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王亚生  刘劲松 《前沿》2012,(18):149-152
梁启超对美国禁华问题的看法从最初建议加强对华工的文化教育,到指出华工在美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最后提出经济手段解决美国禁华的可行性.梁启超对华人华侨历史的研究包括华人移民美国以及美国排华史,以及南洋华侨史;他还对美洲华侨华人组织的特点及所反映的中国人的政治缺点进行了分析.梁启超肯定了华人华侨对所在地经济发展的贡献,调查了当时华人华侨的职业状况收入水平,对华人华侨的商业能力做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2.
华侨华人与中国的海外利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侨华人是中国海外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的特殊承载者。他们是支援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是中国和平崛起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华文化彰显魅力的重要平台。因此,中国维护华侨华人的利益对中国拓展自身海外利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缘关系,海外华侨华人约90%聚居在东南亚各地。东南亚华侨社会的变化成为海外华侨社会变化的晴雨表,它代表海外华侨华人的动向。所以研究东南亚华侨华人社会的演变与发展具有代表性。本文在剖析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的演变、发展时,侧重分析东南亚华侨华人社会的演变发展。 一、落地生根:海外华侨社会的根本性变化 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东南亚各殖民地国家相继独立,各国民族主义兴起。他们为发展民族经济以巩固政治独立,对华侨及其资本采取同化与融合的政策。与此同时,华侨的祖籍国——中国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一系列革命措施,尤其土地改革没收了部分华侨的土地和房屋,将一些华  相似文献   

4.
华人之窗     
欧洲华侨华人社团联合会成立欧洲华侨华人社团联合会于五月八日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宣布成立。这是旅欧数十万华侨华人社会中的一个重大事件,标志着他们在争取民族平等权益,提高华侨华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社会地位方面又迈出了新的一步。来自欧洲十多个国家的近二百位华侨华人代表出席了成立仪式。大会通过了欧洲华侨华人社团联合会章程和首届理事会主席、副主席、常务理事名单。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美国参众两院相继就排华问题向美国华侨华人社会道歉,引发关于排华对华侨华人的心理影响的讨论。有些人认为排华对华侨华人已经没有心理影响了,另外一部分人则认为,纠结于道歉本身就说明排华心理阴影依旧,甚至连带影响他们同当地及中国的关系。本研究据此进行了田野调查,结论是:到目前为止,由排华所带给美国华侨华人的心理影响现在已经基本上没有了,或者说影响非常有限,仅存在于少数群体之中,对他们与当地社会及中国的关系也没有太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莫光木 《前沿》2012,(14):169-170
华人社团与华文教育、华文报刊被称为海外华人社会的三大支柱.二战以来,由于国际移民环境与美国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美国华人社会也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动.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华侨华人社团也出现了一些与以往不同的新变化.本文从原因、性质、功能的转变等角度分析二战后美国华侨华人社团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7.
近30年来,随着中美两国相关政策法规和经济全球化等国际大环境的变化,美国华侨、华人社会人口激增,人口结构变化巨大。随之,华侨、华人的职业与经济状部分也发生着令人注目的变化。美国华侨、华人职业与经济逐渐改变以中餐、洗衣制衣、杂货与中式食品超市等传统行业为支柱的局面,日益多元,迅速发展。一方面,传统的唐人街经济得到发展,另一方面。在高科技和贸易领域大为拓展。总体而言,美国华侨、华人经济呈现为边缘经济形态和前沿经济形态。这表明,美华经济,一方面在美国主流经济中还有一席之地,另一方面又存在着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特别是在主流经济的边缘与前沿生存与发展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8.
华侨华人不但对所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中国经济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南亚华侨华人在维系中国和南亚国家友好关系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该文建议,在桥头堡建设的大机遇之下,必须高度重视南亚国家的华侨华人的地位和作用,以更好地推动云南企业走向南亚。  相似文献   

9.
20世纪60年代以后,特别是近30年来,随着美国华社规模的扩大和华人素质及其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随着中美关系的发展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华人参与美国政治的积极性明显增强,华人在当地政治选举中的作用不断提升,参政成果日益丰硕。越来越多的华人意识到,参政是表达华社声音、反对不公正待遇、维护自身权益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荚同主流政客认识到,华人是其政治生涯中一股不可多得的宝贵力量。本文拟从参加选举登记与投票、竞选议员和政府公职、争取政治委任、政治捐款四个方向,探讨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华人参政历程及其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0.
大华盛顿地区是美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居住在大华盛顿地区的华侨华人对中华民族的振兴,对中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期盼和支持有着悠久的光荣传统。如今,这种优良传统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传承和发扬光大,这是我们老一辈华人同胞们感到欣慰和十分引以为傲的。  相似文献   

11.
蒲安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外交使节,由于他本身是美国人这一特殊身份使得他在中美关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他主导下签订的《蒲安臣条约》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以平等身份签订的条约。从蒲安臣的经历以及《蒲安臣条约》看出:晚清美国的对华政策往往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交融的产物,而清政府则希望利用美国相对于其他列强对中国的善意达到“以夷制夷”的目的。《蒲安臣条约》在劳工、留学等方面对日后的中美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中期,当华人进入美国时就成为美国“系统种族主义体系”中的一员,在经济、政治、法律和社会等方面受到各种歧视和压迫。但是,华人并非完全是被动挨打的受害者,而是通过团结互助、公开抗议、法律行动、罢工和武装反抗等途径进行了抵抗。尽管很多抗争是徒劳的,但是华人在共同反抗白人种族主义的斗争中增进了感情、保留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积累了斗争经验。  相似文献   

13.
Thomas Fingar 《当代中国》2001,10(27):331-337
China is important to Americans but the United States is critical to China. Engagement has enhanced mutual understanding, but the asymmetry of the relationship often causes the Chinese to view American policy with suspicion and Americans to be insensitive to Chinese concerns. The Chinese seldom acknowledge that their own actions and statements shape American perceptions and policies; Americans often overestimate their ability to change China in specific ways while underestimating the cumulative benefits to the US of sustained engagement.  相似文献   

14.
毕节试验区20多年的建设,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范型.以多党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和以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为标志的政治实践,为中国当代政治建设的发展提供了思考,探讨毕节试验与中国政治发展的关系,对理清中国政治发展方向,推动中国政治治理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旧金山湾区的美籍华人分布于7个郡县。他们的经济行为被限于两大部分:民族商业和专业部门。他们有两种适应美国社会的方法:一是从事劳力密集型商业组成的传统民族商业;二是通过接受高等教育以及科技方面的专门训练。在民族商贸中,同类商业活动的竞争非常激烈。一部分人一旦接受更好的教育,就面临着继续呆在民族商贸和离开民族商贸的两难选择。拥有大学及大学以上教育程度的华人,更喜欢离开民族商贸出去一展才华。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在坚持中央侨捐政策的同时,也因地制宜地制订了一些相关的条例法规。有关部门并以合理引导侨捐流向、做好侨捐表彰工作、进行侨捐项目数据库建设、认真整改等手段,推进侨捐政策的落实,实践中并已初显成效。但与此同时,在落实过程中也存在着观念滞后、监管不力等问题,并因此而影响到福建省侨捐事业的顺利发展和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需要加以纠正。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梅州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捐助侨乡公益的力度和广度都大大提升,“造血型”捐助项目增多。但是也存在捐赠渠道、领域有待拓宽、捐赠项目有待提质、新生代侨捐未能有效培育等问题。在新时代下,为了更好地推动侨乡公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在拓宽侨捐渠道、打造特色项目领域、维系乡情以涵养侨捐资源上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8.
西班牙是当代中国移民的主要移居目的国之一。截止至2019年年底,华人是西班牙第一大亚洲移民群体,除长期以来不断增长的族裔数量之外,华人社团的发展同样引人关注。与世界范围的华人社团发展类似,西班牙社团在数量上的扩张与特征上的多元化是该国华人社团发展的整体趋势。从量上而言,西班牙华人社团经历了1984年至2000年的“低速发展”与2001年至2019年的“高速发展”两个阶段;从质上来看,西班牙华人社团的多元化发展一方面主要体现在华人社团在地理区域上的“细分”与“聚敛”,而另一方面则主要体现在结社主题层面上对于中国文化的深入发掘与对移居生活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9.
印尼华文报刊《生活报》,创刊于1945年10月24日,1965年10月停刊,是印尼华侨社会较有影响力的华文报刊。在《生活报》的创办过程中,闽籍华侨扮演重要角色,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闽籍华侨的这些行为,是参与者听从时代召唤以及强烈的社会使命感使然,也与他们的地缘关系及社会网络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0.
人才竞争已是经济全球化竞争中的核心,海外归国留学人员(以下简称"海归"人才)成为我国人才战略的重点.本文以广东省为例,利用有关资料,系统分析了"海归"人才对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并对广东省未来如何更好地吸引"海归"人才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