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粉末法是现场上显现潜指纹最常用、最方便的方法,即用玻璃纤维刷或毛刷将各种粉末刷到指纹区域,其通过物理机械或静电作用与乳突纹线上的指纹残留物发生吸附,而没有指纹残留物的小犁沟以及指纹承载体则不会吸附上粉末.最终的结果就是粉末粘附到乳突纹线上,与未粘附粉末的小犁沟和承栽体形成反差,从而显出潜指纹.  相似文献   

2.
探讨利用指纹三级特征包括乳突纹线边沿特征和汗孔特征来辅助指纹鉴定,为指纹鉴定在细节特征不能充分做出鉴定结论时提供一种微观特征上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科学确定指纹鉴定标准对保证鉴定结论的科学性有重要意义。现有的特征数量标准、数量——质量标准以及形态学标准虽然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有明显的片面性。基于指纹面积和特征质量的标准依据指纹纹线的空位特征、基本特征和特殊特征,全面包含了指纹中乳突纹线特征的主要信息,采用简单的随机匹配概率作为量化的指标,形式简单,内容有较强的说服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不同种类的样本指纹,观察乳突线边沿细节。对边沿细节分类、命名,并进行边沿细节自身特征、与汗孔组合特征、与乳突线细节组合特征的观察,为利用边沿细节辅助进行人身识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假手套”是水中尸体特有的晚期腐败尸体现象之一,其表层皮肤纹线一般不致于短时间腐败或人为或自然破坏而改变,它对于法医推断死亡时间、查明无名尸源并作同一认定有重要价值;在刑事案件和其他案件的侦察过程中,对于认定或否定犯罪嫌疑人、确定身份、证明案件真实情况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指印是手指末节皮肤乳突花纹遗留的印痕,能反映出手指末节形态的结构特征和乳突花纹的结构特征。在司法实践中,残缺指印的出现率很高,而且由于指印面积小,其纹型难辨,纹线数量少、细节特征少,检验残缺指印比较困难,用常规的鉴定方法难以完成。根据残缺指印的形成特点及鉴定条件从细微处入手、分析形成的原因,通过比对可以得出准确的检验结论。  相似文献   

7.
纺织物上的微弱灰尘痕迹,如灰尘指印、足迹、尸体上的灰尘车轮印迹等痕迹,是物证摄影的难题之一。本文中运用"正交偏光轴法"偏振光物证摄影配光方法并结合"均匀布光法"、"分色法"等光学配光方法,对几种常见承载灰尘痕迹的纺织物检材,按其质料、纹线特点和颜色等进行了拍摄实验,实验中以"正交偏光轴法"为技术核心,辅之以不同的光照入射角、光照方向、曝光组合等技术条件,探索了显现固定这一类检材的配光和曝光的一般规律,成功消减了深色纺织物背景光斑,并显著加强了微弱灰尘痕迹的反差,获得纹线清晰的痕迹照片,对实战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现场赤脚印出现率在整个痕迹系统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但由于赤脚印在形成过程中受现场环境、承受客体、脚底粘附物数量以及作用力的大小、方式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往往出现有的残缺不全、有的模糊不清等现象。这类脚印由于特征反映少,难于作出同一认定或否定的结论,因此,利用率不高,未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此,我们结合自己的办案实践,对现场赤脚印局部乳突线的提取和检验作了一些探讨,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刑事案件现场勘查实践中,用502胶熏显非渗透性客体表面上潜在汗液指印是首选的显现方法。它的原理是,利用从502胶蒸发出来的α-氰基丙烯乙脂单体在汗液纹线上发生聚合作用,在潜在汗液指印纹线上形成白色的聚合物,从而显现出潜在汗液指印。如果经502胶显现的指印出现在深色客体背景上,白色聚合物纹线非常容易与深色背景形成较大的亮度反差。但是,在浅色背景上的502胶指印与背景之间亮度差很小,用肉眼不易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手指本身性质、作用力的方向和大小、承痕体表面性质、以及附着物对指印变形的影响,探索指印变形的原理,归纳指印的整体形态变化、纹线粗细及间距的变化、纹线曲度的变化、三角到中心距离的变化及细节特征的变化等变化规律可以,为实际指印鉴定工作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以寻找液压断线钳痕迹检验鉴定和现场推断工具种类之方法为目的,采用实验比较方法,对液压断线钳及其痕迹进行研究,分析其坡面平行纹线的产生原因及取决断裂带宽度的因素,得出了其断头侧向推挤明显,无立顶、断裂带两缘平行、痕迹坡面夹角较大及具有独特横向纹线等项结论。  相似文献   

12.
汗潜微弱手印因其纹线白色聚合物微少、漫反射光线也很少,用普通方法拍摄效果不佳。在实践中,采用"502"胶熏显出来的汗潜微弱手印,通过紫外观察照相系统的短波紫外光激发,其纹线可见度显著增强。利用紫外观察照相系统即时配光显现,使用数码相机拍摄"502"熏显汗潜微弱手印,能够增强反差、消除背景图案干扰,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溺死尸体124例形态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24具溺死尸体的尸体征象出现率的统计分析,以明确哪些尸体征象可以在实际案件中用于确诊生前入水溺死。尤其对水中腐败尸体因腐败导致一些尸体征象消失,常难以确诊溺死。溺死腐败尸体左右心肌及心内膜颜色存在差异,对确诊溺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不以人的尸体为物,使对人的尸体管理处于无序状态,严重影响社会良好秩序。人的尸体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物,其权利主体具有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其权利内容具有占有时间的有限性、使用范围的局限性、收益禁止的普遍性、处分方式的伦理性等。对无主尸体、赋予民族情感内容的尸体、死刑犯的尸体以及医院正常医治过程中产生的尸体都应当予以特别规定。  相似文献   

15.
对于渗透性光滑客体上遗留的薄层、较新鲜灰尘手印,用磁性粉显现,效果较为理想,显现的手印纹线清晰,易提取,保存时间长。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针对不同类型的浓重红色印泥手印,清晰显现需要采取的多种形式的拍照方法。通过这些方法起到减薄的效果,可以获得纹线清晰的手印,达到鉴定要求。  相似文献   

17.
对于残缺手印,应当根据其形成原因、基本特征与内在的规律性,采取有针对性的检验方法,对其所属人体部位、类型、纹线特征等进行具体判别。  相似文献   

18.
人死后,尸体受到内外环境的影响,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称为死后变化,由于变化所呈现的现象称尸体现象。按死后现象出现的早晚不同,可分为早期尸体现象和晚期尸体现象。 早期尸体现象是指死后24小时以内尸体未腐败时所发生的尸体现象。对于确定人是否死亡,死亡时间、死亡性质、有无移尸等,具有很重要的法医学意义。常见的早期尸体现象有:肌肉松驰、尸冷、尸僵、尸斑、局部干燥、角膜混浊等。  相似文献   

19.
利用小型加湿器与密闭塑料箱搭建一个简易超声波雾化装置,选用氨基黑10B、蓝星和酸性黄三种试剂雾化显现潜血手印,与滴显法比较效果,确定试剂最佳显现浓度以及雾化所需时间。实验发现超声波雾化方式显现效果更佳,均无需手印固定环节,其中氨基黑10B雾化法还免于漂洗,操作便捷。小型超声波雾化装置显现潜血手印纹线3分钟即可达到良好效果,纹线清晰、特征点反映完整,显现效果优于滴显法,可在现场勘验中应用。  相似文献   

20.
对关于尸体在法律上的本质表现之不同主张稍作梳理和评论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尸体法益之主张并作初步探讨。最后指出侵害尸体法益的行为样态及责任承担方式 ,以资对尸体法益作周密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