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理论上的困惑、立法上的局限和实践中的分歧制约了检察机关支持起诉的职能发挥,检察机关支持起诉是实现法律监督的法治功能、发挥法律监督的政治功能和拓展民事行政检察监督范围的需要,有必要将检察机关支持起诉作为一项制度确立,明确其理论基础、原则以及检察机关在其中的法律地位和权限范围,构建检察机关支持起诉的程序。  相似文献   

2.
检察机关支持起诉制度立法上的缺失、理论上的分歧、适用中的混乱,都使得我们有必要对支持起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支持起诉不应作为民事诉讼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而应作为一项具体的法律制度,并通过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检察机关支持起诉的主体资格、适用的案件范围、方式以及内容,以期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支持起诉中的应有职能。  相似文献   

3.
不论是普通法系还是大陆法系,检察机关的主要作用是审查并决定哪些案件应该移送法院提起公诉,哪些不提起公诉。检察机关在决定起诉与不起诉时都享有一定自由,即检察机关享有一定的控诉自由裁量权,只是不同法系,不同国家的自由度存在差别。本案拟对普通法系和大陆法系的控诉自由裁量权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4.
一、检察机关对支持起诉诉讼中的错误进行监督(一)检察机关参与支持起诉程序的权能检察机关是宪法赋予的法律监督机关,但同时法律还规定检察机关对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行使保护职能,该职能实际上是在确立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的地位,最为明显的就是公益诉讼制度及支持起诉制度。公益诉讼制度的确立和检察机关介人民事诉讼的制度设计,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扩大司法对社会的间接管理功能。可见,检察机关实际上有两大权能,其一,是监督职能。检察机关行使的法律监督权是一项程序性的权力,不具有终局和实体的意义,其本质就是要用程序  相似文献   

5.
检察机关参与民事公诉立法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检察机关是我国法律监督机关。在此宪法制度的前提下,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诉应该限于几种特定类型的案件范围内。检察机关可以通过直接起诉、支持起诉、督促起诉和参与起诉四种方式提起民事公诉。为了实现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职能,我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和其他相关法律应该作适当修改。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检察机构职能和角色的转变在过去的30年中,德国检察机构的职能经历了巨大的转变。这一职能的转变长期以来即被确证,但人们对它的评价却很不一致。这个转变一方面涉及到检察机关与警察的关系,另一方面涉及到检察机关与法院的关系,同时它还涉及到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及其在法律政策方面的意义。早在70年代,犯罪学的研究即已证明:检察机关几乎已经不再充当立法者赋予它的"侦查程序的主宰"这一角色。与立法者将检察机构设计为侦查主管机关的初衷相悖,检察机关已经演变成为一个审级,其工作重点是在终止刑事诉讼程序和起诉两者之间作出决定。而进一步  相似文献   

7.
刑事检察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国外刑事检察介绍1.英国英国检察机关在1981年才得到皇家刑事诉讼委员会的承认,于1986年设立。在此之前,警察包揽了调查和起诉两项权力。一般情况,警察机构委托公诉律师履行起诉权,在没有公诉律师的警察局就聘请私人律师或者他们自己进行起诉。1985年《检察法》通过,并诞生了皇家检察署(thecrownprosecuteservice,简写为CPS)。CPS是由首席检察官领导的一个政府部门,首席检察官由首相领导。目前CPS分管13个区域(包括伦敦地区),每个区域都设有相应的警察机构,CPS拥有对该区域内的警察…  相似文献   

8.
支持起诉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之一,目前支持起诉范围涵盖了民事和行政诉讼两个领域。在民事诉讼领域,有关赡养、扶养、抚养等道德诉讼案件支持起诉情形比较少,各地检察机关虽有探索,但仍处于起步阶段,此类案件的支持起诉,为民行检察工作开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通常检察官在刑事诉讼中实行的基本原则有两项:一项是“起诉法定原则”,另一项是“起诉便宜原则”。起诉法定原则是指检察官必须对依法应当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原则上,检察官不存在起诉裁量权。这项原则强调合法性、公平性。而起诉便宜原则,则是与它完全相反的一项原则。它在《法律大词典》中被定义为:“追诉机关对犯罪事实已明,而予追诉条件亦相符合时,仍得自由参酌情形决定是否提起公诉之主义也。一即指在完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检察机关享有自由裁量权,可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提起公诉,追B罪。在刑事追究利益不大…  相似文献   

10.
刘妍 《法制与社会》2011,(7):144-144
支持起诉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一项原则,对于检察机关能否支持起诉,理论界与实务界褒贬不一。本文从公益性价值、公正性价值以及经济性价值来论证检察机关支持起诉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不起诉案件上升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不起诉是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项诉讼制度,是在总结多年来的司法实践的基础上,顺应世界诉讼发展趋势的科学选择。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不起诉的修改,充分体现了检察机关不但具有独立不起诉的决定权,而且享有不起诉决定的审查权和是否起诉、不起诉的裁量权。刑事诉讼法之所以赋予检察机关一定的自由裁量权,是由于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性质所决定的。同时,检察机关依法享有不起诉裁量权,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行使。在司法实践中能否正确行使不起诉权,直接关系到修改后刑事诉讼法的顺利实施和检察机关的声誉。为此笔者就我区不起诉案件作了一些调查,从调查的情况看,1997年全区共审结刑事案472件630人,其中决定不起诉91人,不起诉率为14.44%,高出全省6.14个百分点。在不起诉的91人中,相对不起诉占83.51%。调查结果表明,绝大部分不起诉案件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和要求,但不起诉率呈上升趋势这一苗头依然是今后正确适用刑事诉讼法应该十分重视的问题,亦是影响检察机关严格执法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以维护法律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12.
严明华 《检察风云》2010,(10):63-63
探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新途径、新方法,是检察机关立足检察职能,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笔者认为检察机关在开展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刑事检察工作的过程中,—方面应当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充分考虑未成年人的特点,从有利于教育、挽救未成年人的角度出发.认真履行检察机关承担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批捕、起诉、法律监督等职能;  相似文献   

13.
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享有法律监督职权,在我国现有体制下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对检察院诉讼职权进行有效监督,无疑是保证检察院诉讼职权正确运行的最佳途径。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构,享有的法律监督权是我国权力分配的结果。但是,对人民检察院的职权如何监督存在缺失,尤其是对检察院的诉讼职权缺少法律监督环节。因此,检察机关要享有对案件直接侦查、起诉的法律权力,必须解决如何监督其诉讼职权正确行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论检察机关支持起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支持起诉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一项原则,源自前苏联对民事诉讼的社会干预理论.但是对支持起诉作为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价值所在与制度构造,学界一直存在争议.目前,检察机关正在开展支持起诉的试点与探索,对此,有必要进行理论上的总结与分析.笔者主张对支持起诉原则进行改造,构建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的制度.  相似文献   

15.
作为拥有一定准司法权的特殊行政机关,美国检察机关所享之起诉裁量权职能明确、内容丰富.伴随检察职能的扩充与演化,美国检察机关在行使这一特色鲜明的行政裁量权时,其裁量权内涵不断得以延伸.近年来,针对起诉裁量权之滥用,美国各级立法、司法机关、检察机关及有关行业协会采取了若干举措加以规制及限制,旨在规范并降低起诉裁量权滥用所带来的负面效果.  相似文献   

16.
对个人信息进行保护的最终目的在于维护自然人的合法权益,基于个人信息的私权属性,有必要通过打通民事救济途径来实现对个人信息的有效保护。在现有法律框架和司法实践情形下,检察机关民事诉讼监督职能难以发挥,通过刑事手段无法对信息所有人个人权益进行有效保护,因此检察机关支持受损的自然人进行起诉具有必要性。与此同时,检察机关长时间对支持起诉的有益实践和其特有的职能优势决定了其在支持起诉时具有证据固定、侵权人确定等方面的优势,这就为检察机关进行支持起诉提供了可能性。在具体制度设计时,可从案件类型、来源、程序启动、证据固定以及职能延伸等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7.
陈昊博 《法制与社会》2011,(34):115-116
支持起诉在一些教科书中被当作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之一,而这一原则与其他的基本原则所不同的是该原则没有具体的操作规范来加以支持,因而有很多人不认为支持起诉是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但是尽管如此,我们发现在司法实践中每年检察机关所办理的支持起诉案件是非常多的,而其他主体支持起诉的案件几乎为零,显然检察机关已经成为支持起诉制度的主体。因而有必要对检察;饥关支持起诉的基本原则问题进行探讨,以达到明晰法理之目的。  相似文献   

18.
高峰 《法制与社会》2011,(31):129-130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是刑去个别化原则在司法实践中的合理运用,是当前司法改革亟待建立的重要内容。尽管检察机关在当前法律框架下不具备适用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权力,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与刑法三大原则及法院定罪原则并无违背,符合法治要求之合法性。在设计上,应明确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适用范围、运作程序及监督制约,以探索符合基层检察机关实践的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19.
查处职务犯罪是推进反腐败工作的重要手段,检察机关承担着职务犯罪的侦查及起诉职能,对有效打击该类犯罪活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实践中部分检察院重视对职务犯罪的侦查和审查起诉工作,对不起诉尤其是相对不起诉之后的监督不够,使  相似文献   

20.
论刑事诉讼中的"强制起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耀军 《法学论坛》2007,22(5):105-111
根据控审分离原则,对公诉案件是否提起公诉属于检察机关自由裁量的范畴,法院的主要职责是审判.但是,为了制约检察机关不起诉裁量权,保障被害人人权,德国、日本、韩国及我国台湾地区刑事诉讼法又规定了强制起诉制度,对于检察机关已经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案件,赋予被害人申请法院强制起诉的权利.对该制度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合理性及限度,对于改革我国不起诉制约机制,加强被害人人权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