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0 毫秒
1.
谢奕秋 《南风窗》2012,(22):7-7
最近三一、华为、中兴等中国"腕"级企业在美国连遭呛声。三一在美风电项目被停,沉没成本超2000万美元,华为、中兴则被美众院情报委贴上"异类"标签。美方的理由,均是对方"涉嫌"危害美国家安全。考虑到美国会曾阻止"迪拜港口世界"经营美国六大港口,而中海油、中铝在美、澳,华为在印度、加拿大也有类似遭遇,国人已经见怪不怪了。  相似文献   

2.
杜兰 《当代世界》2014,(11):43-47
<正>2011年3月,缅甸总统吴登盛上台并开启民主化进程。奥巴马政府看到缅甸改革的契机,将缅甸作为"重返亚太"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施行"以行动对行动"为原则的对缅接触政策,两国关系迅速转圜。然而,经过近三年的"蜜月期"后,美缅关系中"唾手可得的果实已被摘完"[1]。美国发现,缅甸仍未走上其所期望的民主路线,改革走进了深水区。奥巴马政府对缅外交也开始面临进退两难的局面,代之以更灵活的"可校准"(Calibrated)政策,由鼓励为主转向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总统奥巴马出于强化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意图,到访日本并与日首相安倍晋三于2014年4月25日发表了《日美首脑会谈共同声明》(下称"日美共同声明")。安倍对奥巴马政府重视亚洲的"再平衡"政策表示支持。奥巴马总统则回报,"《美日安保条约》第五条适用于钓鱼岛防卫"。这一强化美日军事同盟的表态,严重侵害了中国的国家利  相似文献   

4.
在奥巴马政府第二任期,保持"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延续性并作出相应调整是其重要的外交政策特点,其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地缘战略进行新调整;继续运用综合性手段全方位推进其"亚太再平衡"战略和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等。但受美国国力下降、国内因素和国际热点牵扯美国注意力等因素的制约,奥巴马政府第二任期"亚太再平衡"战略实施的连续性、系统性和深入性受到影响。奥巴马政府第二任期继续"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目的依然是试图通过塑造符合美国利益和价值观的亚太秩序来重振和扩展美国的霸权。奥巴马政府第二任期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亚太局势和中美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媒体     
《南风窗》2009,(13)
1【美】《外交事务》6月5日G2幻影只花了一个月,奥巴马政府的外交团队就定下了对华外交的基调:在更多议题上更多地进行合作。如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2月底在北京短暂访问时所说的:我们两国合作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拉美左翼国家经济困难,美国加速对拉美政策进行调整,意图重塑美国在拉美的领导地位。但美拉关系没有美国所说的那么乐观,由于奥巴马政府对拉美政策调整起步较晚,很多政策还未调整到位,美国又临近大选,未知变数太多。美国对拉政策是否会延续,仍不确定,但奥巴马政府对拉美政策的战略性调整动向依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7.
沈鹏  花馨 《当代世界》2016,(11):22-25
正美国在"重返亚太"战略中高度依赖同盟,把同盟当作其维护美国利益的重要途径。在自身财政捉襟见肘的情况下,美国需要同盟的配合。其中同处于东北亚地区的美日、美韩两同盟都同步得到了强化。通过对日韩施展"巧实力"外交,美国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盟国战略重心的调整,缓解了美国在东北亚地区资源紧张的情况。美日、美韩在地区安全环境中的互动2009年,奥巴马政府就任之初,曾提升与中国和东盟的关系,使日本担心美国是否会冷落自身。但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访问亚洲时把首  相似文献   

8.
于时语 《南风窗》2014,(26):93-94
奥巴马政府相对低调处理弗格森案件,以适当“纠左”来缓和与中下层白人的关系;而不顾共和党强烈反对,以总统行政命令“赦免”数百万拉美非法移民,则意在“纳新”。  相似文献   

9.
《南风窗》2014,(21)
<正>9月28日,美国国务院对朝政策特别代表戴维斯和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伊原纯一不约而同抵达中国。他们此行的目的都围绕朝鲜问题展开,不过戴维斯抵达的是北京,伊原纯一则去了沈阳。"朝鲜不愿听中韩美三国的意见,不知道为何愿意倾听日方的声音",戴维斯在首都国际机场对媒体说的这句话,显然不是对日本对朝外交的肯定。奥巴马政府至今未与朝鲜进行有实质意义的官方对话,而安倍却一直在单方面寻求对朝外交的"突破"。日美对朝外交的路径差异,不仅仅体现在外交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气候治理政策长期呈现周期性变化特点。围绕气候问题,拜登政府强调引领清洁能源革命和重回气候治理,重视国内清洁能源发展、气候议题科学化塑造、气候治理多边主义,希望在继承奥巴马政府时期气候政策的基础上,全面提升美国的气候治理领导力。在国内,拜登政府欲依托科技创新、刺激需求、投资基础设施等措施使清洁能源融入美国经济进程;在气候外交方面,美国将推动相关问题在国家安全和外交事务中的主流化。拜登政府设计了“团结应对策略”,将盟友、峰会外交、经贸合作、对外援助和投资、技术标准、区域合作等内容融入其中,并突出气候变化与安全、人权的相关性。在对华气候政策方面,拜登政府将对中国实施限制性气候合作策略。虽然中美合作有助于实现《巴黎协定》的“2摄氏度”目标,也有助于全球低碳经济良性发展,但在气候治理领导权、全球低碳标准领域,中、美两国仍存在竞争。  相似文献   

11.
许圣如 《南风窗》2010,(5):10-10
近段时间以来,奥巴马政府四处出击,咄咄逼人。美国先是对中国部分产品征收高额的惩罚性关税,限制和打击中国对美出口,接着就是逼人民币升值,逼中国开放市场,宣布美国对外出口要在5年内翻一番,又是对台军售,又是会见达赖,又是支持google与中国对抗,忙得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12.
财讯     
《南风窗》2012,(22):17-17
消息1三一集团起诉奥巴马三一集团起诉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举动让许多人惊奇。事情缘起于三一集团所属的三一电气在美国成立的罗尔斯公司(Ralls),该公司在今年3月收购了4个在俄勒冈州的风电场,但7月25日和8月2日,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以涉嫌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为由,先后发出临时命令:要  相似文献   

13.
2009年3月27日,美国共产党网站(www.cpusa.org)刊登了美共主席萨姆·韦伯《走出危机:建立一个正义与和平的新时代》一文,介绍了当前全球经济状况和奥巴马政府的新政措施,并为白宫提出了影响更加深远的救助措施和政策,倡导建立一个正义与和平的新时代。以下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杨毅 《国际展望》2010,(4):18-22
<正>一、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与奥巴马政府大战略转型2010年上半年美国政府先后出台了《四年防务评估报告》(QDR)、《核态势评估报告》,最近又由奥巴马总统签署发表了《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这一系列的重要战略报告勾画出了美国安全战略、对外战略和军事战略的大政方针。可以说,奥巴马政府的美国大战略作为政府文件的形式已经成型。这些重  相似文献   

15.
刘中伟 《当代世界》2014,(10):65-67
<正>2014年8月4—6日,首届"美国—非洲领导人峰会"在华盛顿顺利召开,期间透露出的信息表明奥巴马政府正式将加强对非经贸合作提升至国家大战略的层面。从涉中国层面看,该峰会也存在着模仿与赶超中国的意味。从长远看,如果白宫借峰会带动美国商界加强对非贸易和投资的战略愿景实施顺利,那么此次峰会对作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的中国在未来发展对非关系将形成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王国兴  尹翔硕 《国际展望》2013,(1):95-116,150
通过分析美方数据可知,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没有停顿,投资收益稳定增长,利润再投资成为新增投资主力,推动对外和对华直接投资存量均迈上新台阶。其中,投资增长主要发生在非银行控股公司,制造业在投资存量中地位稳中有降,银行业受危机冲击最大,造成转型中的美对华直接投资大幅波动。尽管美对华投资收益率高于美对外投资收益率,但需注意两个趋势:一是收益率差距正在缩小,二是美对外投资正向发达国家进一步倾斜。因此,有必要采取切实措施,促进美对华直接投资,包括加快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和推出有针对性的行业优惠政策等。  相似文献   

17.
美国全球战略调整:战略重心更多向亚太倾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强 《国际展望》2011,(6):1-17
奥巴马政府上任以来对美国全球战略进行了令其前任难以相比的重大调整,将美全球战略的地缘政治、经济、军事重心都由欧洲大西洋向亚洲太平洋更多倾斜,以因应近年来欧亚形势所发生的复杂深刻的重大变化。从目前看,美对欧亚软硬实力对比的相对优势依然存在,且可凭借这种优势,运筹欧亚地缘战略,进行宏观调控,使形势的变化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以掌控对欧亚的主导权,保持主导地位。但从长远看,随着欧亚各自软硬实力的逐步提高,美现有的相对优势将被逐步削弱,美掌控对欧亚的主导权和保持主导地位将面临更多、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正>"阿拉伯之春"爆发后,奥巴马政府立刻着手在新的中东大战略框架下重新界定在埃利益和对策。然而,在中东地区已然跨入"新冷战"之际,美方却难以摒弃长期以来对"中东安全"的错位认识,对埃外交迟迟未能实现突破。塞西新政府能否有效解决埃及政治极端化、经济衰退与安全形势恶化等多重危机,美方能否变革此前消极的"自调式"对埃外交,是美埃关系能否走出困境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4月23日,奥巴马开启了姗姗来迟的亚洲之行,2013年10月他曾因国内预算危机和政府关门而临时取消访问亚太地区。2013年,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被认为陷入"失速"困境,今年的乌克兰危机以及俄罗斯出其不意地快速收纳克里米亚地区,让奥巴马政府大失颜面,也再度引发国际舆论有关美国"重返欧洲"而非"重返亚太"的论调。从美国当前外交处境来看,奥巴马政府可谓"焦头烂额"。围绕乌克兰"向东"  相似文献   

20.
为了遏制日益严重的青少年犯罪发展态势,各国政府普遍加强了对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工作,并从净化其生长的社会环境和保障其身心健康的原则出发,对青少年的行为予以一定的限制,大体包括:一交易方面的限制包括禁止向青少年贩卖、出租诱发违法犯罪以及渲染暴力、色情、赌博、恐怖活动等内容的读物、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禁止以青少年为对象进行收买旧货、有价证券和贷款;禁止向青少年贩卖有害玩具和向青少年出售烟酒等。二进入某些场所的限制包括禁止青少年观看带有渲染暴力、色情、赌博、恐怖等内容的电影、电视、戏剧的演出;禁止青少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