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案件简介 案例1:某男19岁,被人用钝物打击头部倒地,急送医院治疗,临床检查双侧椎体束征不明显,浅昏迷,伤后3小时出现呕吐,双侧瞳孔不等大,呼吸不规则,昏迷加深,于伤后5小时死亡。死后低温保存,第3天解剖。  相似文献   

2.
<正>虚拟解剖技术作为传统尸检的重要辅助手段,以其无创性、精确性、高效性等独特优势,在法医学死因鉴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3]。因交通事故导致死亡的案件通过尸体解剖检验可明确死因,但实践中因多种原因导致交通事故死亡案件的尸体解剖率并不高,虚拟解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交通事故死亡案件的鉴定提供了一种无创便捷的辅助或者替代手段。本文通过介绍2例因交通事故导致死亡后经死后尸体CT(Postmortem Computed Tomography,PMCT)确定死因的案例,探讨了虚拟解剖技术在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案件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虚拟解剖与尸检结果,分析两者的优势及不足。方法选取死后在医院行全身CT检查并完成尸检的3例案例,将CT影像资料交给放射科医师判读并与尸检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在交通事故死亡案例中,两者结论较为一致;在心源性猝死案例中,虚拟解剖提供的信息价值有限;虚拟解剖显示某些病变如积气、骨折等更有优势。结论虚拟解剖在交通事故案件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在某些猝死类案件的鉴定尚有改进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正本文对广州市白云区2011~2015年发生的57例烧炭自杀案件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供同行参考。1案例资料1.1资料来源57例烧炭自杀案件均来自于2011~2015年广州市白云区现场勘验并进行解剖检验的案件。1.2案件数量案件数量在2011~2015年呈现上升的趋势,2011年5例(8.8%),2012年5例(8.8%),2013年14例(24.6%),  相似文献   

5.
正在各类伤害案件中,手损伤非常常见。手是完成各种精细活动的重要肢体部位,因此确定损伤后的手功能受损情况,对于损伤程度鉴定至关重要。本案例报告了1例指骨骨折,通过解剖结构分析其指骨骨折的成伤机制和类型,并分析该损伤对手功能的影响。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赵某,女。某日与某男因琐事产生纠纷,发生肢体冲突,赵某称在冲突中左手被某男拧伤,某男亦承  相似文献   

6.
广泛软组织挫伤后死亡的案例不同的案情,死因亦有多种可能性.笔者通过对23例此类案例的回顾性研究,探讨其案件特点、死亡原因及检验注意事项.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23例广泛软组织挫伤后死亡案例均为已侦破案件.23例死者中,男性21例,女性2例.年龄在7岁~88岁之间,其中20岁~30岁3例,30岁~40岁11例,40岁~50岁7例,7岁、88岁各1例.23例均选自1998年~2013年本地区案例,所有案例资料包括:(1)调查资料;(2)现场勘查资料;(3)尸体检验资料;(4)物证检验资料.每一案例均经过系统解剖与病理检验,部分案例进行了受伤肢体部静脉血栓的检查.  相似文献   

7.
外伤后流产的案例在法医鉴定工作中屡见不鲜,而外伤与流产之间的关系常常是案件争论的焦点。本文通过对2001~2011年我县96例外伤后流产案例的分析,旨在讨论流产病因,探讨外伤性流产的鉴定及其损伤程度评定等问题。1案件资料1.  相似文献   

8.
未成年人杀死亲生婴儿案件有其自身特点[1],本文收集5例18岁以下非婚父母杀害亲生婴儿案件,并对其特点进行法医学分析,希望能为相关案件的审理所借鉴。1案例资料本文收集的5个案例,男、女双方年龄在16.5~18岁之间,发生性关系致孕后,女生均足月自然分娩,且未经正规医院接生,详见表1。  相似文献   

9.
郭怀松  刘欣 《法医学杂志》2011,27(4):320-320
1案例 在一起性侵犯案件中.公安机关勘验现场后提取到受害人当时所穿军绿色短裤一条.后因证据不足释放嫌疑人。19年后,本实验室重新受理了此案件,对案发当时提取的短裤进行DNA检验。  相似文献   

10.
1案件简介 案例12003年的某一天1时47分许,一巷子内发生一起杀人案,死者呈侧卧于地面,衣、裤沾有大量血迹;衬衣衣领、前襟均有破裂口,钱、手机等均在裤袋内,左颧部有挫擦伤;颈部、后枕部、胸部多处裂伤,以右侧为主,解剖见右肺裂伤、右侧胸腔积血、腹腔少量积血,肝右叶裂伤。损伤特征反映单刃凶器。  相似文献   

11.
1案例案例1:某年8月,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一案件,要求对送来的疑似大麻烟检材进行鉴定。案例2:某年7月,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一案件,要求对送来的疑似大麻植物数株(干叶),进行性别鉴定。  相似文献   

12.
周伟  祝家镇 《法医学杂志》1996,12(3):149-150
8例原发性脑干损伤尸检分析周伟,祝家镇,徐小虎(中山医科大学法医病理教研室;广东广州510089)颅脑损伤是最常见的死因之一。目前,对严重颅脑损伤致死案例的鉴定并不困难。但有时在头面部遭受暴力后迅速死亡,大体解剖又未能发现明确的死因,对这类案件进行法...  相似文献   

13.
1案件简介案例12000年10月4日晨6时许,在浙江省某花园草地上发现一具女尸,经查死者是下柏村的邵某(女,20岁),勘查发现邵系被扼颈身亡,解剖见邵的胃内有约100ml食物,包括咸菜叶、不成形的饭粒与小豆腐块,十二指肠与空肠也有上述食物成分,调查证实邵是10月3日下午5时许在朋友丁某家用餐后离开,由此推断邵的死亡时间在10月3日晚9时许。但破案后案犯交代是在10月4日凌晨零时30分许杀害邵某的。案例22001年4月17日上午8时许,某裁缝店内有人发现店主黄某(女,39岁),倒卧于床上血泊中,经勘查黄系被割颈身亡,解剖见黄的胃内有约250ml食物,包括咸菜(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上海市徐汇区近十年高坠死亡案件的检验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比其他区域统计数据,并结合国内外进展,以期对同行处理高坠死亡案件有所帮助。方法对上海市徐汇区2005-2013年度发生的391例高坠死亡案件的资料进行分项统计分析。结果 391例高坠中自杀案例占了多数(82.6%),意外案例占了少数(17.4%),在意外高坠中男性占了多数(86.3%),并且随着年龄的上升,自杀的比例逐渐上升,意外的比例逐渐下降。意外案件的坠落高度可高可低,但总体高度较低,自杀案件的坠落高度一般较高。意外案件中头部着地的比例较高(56.3%)。结论本区目前高坠案件勘验工作仍有不足,运用CT进行虚拟解剖,数字人体模型进行现场模拟等方法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正在没有明显外伤存在的情况下,鉴定弥漫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原因比较困难。笔者通过对2例案件进行分析,探讨其原因及鉴定注意事项。1案例资料案例1马某,男,69岁。某日晨6时,因琐事与薛某发生争吵,随后被其持山刀砍伤。16时许马某被发现在卧室内赤身裸体死亡。尸表检验:右侧项、背部及右肩区可见数处条带状挫伤或片状皮下出血,余体表未见损伤。解剖  相似文献   

16.
6例杀亲案件的法医学鉴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特别是多民族聚居区,人们比较重视家庭传统,喜欢家族群居,家庭成员之间暴力犯罪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研究杀亲案件的特点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6例杀亲案件有关资料进行分析,以期得出一些有用的信息,供同行们参考。案例资料本文所选案例资料来源于我辖区内1991~1997年7年间法医检验的案例。具体情况见表1。表1 6例杀亲案件相关资料一览表序号性别凶手 死者年龄凶手 死者民族职业死因凶器损伤部位死者与凶手关系杀人后概况动机检验时间1男女4342汉农民大失血匕首胸部夫妻碎尸奸情死亡1年后2男男2170蒙古牧民大失血小口径…  相似文献   

17.
1案例资料 案例1 何某,男,19岁,因纠纷服毒死亡,次日进行尸检,全身未发现明显损伤,检验确认为有机磷农药(3911)中毒死亡.2个多月后因案件需要开棺验尸,切开头皮后见额中缝未闭合.去除附着组织及污物,见颅盖骨发育不良,骨质菲薄,额中缝存在于右眉弓上4.0cm处,长5.0cm;从额正中向右侧至右顶骨有一横行骨折线,长约5.5cm,骨折线处未发现骨荫存在(图1).骨折线区域无出血痕迹,无凹陷及粉碎改变.查阅原始尸表检验记录和照片及本次开棺解剖所见,死者无头皮出血,颅内无生前损伤改变.  相似文献   

18.
<正>尸体计算机断层扫描(postmortem computed tomography,PMCT)技术对比传统尸检具有无创、非接触和可发现潜在病变等特点,其在技术上对比传统尸检存在极大的优势[1-4]。本文报道了1例在陈旧性脾破裂致失血性休克死亡案件中应用PMCT技术辅助发现解剖难以确定的骨折及辅助分析死因的案例。  相似文献   

19.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某日在某水库内发现1具成年男性尸体,经调查确认,死者现年28岁,已婚,生前与某女护士有婚外恋情。曾先后2次进行尸体检验,各器官淤血,未检见明显机械性损伤。常规毒物分析检验为阴性。肺组织硅藻检验见少量与现场水样相同的杆状羽纹目硅藻,肝、肾组织未检见硅藻。因案件审理需要要求法医再次进行鉴定。1.2尸体检验解剖检验于发现尸体18d后进行。尸体呈中度  相似文献   

20.
笔者选择17例围产期脑损伤医疗过失鉴定的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探讨此类医疗损害案件法医学鉴定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1案例资料1.1案例来源及分析项目17例围产期发生患儿脑损伤医疗过失的鉴定案例,为本中心2008年7月至2010年5月期间受理的案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