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公正之于生态文明,既在于社会整体公正和生态文明的价值,又在于公正本身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价值目标和伦理原则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目标在于公正是其内蕴价值和现实价值追求,还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发展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公正的实践在于:一是科学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彰显公正价值;二是清理完善不公正的制度体系以实现对生态领域公正缺失现象和问题的矫正。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新”必然体现在新的理念、新的建设目标、新的建设路径和新的制度保障等方面,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描绘了美好画面.  相似文献   

3.
陈世润  于海龙 《前沿》2013,(11):148-150
中共十八大将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总布局由"四位一体"升为"五位一体",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建设模式,本文将从统治型生态文明建设、管理型生态文明建设、治理型生态文明建设、全球多元生态文明建设等四种建设模式来论述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模式上的探索和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李惠宁 《传承》2010,(30):58-59
十七届四中全会报告提出"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的提出有其历史必然性。深度剖析生态文明所蕴含的哲学意蕴,在认识上把握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必然性,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主动融入到世界发展生态文明发展的大潮中去。  相似文献   

5.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是在社会主义制度框架下进行的,具有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不同的制度特征,即内生性。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是在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进行的,具有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目标特征,即国家目标与人类目标的兼容性。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是在生态自觉基础上进行的,具有与发达国家不同的路径特征,即主动性、发展性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其核心价值理念和根本目标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同时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7.
围绕着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自觉这一主题,生态信仰以生态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核心价值观实效构筑在信仰与文化的互动逻辑上。因此,生态文明视域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在于对生态信仰文化价值的自觉。在当前互联网发展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视野必须拓展和实现网络生态下的实效,构建生态信仰文化价值信息网络;同时,高度重视校园文化核心价值中的大学生生态信仰文化价值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中国共产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主要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制度建设为根本,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强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9.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生态文明内涵及历史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连国 《青年论坛》2005,26(3):8-11
生态文明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也是其历史定位。这是因为,现代性危机说明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都是必然被超越的,人类将进入生态文明;科学社会主义具有生态文明的内涵;把生态文明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有利于中国现代化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型,以生态文明为内涵的现代化必须建设生态文化。  相似文献   

10.
论生态伦理学的生态道德教育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伦理学强调要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要求人们承认和确立自然界的价值和权利,党的十七大报告则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这两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生态伦理观念的支撑。加强生态伦理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为此,当前需要大力推进生态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1.
建设美丽中国,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为美丽中国梦凝聚价值认同、形塑生态道德、提供行为规范,从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永续发展。从人类文明史高度看,当代中国提出的生态文明具有丰富蕴含,这集中表现在:生态和谐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绿色生态是当代中国的有机构成;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的世界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万晖  孟繁 《前沿》2011,(8):191-194
生态文明指出了在传统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与经济建设发展之间矛盾的根源,也指明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应该把握的一个方向。同时,生态文明思想作为我党在长期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总结提升出来的新的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发展思想,它必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起到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本文在对生态文明理论进行了一定理论梳理的同时,探讨生态文明思想对于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本身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生态意识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新认识、新价值判断和新的社会实践.农民具备高度的生态意识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我国部分农民欠缺应有的生态意识是当前农村环境问题日趋严峻的重要原因.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国家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农民生态意识,鼓励农民参与到农村环境保护的事业中  相似文献   

14.
黄德林  余韵 《理论月刊》2008,(6):164-167
农村环境保护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一环,更是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跨越的必要条件.武汉城市圈的建设,必须统筹城市圈的农村环境保护,在发展中实现"天蓝--水青--山野绿"的生态目标,建立生态文明的生活观念,实现生态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勇 《前沿》2011,(11):169-172
社会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标。生态文明是继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生态文明建设也必须遵循社会公平的基本原则。平等的生态享有机制、科学的生态规划机制、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绿色的生态消费机制是实现生态公平的保证。只有建立起公平、公正的生态文明观,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全面公平。  相似文献   

16.
传统生态知识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这些价值主要体现在实践经验、技术技能、社会保障和精神支持等四个方面。研究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尽可能地传承和发扬各民族的传统生态知识,使这些传统生态知识更有利地支持生态文明建设,让生态文明建设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李箭飞 《人民论坛》2014,(2):201-203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之一,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倡导节制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思想有丰富的节制思想,其“道”、“义”、“礼”、“和”、“仁”、“爱”等道德规范有的本身就是节制思想,有的虽然不是直接讲节制的,但是包括丰富的节制观念,对我们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建设与法治建设具有相同的精神内涵,都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将新型的理性观念贯穿始终。生态文明建设是充实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理论领域推动了法治观念的更新,使法治建设更加尊重和遵守客观规律;在实践领域凸显了生态法律制度的重要性,并提高了法律的质量。法治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保障:在理念层面树立法治思维,审视和引导生态文明建设;在制度层面构建制度体系,规范和调整生态文明建设;在方法层面运用法治方式,处理和解决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生态文明建设和法治建设具有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二者融合而成的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亮点和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19.
陈冲 《前沿》2014,(19):51-52
建设生态文明,是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陈云同志作为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历来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他一再强调,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一定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发展。这些理论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人的自然价值观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唯物史观基础上的自然价值观.我们党对正确的自然价值观进行了系统阐述,并将正确的自然价值观与倡导生态文明观念、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政策措施.在全社会大力加强正确的自然价值观教育,确立生态文明观念,对于深刻理解中共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并在实践中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