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利钦选择了有利时机,在任期届满之前卸任,将总统的权杖递给了普京,为普京大选获胜辟了一条便道。 争取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是稳定和发展经济、走强国之路的必要条件。今年3月24日,俄罗斯安全会议通过“外交新构想”,特别强调要“保护俄罗斯境外经济利益”。这表明普京将外交重点由政治转向了经济。可以预见,普京旨在以维护国家利益为核心,以谋求  相似文献   

2.
杨成 《俄罗斯研究》2012,(2):166-190
"普京主义"是由普京及其侧近政治精英倡导并开创的俄罗斯所特有的"克里斯玛"型政权组织形态的变种,其特征包括但又不限于高度集权的总统制及领袖崇拜、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和主权民主意识形态的交织与融合,而且仍在持续的演化。2012年俄罗斯总统选举的结果标志着俄罗斯梅普组合"双头政治"格局的结束以及始于2000年并可能持续至2024年的"长普京时代"新阶段的开始。以强国、威权为主要特征的"普京主义"或将继续左右俄罗斯的政治生态。"普京主义"不同于经典意义上的"全能主义"和"威权主义",而是俄罗斯转型时期的产物。普京通过不同于西方自由主义民主的制度安排,克服了叶利钦时期俄罗斯转型的"制度陷阱",摆脱了国家治理危机,满足了俄罗斯民众对于秩序、稳定和发展的期许,从而在俄罗斯形成了特殊的"普京多数"现象,构成了"普京主义"的社会基础。然而,俄罗斯经济的稳定发展催生了新中产阶级的兴起,选民结构的代际变化,以及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勃兴,逐渐消解了"普京主义"的正当性。随着一个与"普京多数"针锋相对的"去普京多数"群体的崛起,普京政权正面临着日趋严峻的挑战,可能出现五种不同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2013年2月12日,普京签署的新版《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构想》,系统地阐述了俄罗斯外交政策的目标、原则和优先方向;表明了俄罗斯对世界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趋势的判断,明确地传达了新时期俄罗斯外交的优先方向。与新世纪普京上台以来俄罗斯政府出台的两版《构想》相比,新《构想》既有继承与延续,又有发展和创新。从新版《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构想》有关俄罗斯外交优先方向的阐述,以及普京归位一年多来俄罗斯外交实践来看,普京新任期的俄罗斯外交政策的用力方向主要是:发展与后苏联空间国家关系为第一战略优先,全力构建"欧亚联盟",在重点发展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关系的同时,致力于全面深化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4.
普京执政以来,俄共在内外政策和工作重心方面作了新调整,即:对普京从期望到失望;斗争目标从幻想到现实;工作重心从上层转向下层,俄共不断探索在新形势下实现重掌政权、复兴社会主义的目标和手段。  相似文献   

5.
普京曾在被问及“什么时候能看到新的第一夫人?”时笑答:“我得先把前妻柳德米拉嫁出去。然后才会考虑自己的事。”这么看来,新夫人就位之事,还得好好再议。前年,也就是2013年,俄罗斯总统普京离婚后,让俄罗斯姑娘们纷纷重新考虑“要嫁就嫁普京这样的人”,但普京本人对恋情的三缄其口,却让俄罗斯未来第一夫人的身份迷雾重重。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的新欧亚主义思潮与欧亚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的欧亚主义思潮经历了古典欧亚主义、古米廖夫欧亚主义和新欧亚主义三个阶段。以杜金为代表的新欧亚主义宣称用现代地缘政治学思想、传统主义、“保守的革命”新方法论和“第三条道路”经济模式丰富了欧亚主义。“欧亚党”把新欧亚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属于中派政党,在政治上支持普京总统。但是普京的观点与新欧亚主义并不一致。新欧亚主义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内容。新欧亚主义和欧亚党在俄国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7.
"统一俄罗斯"党目前是俄国第一大党。它自称人民党,是代表俄罗斯全民族利益的政党。它的思想基础是"政治中派主义",宣称采取介于左翼和右翼之间的中间立场;反对"政治激进主义",主张"保守主义";对苏联历史在批判其消极因素的同时肯定其积极成果;全面支持普京总统的路线政策;主张建立强有力的国家,保护人权和生态环境;要求把温和的自由主义与俄罗斯的传统价值观结合起来;外交上支持普京总统推行多边务实政策。俄国政党制度目前虽然保持多党制形式,实际上出现了一党独大的格局。"统一俄罗斯"党与普京总统结盟使它的影响迅速扩大,但也造成了对总统的高度依赖性,出现了"强势总统、弱势政党"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危机中的俄罗斯:一个超级能源大国的终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利钦时期俄罗斯的掠夺式资本主义导致了后苏联时期俄罗斯经济转型的灾难性后果。普京当政后对这一政策进行了大幅修正,转而奉行传统俄罗斯式的反市场经济模式。强力部门人士进入权力核心,国家控制取代市场运营成为主要战略。重组能源部门并借此巩固新的政治权力基础,进而恢复俄罗斯超级大国地位,构成了普京当局的优先政策。俄罗斯经济在普京作为俄罗斯总统任内的强势复苏似乎标志着俄构建能源超级大国的战略进展顺利,但金融危机的冲击暴露了现存俄罗斯制度的危险性。俄已经错过了调整经济结构的宝贵机会,克里姆林宫将能源同时作为财富增长和外交杠杆的时代已经结束。在这一背景下,梅普共治体制的改革以及经济政策的调整也许将成为可能。但历史的惯性和重负经常使俄在经历混乱失序后回归原点。俄罗斯市场经济的转型必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通向富民兴邦的道路--读《普京文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立新 《俄罗斯研究》2003,(2):11-15,42
普京在他的文集中提出了富民兴邦的目标,通向这一成功彼岸的道路是借鉴人类普遍文明与尊重俄罗斯现实的统一,赞同多元思想与信奉俄罗斯思想的统一,追求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建设公民社会与强大国家的统一,加强政治建设与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统一,实行市场经济与国家干预的统一,强化中央权威与发展地方自治的统一,肯定历史成就与否定历史错误的统一,维护国家利益的坚定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发展对外关系的选择性与全方位性的统一.这条具有鲜明的中间主义特征的道路是务实的普京对俄罗斯复杂、严峻的现实理性思考的结果,在当前民意和强大的中派势力的支持以及俄经济的持续增长下,普京的道路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俄罗斯经济改革战略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不符合俄罗斯国情的经济自由化改革非但没有带来经济的现代化,反而导致了经济的严重衰退。在这种艰难的背景下,俄罗斯新总统普京提出了复兴经济,振兴国家的强国新战略。1999年和2000年俄罗斯经济的回升为普京新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但这种回升并非持续的,不是由内生因素引起的,从凯恩斯经济理论来看,俄罗斯并不存在经济复苏的内生机制。即使每年保持5%的经济增长率,到2010年GDP总量也只有中国2000年的一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