中国影响汽车零部件进口措施案。本案中核心且争议较大的问题是中国有关措施是否违反GATT第2条关税约束和TRIMs协定。中国可主张全散件与整车构成“相同产品”从而不违反关税约束;论证中国有关措施系防止规避关税的管理措施而非TRIMs协定意义上的“投资措施”,从而避开陷入TRIMs协定的不利处境。对相关措施中其他有争议部分,可利用WTO争端解决机构(DSB)予以澄清;对于有关措施中明显不利部分,可利用DSB的“既往不咎、展望未来”的特点,待DSB裁决执行期届满时再采取修改措施。  相似文献   

11.
经济     
中国经济处在“重要的关口” 温家宝在3月14日举行的年度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中国的经济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关口”。他指出,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威胁包括过度投资、通货膨胀,以及由于快速经济增长而导致的能源短缺等。他警告说: “中国经济的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 博鳌论坛:亚洲寻找共赢 博鳌亚洲论坛议题设计机构——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21日称,2004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主题  相似文献   

12.
赵德亮 《检察风云》2014,(23):48-50
“您好,最近黄金价格走低,正是投资保值的好机会……”,您是否接到这样听似千篇一律的推销电话?可能你会警惕地摇摇头,但听到“杠杆系数是1:100,回报绝对高额……”云云,暴利的诱惑是否开始迅速催化投资心理的需求?近年来,我国黄金期货市场方兴未艾,催生了日益壮大的“炒金大军”,随之出现大量所谓“黄金期货”公司。这些公司是干什么的?合不合法?投资者是否应该相信呢?  相似文献   

13.
时事评点     
《法人》2007,(5)
中国经济呈现“政治周期”中国还处于政府主导的基本机制,因此不可避免产生政治周期,这些周期基本是同党政换届相对应的。一些新任的党政官员只考虑政绩需求,不考虑市场需求。为追求政绩,形成GDP和固定投资高速增长的虚热现象,这并不是市场经济运行真的过热了,而是政府经济热了,并且政府经济越热,市场经济还可能越冷。  相似文献   

14.
中国家庭功能转型与离婚立法改革何玲在我们研究中国家庭功能转型的特点及所出现的问题的时候,须着眼于中国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文化的特点和时代脉博。从社会转型的目标看,家庭面临着由传统向现代的大跨越。家庭功能应当逐步的由“生育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向“文...  相似文献   

15.
张馨月 《法制与社会》2013,(35):295-296
劳务派遣作为中国现阶段一种特色的劳动关系形式,一方面解决了大量企业的用工问题,另一方面使部分劳动者出现了“编制工”、“合同工”之外,“派遣工”的新身份。然而这种便捷的用工形式是否充分保障了劳动者的权益,用人单位和用工单位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都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张西流 《检察风云》2014,(23):34-34
“双十一”预售疯狂,问题也出现了--到底“双十一”预售商品是否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购买这些商品是否就意味着被“套牢”?记者与一些卖家沟通后发现,卖家通常不会同意退货,但部分卖家在换货问题上尚有商量余地。对此,天猫回应称,预售模式“以销定产”,有别于传统的库存销售模式。  相似文献   

17.
《法人》2007,(Z1)
对于那些在过去几个月刚刚开设股票交易账户的数百万中国人而言,一个相当紧迫的问题是:中国股市是否已经步入新一轮萧条期,抑或只为了进一步上涨而进行必要的“回调”?中国的大批新股民正在参加一个速成学习班,学习市场辞海中的两个最重要词汇:“泡沫”和“回调”。与现代中国的很多事情一样,中国的股市发展极快。在本世纪之初的几年里,虽然中国经济取得迅猛增长,股市却陷入了长期萧条。从2001年到  相似文献   

18.
阳璐 《法制与社会》2011,(18):104-105
“裸购”作为新兴的法律现象,自出现之日起就相应出现了法律上的问题和难题。“裸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对裸购者权利侵害的问题。难题则是对“裸购”的定性问题。本文认为“裸购”合同的性质既可以属于买卖合同,也可以属于赠与合同,主要看是否支付对价。  相似文献   

19.
国外在华投资与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的对外经济合作中,外商投资就其影响面而言,具有重要的地位。从1979年中国制定并颁布第一部利用外商投资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以来,中国利用外商投资已经25年。25年来,外商投资从少到多、项目从小到大,对中国国民经济的影响愈来愈大。世界银行在1997年中国国家经济报告——《崛起的中国》一书中写道:“贸易、外国直接投资以及中国的高储蓄率这三者之间的联系已经成为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确实,从宏观经济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的GDP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均占有不可忽视的比重,对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20.
欧阳君山 《法人》2007,(7):94-95
如果每个国家都像美国一样玩资本创收益,谁来从事实物生产呢?在经历了近五年的低迷后,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中国股市一路上涨。从今年初到现在,更是高歌猛进,A股上升近50%。中国股市是否“牛”得有理呢?前不久,在“2007证券中国投资论坛”上,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