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瞭望》2000,(19)
今年是实现《国家八七扶贫攻 坚计划》,解决贫困人口温饱 决胜的一年,同时,新世纪的扶贫工作也即将启动,本刊记者为此走访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胡富国,就当前扶贫工作的形势和今后扶贫工作的初步思路作了访谈。扶贫攻坚将大范围进村到户 去年六月中央扶贫工作会议召开,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这标志着我国扶贫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各地扶贫工作的力度明显加强,加大了扶贫资金投入。据介绍,去年各地新增扶贫配套资金17.8亿元,比前年增加了20%。当前扶贫工作最突出的特点是…  相似文献   

2.
在今年6月份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国家主席江泽民指出:“到2000年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是党和政府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不论今后两年扶贫攻坚任务多么艰巨,全党全国都要同心协力啃下这块硬骨头。”这充分表达了全党全国如期完成扶贫攻坚任务的决心和信心。为了加大扶贫开发的力度,在近年来不断大幅度增加扶贫投入的基础上,中央再进一步把扶贫资金从去年的184亿元增加至今  相似文献   

3.
要论摘登     
《求知》2018,(7)
正打赢脱贫攻坚战,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行百里者半九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强化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责任制,明确责任、尽锐出战、狠抓实效。要坚持党中央确定的脱贫攻坚目标和扶贫标准,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  相似文献   

4.
《民主》2018,(8)
正易地扶贫搬迁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头号工程。目前,需要搬迁的人口基本属于发展能力弱、脱贫难度大、减贫成本高的群体,要加大易地扶贫搬迁的支持力度,有效解决因搬迁而举债、因搬迁而返贫的问题。国家《"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方案》中,要求各省根据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标准和贷款、项目资本金承接情况,制定各省的住房建设最低补助标准,并根据区域发展状况、建设成本等因素,制定省域内差异化补助标准。根据国家政策,各地制定了相应的补偿  相似文献   

5.
政府治理下精准扶贫的基本思路是"绣花"功夫与"组合拳"并用。"绣花"功夫是通过对贫困户建档立卡来识别贫困的最重要途径;"组合拳"是通过精准扶贫的"输血"模式与"造血"模式相结合,以完成中央制定的2020年我国全面脱贫摘帽的目标。与此同时,中央通过"五个一批"工程,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异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和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等五种精准扶贫的主要模式来实现脱贫摘帽的目标。在这五种基本模式基础上,地方又衍生与创新出一些新的精准扶贫模式,包括党建扶贫、电商扶贫、金融扶贫、健康扶贫和旅游扶贫等。扶贫模式的地方创新,丰富了实现脱贫摘帽的手段。不可否认,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局部问题与挑战,这需要政府发挥治理和扶贫的主导作用,转换精准扶贫思维,为最终实现全面脱贫摘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2000年后农村扶贫要解决什么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政府从1986年以来开展 了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 扶贫行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扶贫政策和措施,筹集、动员和分配了巨额资金从事扶贫活动,特别是1993年向世人做出了到本世纪末基本消灭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宣言,这著名的“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加速推进了全国反贫困的历史进程,中国的扶贫成就令世界舆论叹奇。今年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有必要对7年来乃至推及1986年的15年来农村扶贫战略和政策进行思考和分析,它将有助于开启21世纪的扶贫征程。高举开发性扶贫大旗是中国扶贫战略的选择 中国农村扶贫…  相似文献   

7.
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我国部分地区相对比较贫困,为此,从中央到地方都采取了扶贫攻坚措施。但令人始料不及的是在某些地区帮困是越帮越困,扶贫也是越扶越穷。究其原因,还在于不少贫困人口不愿劳作,坐等救济。这种扶贫解困非但达不到治穷致富之目的,反而滋生了贫困地区的依赖和惰性思想。所以,笔者认为扶贫不应仅限于有形支援,还要多给予一些精神扶持,扶贫应先扶志。因为,“志”是立业成事的基础,是人的精神支柱。扶志第一应扶“奋发向上”之志。贫而失志、缺乏信心、垂头丧气、一蹶不振是长期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思想桎梏。要帮助…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扶贫标准比较低,但这次精准扶贫的意义重大,它为下一轮难度更大的扶贫攻坚探寻可操作的模式与积累经验。贫困户的资源禀赋条件局限和中国较低的贫困线标准决定了,要以提高贫困户的劳动参与率为中心来进行精准扶贫。目前地方政府普遍采取的四种产业精准扶贫微观操作模式,必须要严格把好资金运营的责任落实,因为这关系到精准扶贫效果的可持续问题。2020年之后的反贫困关键点将转变为权利-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这一重要理念。作为新时期我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指导战略,其基本思想可概括为"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以及脱贫成效精准"。精准扶贫给奋斗在扶贫开发一线的基层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协调创新能力等带来了新的挑战。2015年,在总结各地方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中央组织部办公厅、中央农村  相似文献   

10.
张晓亮  陈俊 《党政论坛》2010,(23):26-28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一直视农村扶贫工作为重中之重。30年来。农村贫困人口由1978年占农村总人口33%的2.5亿减少到2007年古农村总人口1.6%的1497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经济发展谜度明显加怏,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较怏。据有关国际组织提供的数据,从1990年到2007年,中国减少的贫困人口数量占全球的比重超过70%。  相似文献   

11.
收入标准长期以来是我国制定和执行贫困政策的依据,然而在精准扶贫中,不论是对真实贫困情况的反映,还是有效推进扶贫政策的执行,单维的收入标准均已不能完全胜任精准扶贫的要求.可行能力标准作为收入标准的拓展和补充,与精准识别、精准扶持和精准考核的内核高度契合,注重衡量多维贫困及长效帮扶机制,从而提升扶贫对象的可行能力.  相似文献   

12.
《瞭望》1994,(33)
做好扶贫工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战略性措施.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这项工作.几个月以前,国务院颁布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随后,中央和地方召开了一系列扶贫工作会议,采取了包括拨出巨额信贷资金扶持贫困地区经济,设立中国扶贫基金会筹措扶贫基金,选派干部到贫困地区蹲点,实行政府机关定点扶贫等有针对性的重大措施,使我国扶贫工作进入了大规模的有序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最后一年,解决贫困地区温饱的任务将基本完成,扶贫的工作重点将转移到如何巩固扶贫成果,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稳定脱贫致富上来。扶贫方式如何适应这种转变?带着这一问题,我们对顺平县和涞源县近年来推行产业化扶贫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4.
一、信贷扶贫是扶贫工作的关键环节现在对扶贫工作有很多提法,如“扶贫先扶智”“扶贫先治愚”等等,但从解决温饱的实际看,还是得资金先行。没有资金的投人,解决温饱问题就肯定会成为一句空话。另外,虽然需要社会广泛的参与扶贫,并且确实已动员起社会力量扶贫。如“文化扶贫”、“希望工程”、“光彩事业”等。但扶贫攻坚毕竟是政府的责任,社会参与扶贫只能是补充。而代表政府拿扶贫资金的只有财政和银行两家。从当前国情和发展趋势看,国家将越来越系统地运用银行信贷扶贫。1994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立,将原来由人民银行、农业银…  相似文献   

15.
《瞭望》1999,(49)
1997年,共有124个中央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参加了定点扶贫活动,共扶持了334个国定贫困县;派出蹲点干部2122人,到贫困地区进行实地考察10896人;向贫困地区直接投入资金51052万元,直接投入物资折合人民币5165万元;为贫困地区引进扶贫资金118288万元,上项目1520个,引进技术人才428人,引进技术293项;在贫困地区修建校舍451所,资助学生43862人;举办培训班965期,培训人员98807人次中央定点扶贫统计  相似文献   

16.
将扶贫的基本行政单位划小到村,可以使扶贫资源的分配更精准、更公平近几年来,随着开发式扶贫边际效益的降低,扶贫工作面临着新的难题。一些曾经贫困,如今得到发展、不再适用贫困标准的县不愿摘掉“贫困帽”,其原因之一在于“退出标准”没有建立起来。而推  相似文献   

17.
方可成 《党政论坛》2011,(10):25-25
今年,中国贫困人口将很可能增加数千万,这并非因为扶贫工作出现倒退,而是由于官方对“穷人”的定义将发生变化——贫困线标准有望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20,(4)
从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正式提出精准扶贫到"十三五"规划的制定,不难看出党和国家对扶贫攻坚的决心和希望。2017年召开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式进入新时代,也意味着中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而扶贫攻坚作为最后的推手也成为检验全面小康社会是否顺利建成的标准。新时代下的精准扶贫战略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加强党的领导、保障民生、决胜全面小康、实现共同富裕四个方面体现了特殊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19.
《科学社会主义》2021,(1):36-42
习近平的扶贫方法,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反贫困思想,又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扶贫方略,也借鉴了中国古代的扶贫经验,还是对我国贫困治理现状富有针对性的关照。习近平的扶贫方法,主要表现为"扶志"结合"扶智",以思想脱贫为先导的方法;"中央"统筹"全局",以党的领导为引领的方法;"精准"帮扶"对象",以精准扶贫为抓手的方法;"输血"转向"造血",以可持续发展为动力的方法。习近平的扶贫方法,既为教育扶贫工作提供了创新观念,又为干部扶贫能力提升提供了有效方针,也为扶贫产业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还为破解脱贫攻坚难题提供了优化路径。尤为重要的是,习近平的扶贫方法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20.
在精准扶贫中少数地方政府存在造假行为。从博弈论视角分析这些地方政府造假成功的原因,首先是由于中央政府许诺贫困地区脱贫后,原来扶贫政策措施不改变,导致这些地区地方政府造假时能取得当地贫困农户的配合;其次是因为第三方评估机构作为中央政府委托代理人,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出现了逆向选择,接受了地方政府的收买,容忍和接受了地方政府的造假行为。治理建议主要有:从有利于反腐败的角度看,贫困地区脱贫时中央政府应取消这些地区原来的扶贫政策和措施;对贫困户实行权利和机会的扶贫;实行低保和贫困标准"两线"统一,以免给地方政府造假留下制度空间,同时,建立系统全面、分类的救助制度;要采用市场、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对一些贫困地区地方政府和第三方评估机构之间的交易行为进行治理;要加大力度建设透明政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