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专题导引】2011年,我国启动了《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工作。迄今国家版权局和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共公布了三稿《修改草案》以征求意见,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对于有些问题,争论之激烈,权利人、产业界和学界参与面之广,在我国的立法与修法历史上是  相似文献   

2.
民事诉讼量在近年来的持续增长及其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是我国<民事诉讼法>修改要面对的基本前提.民事诉讼修法理念由"粗放"到"集约"的转型是民事诉讼修法成功的基本保障.诉讼模式架构由"一体化"格局转向"间隔型"格局、诉讼程序结构由"庭审过场型"双阶结构转向"庭审中心型"双阶结构是<民事诉讼法>集约化修改的两项基本作业.<民事诉讼法>经过集约化修改将勾勒程序效益最大化、审判岗位绩效最大化、司法产品社会接受度最大化的民事诉讼运行理想图景.  相似文献   

3.
阿计 《检察纵横》2012,(3):60-60
继刑事诉讼法启动修法步伐后,《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以下简称为民诉修法)也于2011年10月进入初次审议程序。颇为相似的是,民诉修法方案同样引发了一地争议,修法步伐亦因此暂缓,未在2011年年底召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上继续审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颁布于1979年,1996年进行了重大修改,此次修改不仅推动了刑事诉讼法律规范的完善,也为我国刑事司法迈向法治轨道奠定了基础。1996年修法甚至被人们称为“举世瞩目”的进步,这种说法其实是过誉了,实际上,新法实施不足七年,2003年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决定将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工作列入本届人大的立法议程。这当然主要是由于近几年来我国的政治、  相似文献   

5.
152票赞成、0票反对、5票弃权。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行政诉讼法的决定。这是行政诉讼基施行24年来进行的首次修改,修法过程始终受到全社会高度关注。在随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关部门负责人对修法的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行政诉讼法很重要的一个特殊性就在于它是保障‘民告官’的法律。实施24年来,社会评价在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这‘三难’问题上行政诉  相似文献   

6.
我国刑事诉讼法于1996年做重大修改,对公安侦查工作产生深刻影响。2003年10月,十届全国人大再次将刑事诉讼法修改列入立法规划,由此开始了新一轮研讨热潮。此次修法的基本精神十分明确,就是进一步加强权力制约,保障基本人权。由此出发,此次修改的一大重点就是侦查程序和强制措施。这将导致我国侦查制度发生重大变革,从而对公安机关侦查职权、侦查体制和侦查能力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从工具理性维度检视与反思2018《刑诉法》修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本次修法背景与修法目的之审视,可以看出《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是工具理性主导下修法逻辑的产物;《修改决定》增设的相关制度尽管解决了及时之需,初步实现了修法目的,但立足完整、自洽、精细的工具理性标准分析,修法内容尚存在诸多瑕疵。因此,立法机关在未来刑诉立法中应逐步摒弃“宜粗不宜细”的理念,通过精密的条文设计,不断提升立法的实用性与操作性,实现从“粗糙理性”迈向“精密理性”。  相似文献   

8.
立法与改革:以法律修改为重心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8年以来,中国逐步从"创法时代"迈向"修法时代"。1978—1993年,是中国改革启动及社会开始转折的艰难阶段,立法工作的重心放在对"政治屋顶"的修缮甚至重构上。1993—1998年,立法理念总体上注重与改革发展的决策相结合,市场经济法治化初现端倪。1998—2008年,法律创制步伐放缓,法律修改力度加大,市场经济法治化全面铺开。2008—2014年,立法进入引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梳理与总结1978—2014年改革进程中法律修改的基本经验,分析立法工作重心逐步向法律修改转移的特点,有助于准确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立法与改革关系的规律,更好地观察和把握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和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9.
我国刑事诉讼法曾于1996年作过重大修改,当时的许多改革措施,如调整管辖范围、律师介入侦查、取消收容审查、完善强制措施等,都曾对公安侦查工作产生深刻影响。新法实施7年后,2003年10月,十届全国人大再次将刑事诉讼法修改列入立法规划,由此开始了新一轮研讨热潮。此次修法的基本精神十分明确,就是进一步加强权力制约,保障基本人权。  相似文献   

10.
朱宁宁 《法人》2020,(1):39-41
2019年12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新证券法"),将于2020年3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在市场化、法治化的道路上又迈出至关重要的一步。证券法是资本市场的"基础法"和"根本法"。本次修法是证券法第五次修改,也是第二次修订。此次修订过程历时四年半,于2015年4月首次提请审议,之后于2017年4月、2019年4月、2019年12月进行了二审、三审和四审。  相似文献   

11.
基于无罪推定与保障人权原则,逮捕作为未决羁押处分,应当受到严格规制。我国三次修改《刑事诉讼法》,均对逮捕制度进行了改革。1996年修法,修正了逮捕的证据要件;2012年修法,明确了逮捕的社会危险性要件即必要性要件,确立了准诉讼化审查程序模式,并构建了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实证研究表明,这两次修法对逮捕适用没有产生明显影响,未能有效减少逮捕适用,过度适用逮捕的问题未获解决。根本原因是,检察机关惯于先行作出"有罪认定"进而奉行"构罪即捕",不能真正履行逮捕社会危险性即必要性要件审查义务。2018年修法,仅在逮捕条件条文中增加一款社会危险性考虑因素的规定,并无实质意义。鉴于检察机关审查批准逮捕模式无法克服自身局限,遭遇改革瓶颈,建立法院统一审查逮捕模式从而实现逮捕审查司法化方为出路。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专利法>第三次修改的动因,<专利法>第三次修改程序上的前瞻性与现实性、科学性与民主性.介绍了<专利法>第三次修改的主要内容,认为鼓励技术创新是这次修法的主旋律;强化专利权的保护和反对滥用专利权并重,是这次修法的亮点.  相似文献   

13.
阿计 《政府法制》2013,(23):16-18
2013年4月23日,随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修正案草案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次会议初审,施行近二十年的消法迎来了首次修改的清晰前景.此次修法的鲜明特点,乃是进一步充实消费者权利,强化经营者义务.其中,引入"后悔权"机制,提高惩罚性赔偿力度,等等,备受社会关注. 然而这些新的制度设计,也是此次修法的争议焦点所在,其背后所隐藏的利益博弈和观念冲突,需要立法者郑重抉择.  相似文献   

14.
刑事诉讼法修改释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于3月14日通过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以来,全国检察机关把学习贯彻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作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正在进行各种学习培训。为了让广大读者全面了解刑事诉讼法修改的立法背景、修法过程中的各种争议观点以及修法的主要内容,准确领会立法精神,把握立法原意,本刊特约请参与此次刑事诉讼法修改的立法专家撰写专稿,对刑事诉讼法修改的相关内容进行详尽阐释,供大家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人大新图景     
回望2011年那些由脉动细节编织成的人大新图景:国家权力机关尊崇人大代表主体地位,中国从立法时代步入修法时代,人大监督走上"亲民"路线,每一张选票分量格外厚重,公众"微博力"和本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持续爆发的雾霾污染,阻塞国人呼吸权利,重创国家民生形象,俨然已演变成头号环境公害。正是在这样的困境中,去年年底提交立法机关一审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此次修法行动,有望收获的将不仅是保卫蓝天的法制进步,也为反思大气污染深层症结、探索环境治理根本之道提供了历史契机。雾霾倒逼修法2011年入冬以后,持续数日的灰蒙天气突袭全国多个地区,两个令人陌生的新词——"雾霾"和"PM2.5(细颗粒物)",开始进入公众视野。  相似文献   

17.
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呼声,不仅在环保界、法学界回荡了十多年,也涌入了民意机关。据统计,从1995年至2012年的历次全国人代会,全国人大代表共2474人次以及台湾、海南代表团提出修改环保法的议案多达78件,成为修法的直接推手。从2008年起,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历时三年,对环保法及相关法律进行了评估,形成了一系列论证报告,并提出了基本的修法建议。据此,  相似文献   

18.
阿计 《江淮法治》2014,(22):15-17
正2014年8月25日,随着立法法修正案草案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初审,在中国立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有"小宪法"之称的立法法在施行14年后,迈出了首次修改的实质性步伐综观立法法修法草案,最具分量的改革方案莫过于:拟将以往49个较大的市才享有的地方立法权,全面扩展至其余233个设区的市,其力度、规模堪称空前。然而,也正因为这一修法动议可能引发利弊参半的后果,该不该放权、如何放权等等,成为此次修法最大的争议焦点。放权的历程  相似文献   

19.
2021年,"国家安全"立法行动再次接过2020年密集出击的接力棒,围绕重点议题,持续发力. 3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全国人大授予的相关立法职权,修改香港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双管齐下",打出"决定+修法"漂亮"组合拳",为"爱国者治港"原则提供制度性保障.  相似文献   

20.
时评     
《中国律师》2012,(4):87-87
"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刑事诉讼法》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在确保惩罚犯罪的同时,强调对于公民合法权利的保护,成为此次修法的一大原则。据此,修改后的刑诉法将中国宪法确立的"尊重和保障人权"明确写入到了总则当中。——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社会的共同价值观。近年来,中国对人权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人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