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当代女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分析与教育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谈恋爱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女大学生作为未来知识女性的代表,其恋爱观基本符合社会主流伦理观念,能较理性地对待恋爱问题;但是仍有一些学生对爱情的认识不够全面和理智,恋爱观不够成熟,给学业和个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性道德观念,帮助她们正确对待学业和恋爱的关系,提高其爱的能力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2.
当代大学生谈恋爱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女大学生作为未来知识女性的代表,其恋爱观基本符合社会主流伦理观念,能较理性地对待恋爱问题;但是仍有一些学生对爱情的认识不够全面和理智,恋爱观不够成熟,给学业和个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性道德观念,帮助她们正确对待学业和恋爱的关系,提高其爱的能力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树立健康恋爱观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恋爱现象在大学校园里已经十分普遍,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的恋爱观是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大学生恋爱心理及其基本特点,阐述了大学生谈恋爱应具备的条件,对大学生树立健康和理性的恋爱观进行探讨,希望能够给大学生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受怀旧风影响的大学生恋爱观面临的挑战包括恋爱危机感受到重复性强化,真实的青春受到虚拟历史影像的消解和遮蔽,对回忆的理性判断与反思受到简单化事件陈述的取代,道德责任意识受到弱化.其症结主要从历史文化、受众心理和社会现实三个角度分析.破解挑战的路经有通过资源整合引导大学生恋爱观,推动兼具反思性与真实性文艺作品的出现,重视特色婚恋课程的开设,利用新媒体实现大环境与小环境的无缝链接.  相似文献   

5.
免费师范生的恋爱观具有恋爱动机多样,恋爱心理复杂;恋爱观念开放,传统道德淡化;恋爱态度理性,既浪漫又现实;恋爱走向迷茫,重过程轻结果等特点。这些特点是其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同辈群体因素、政策因素等相互影响、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大学校园里,大学生恋爱已成普遍现象。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时代的变迁,大学生对爱情的认识,理解以及恋爱心理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具有了新的特点,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的问题。本文在归纳总结大学生恋爱观新特点的基础上,对影响大学生恋爱观变化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恋爱观教育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情感类韩剧对女大学生的恋爱观已经产生了相关影响,受情感类韩剧的影响,女大学生恋爱观表现出了爱幻想、物质至上、"一夜暴富"等不同程度的障碍,该问题的解决更需要女大学生个人、高校和政府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才可以实现。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恋爱观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当代大学生在恋爱观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不当恋爱观的形成原因主要有:思想上的自由感和孤独感、独生子女的孤傲、任性的性格、西方思潮和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与学生恋爱观变化不相适应等。加强大学生恋爱观教育,要加强学生成才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用健康的校园文化感染和教育学生;加强对女同学传统道德的教育,加强心理咨询教育,学会理性地控制自己。  相似文献   

9.
高职高专学生的生理发育与心理发育的不均衡性,致使他们在恋爱过程中出现恋爱动机不纯洁、择偶标准单一化、网恋盛行、恋爱心理多困惑等现象,不能正确对待失恋和单恋,进而影响其身心发展。因此,高职学校应该准确把握学生的恋爱心理,以生理健康教育为基础,重点从心理健康方面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恋爱观,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就业规划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恋爱在高校中已经普遍存在,恋爱中出现的情感问题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关注方面。通过梳理大学生恋爱发展的历史脉络,针对如今大学生恋爱出现的低龄化、人数众多、恋爱具有盲目性等新特点,提出高校应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心理教育相结合,并与家庭教育相联系,指导大学生处理好恋爱与学习的关系,使思政教育在大学生恋爱问题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由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同步性,大学生在恋爱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调试大学生恋爱心理的重点应是确立正确的恋爱观。区分恋爱观正误的三个标准为:是否有利于学习、是否有利于个人发展、是否有利于集体主义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90后”大学生的恋爱过程成本及引导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后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成长环境优越,信息环境多元,生理成熟但心智尚未成熟,恋爱现象非常普遍。笔者从经济成本、心理成本和机会成本三个方面对90后大学生的恋爱过程成本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恋爱观和消费观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高校校园里的大学生恋爱现象已经非常普遍并且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与传统的恋爱观有很大的区别。分析当前大学生不当恋爱观形成的原因,并针对具体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于大学生正确恋爱观的形成意义很大,也有利于高校进一步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4.
女大学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相比男生,她们面临的就业环境更加复杂,就业呈现出质量低、录用门槛和求职成本高、就业观念矛盾三大突出问题.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指导,从男女平等、社会分工和社会经济角度分析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发现女大学生就业压力主要来自社会、家庭、学校和女大学生自身.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需从四个方面努力:社会层面,应加快经济发展,完善女性就业保障制度;家庭层面,父母应树立男女平等意识、提高素质、给予孩子关怀;学校层面,要重视性别平等教育,适当发展女性教育;个人层面,应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努力提升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恋爱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谈恋爱在校园里已成普遍现象,而恋爱与大学生的学业、身心发展密切相关.如何提高大学生恋爱心理素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要通过各种途径正确引导,加强教育,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爱情观.  相似文献   

16.
为更好地解决大学生恋爱中存在的问题,自1984年以来,我们连续对本校大三女生进行了恋爱情况调查。每次调查200人,城乡来源各半,年龄最大24岁,最小21岁。调查内容涉及择偶年龄、学历、职业、家庭、容貌、性格与才能、思想品德、政治、身体等9大项60余条。 调查结果表明:高等医学院校女大学生择偶条件,稳中有变,呈现出时代性、开放性和发展性。 一、择偶年龄随意化 我们设计了年龄“比自己大、同岁、比自己小、不严格”四种情况,让其任选一项。1984年的调查结果,120  相似文献   

17.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学业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和恋爱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途径:教育学生合理评价自我、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加强人际交往教育,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圈;重视对大学生的性教育,培养其成熟的恋爱观和科学的性观念;加强高校心理辅助工作力度,拓宽心理咨询的渠道。  相似文献   

18.
从理性情绪治疗个案工作模式出发,透析大学生失恋受挫心理的内在形成机制,提出基本观点:造成大学生失恋后情绪低落、自卑迷茫、心灰意冷甚至绝望轻生的直接原因在于对待失恋的非理性认知与信念,失恋本身仅仅是间接原因。通过对一例女大学生恋爱受挫心理的个案介入分析,进一步论证了爱情观的绝对化与概念化是造成内郁情绪的直接原因,以及理性情绪治疗个案工作模式的有效性。最后,针对服务过程中的问题,指出理性情绪治疗个案工作模式能够有效地帮助大学生较具弹性的面对恋爱中的种种挫折与困扰,但仍具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恋爱是大学校园中持续被关注的热点话题,与前几代大学生相比,“90后”大学生表现出具有鲜明时代烙印的特点。通过对2000例‘90后”大学生的恋爱心理进行问卷调查,从恋爱现状、恋爱观、恋爱对象选择、恋爱行为、性心理及其行为等方面总结了其行为和心理表现,并在此结果上分析这一群体的心理特征,找出影响其特征的因素,旨在总结“90后”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矫正方法,寻求自我改变提升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罗尔斯与哈贝马斯倡导多元社会应当追求理性共识,墨菲对罗尔斯与哈贝马斯为代表的"共识"政治观、理性共识的基础、共识所服务的目的等进行了批判。这种批判的合理之处在于,正确地指出了理性共识可能存在隐形压制,由民主制度并不具有历史必然性和普世一统性,当代民主需包容多元与差异。但是墨菲的批判也有其局限性与偏颇之处,体现为:没有认识到共识政治观的合理性,也没有对理性的不同方面作出界分。从中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政治哲学领域有关理性共识观的论辩,并进一步思考在政治生活中追求理性共识本身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