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田路 《法制与社会》2013,(14):34-35
性别歧视是我国就业领域内存在普遍的现象,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究其原因,是我国没有建立完善的反就业歧视法律体系:反性别歧视立法缺失,现有散落于《宪法》、《劳动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中的条款可操作性有待加强,且对于追究就业中实施性别歧视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的追究也存在缺陷。建议制定反就业歧视立法,建立处理就业歧视的行政机构,明确用人单位实施就业性别歧视的法律责任,保障女性的平等就业权。  相似文献   

2.
刍议就业性别歧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业是人们生存的核心问题,当前我国就业市场存在女性就业难特别是知识女性就业困难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就业性别歧视。本文认为,在当前人力环境条件下,男女两性在综合劳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上存在客观差异,而保障两性平等就业的法律法规不够具体并缺乏可操作性,加之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就业市场性别歧视现象越演越烈。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政府责无旁贷,应从宏观政策引导、法律制度创新和完善、文化变革和社会环境的培育等方面入手,营造两性平等竞争的劳动力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3.
消除或减少就业中性别歧视现象的法律规制,首先是要将现有的法律法规落到实处,同时对现有法律法规的缺陷进行修补完善,需要进行这种修补或完善的关键内容是:明确性别歧视的认定标准、国家为女工录用提供优惠或补贴、加大对性别歧视行为的处罚力度、生育保险完全社会化、鼓励非政府组织参与女工就业维权等。  相似文献   

4.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现实中就业性别歧视存在,侵害了女性的劳动就业权,不利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推行,影响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落实。因此,应当对什么是就业性别歧视进行界定,明确用人单位歧视女性劳动者的法律责任,并且在必要时建立专门消除就业歧视的机构,制定专门的反就业性别歧视法。  相似文献   

5.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现实中就业性别歧视存在,侵害了女性的劳动就业权,不利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推行,影响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落实。因此,应当对什么是就业性别歧视进行界定,明确用人单位歧视.女性劳动者的法律责任,并且在必要时建立专门消除就业歧视的机构,制定专门的反就业性别歧视法。  相似文献   

6.
体育性别歧视是体育运动中对某种性别参与者的不平等对待.奥林匹克运动有性别歧视的传统.体育性别歧视的样态表现在:体育参与机会不均等、同工不同酬和体育性骚扰.它侵权的类别有:体育参与权、体育劳动权和体育人格权.反体育性别歧视的法律制度体现在国际公约方面和国内立法方面.体育性别歧视法律应对机制存在不足,应该对其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7.
因文化传承性和保守性的影响,性别歧视在某种程度上根深蒂固,以至于很多歧视现象司空见惯.由于社会的失范,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越来越严重,逐步引起了广大社会学学者的研究兴趣.本文试以社会学中的社会失范理论来分析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歧视问题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以期抛砖引玉,引起更多的社会学家和女性工作者以及关心女性的人们,正确认识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问题,从多个层面、多种途径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和措施,达到有效遏制和逐步消除这一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美国历史上就业性别歧视非常严重,联邦最高法院在几个重要的宪法判例中明确否定女性享有和男性平等的就业权。美国《1964年民权法》的通过真正开启了女性就业权平等保护的大门。“性别”以一种极为奇特的方式被写进旨在解决种族歧视问题的民权法案中,从而与种族、肤色、宗教和来源国一起成为被禁止的歧视理由。虽然“性别”被写进《1964年民权法》并没有真正反映当时美国社会对女性地位和社会角色的主流观念,但该法第七章一经实施还是对女性就业权的平等实现产生了非同寻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从女性主义福利理论的角度,在论述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问题的基础上,探讨这一问题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具体表现为:劳动市场中妇女低工资、就业岗位性别分隔和服务行业女性化,兼职工作和一临时工作"正常化"等,市场机制和就业机制的性别取向、传统社会分工和家庭结构中的性别角色都是这一现象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0.
体育性别歧视是体育运动中对某种性别参与者的不平等对待。奥林匹克运动有性别歧视的传统。体育性别歧视的样态表现在:体育参与机会不均等、同工不同酬和体育性骚扰。它侵权的类别有:体育参与权、体育劳动权和体育人格权。反体育性别歧视的法律制度体现在国际公约方面和国内立法方面。体育性别歧视法律应对机制存在不足,应该对其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1.
黄晖 《法制与社会》2014,(1):271-272
近年来,我国就业市场供需矛盾尖锐,劳动力市场供给数量激增,但伴随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增速下滑,市场无法提供更充分的就业岗位,就业市场呈现买方格局。用人单位在选择新员工问题上获得充分自由选择权,其能够运用各种显性或隐形的手段对求职者进行带有歧视性的甄选,这种歧视现象之一就是性别歧视,女性在求职时远比同等条件的男性困难。随着女性劳动者增加,女性就业歧视现象越发严重,不仅破坏就业市场公平竞争,而且威胁社会稳定和法治进程。本文试图从立法层面分析女性就业歧视泛滥原因,并探讨就业歧视的界定,同时就完善反就业歧视立法体系提供可资借鉴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女性比男性就业更困难,一直是我国的一个大问题,这不仅表现在刚出校门的学生身上,在社会上更是如此。虽然国家劳动法明确规定,不得以性别为借口拒绝求职者,但是女性在就业过程中受到的性别歧视,不仅没有消除,反而有从显性歧视转向隐性歧视的趋势。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是非常不利的,对于女性追求自身的更高发展也是巨大障碍。本文主要针对这一问题,探讨了女性就业上受到性别歧视的表现、以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如何解决就业中性别歧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男女平等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男女两性的平等发展对于社会进步也有着重要意义。然而,我国针对女性的就业歧视是普遍存在的,这种现象的背后存在着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现行法律制度的缺陷。为了促进社会性别平等,需要以政府为主体,引导社会性别意识的转变,同时在法律制度上进行细化设计。  相似文献   

14.
对女大学生就业机会歧视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对女大学生就业机会歧视的现象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招收录用、职业培训、生育保险等方面.从理论上认识这种就业机会上的性别歧视,从法律制度上对之进行规制已是当务之急.因此,应该在严格执行现行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尤其是完善<妇女权益保障法>的相关规定,以保障和促进女性就业.  相似文献   

15.
美国有关性别歧视的判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在美国的法律制度、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中,人仅指男人。第14修正案公然剥夺妇女的选举权,表明了美国宪法对女性的制度性歧视。在美国,消除性别歧视的最初目标,就是使妇女实际上获得人的主体地位。美国宪法史上两性平等权的发展历程,同时亦是妇女争取享有平等宪法权、争取做人的权利的历程。本文将通过对美国历史上有关性别歧视之典型判例的研究,揭示女性曾受到的不公平对待,批判历史传统、社会习俗乃至法律制度对妇女权利的漠视,阐明司法在实现性别平等目标中应当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因文化传承性和保守性的影响,性别歧视在莱种程度上根深蒂固,以至于很多歧视现象司空见惯。由于社会的失范,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越来越严重,逐步引起了广大社会学学者的研究兴趣.本文试以社会学中的社会失范理论来分析我固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歧视问题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以期抛砖引玉,引起更多的社会学家和女性工作者以及关心女性的人们,正确认识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问题,从多个层面、多种途径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和措施,达到有效遏制和逐步消除这一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叶琼 《法制与社会》2013,(12):179-180
现今就业市场上普遍存在性别歧视问题,我国目前性别就业歧视的表现为就业机会不平等、工资和福利待遇上的不平等和职业生涯的不利处境等。女性平等就业具有重大的意义,要不断完善立法等,切实保护女性职工的利益。  相似文献   

18.
为控制就业性别歧视,我国亟待建立就业性别歧视的法律判断标准和识别方法,美国的相关经验值得参考和借鉴。根据美国联邦立法及其司法判例,就业性别歧视的具体判断标准和识别方法是:一种工作类型明显地使一种性别受到限制的职业分类是直接性别歧视;不符合真实职业资格成立要件的差别对待是直接性别歧视;对于以合法的非歧视理由为借口以及与雇佣结果有因果关系的性别歧视言论都是直接证据,如果雇主提出的合法的不歧视理由不可信则是间接证据;包含性别歧视的混合动机下的雇佣行为是直接性别歧视;判断间接性别歧视中所做的业务必要性审查主要考察的是成功完成有关工作所必需的最低工作资格。  相似文献   

19.
尽管内地女性在就业中的受歧视现象随着社会经济和文明程度的发展获得了很大的提高,但在国有机关、企事单位中,女性的就业平等权受严重侵犯的情形仍然大量存在。本文深入比较世界各地区关于妇女平等就业权的保护机制,从而提出加强立法,明确规定妇女不适合从事的工作岗位和不同情况下不同程度地对受歧视对象的保护等建议,从法律层面提高对内地妇女的就业平等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20.
离退休人员就业权法律保护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劳动力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身体健康、精力充沛的离退休人员成为劳动力市场一支主要力量。但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现行法律制度只是针对初次就业的劳动者,缺乏保护离退休人员就业权的相关法律规定,使离退休人员就业权受到侵害。因此,我国应构建保护离退休人员就业权的法律制度,使其在公正平等的前提下参与就业竞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