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政党制度化是现代政党的显著特征,也是政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全面从严治党的过程就是不断推进政党制度化的过程。制度化一般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建构以及制度运行机制等方面。就此而言,全面从严治党在制度化方面的努力主要包括: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制定和完善、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以及制度实施机制等一系列制度体系和制度能力的建构。其中,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建构是政党制度化的基本内核;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政党制度化的价值指引;党内政治生活是政党制度化运行的关键场域;而党内监督是确保制度有效执行的基本保障。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体现了政党制度化发展的内在遵循,推进了党的建设的科学化、理性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党的政治建设的内核所在,是继党内法规制度完备之后的拓展之举,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逻辑。党内政治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进行政治活动时基于群体心理而呈现出来的行为模式,直接关乎党内政治生态,主要表现为一种信仰文化、组织文化、实践文化。"破""立"并举,树立党内政治文化自信以构筑共产党强大的"内心世界",是新形势下加强党内政治文化的主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3.
正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党的建设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十八大尤其十八届六中全会以来党内政治生活的执行情况看,党内政治生态明显优化,党内政治生活明显提升,但从实践中看,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当前,在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引领下,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进程中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就要突出问题意识与问题导向,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党内法规文化是一种尊崇党内法规、维护党内法规、坚决执行党内法规的理念、意志和精神,也是一种爱党为党护党、守纪律讲规矩的文化自觉。在一定意义上讲,党内法规文化是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的血液和灵魂。在深入推进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的进程中,加强新时代党内法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特殊作用。新时代党内法规文化建设的关键是,培育尊崇党章、对党忠诚的党内法规信仰,增强对党内法规的价值认同和行为自觉,提高党内法规文化影响力,促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注重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党对历史使命的时代回应,是新时代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选择。通过内涵解析、制度遵循、制度自觉和制度自信四个维度,全面认识党内政治文化与制度的内在关系,明确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所需要的价值引领和制度规范,是深层次推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遵循。依靠制度深化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有利于全面提升党的建设质量、坚守党的初心使命、坚定制度自信,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推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历史性、开创性成就,产生了全方位、深层次影响。总结全面从严治党的经验,无论对于探索党的建设规律、执政规律抑或是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统筹谋划全面从严治党可以看成是党内治理的法治化转型过程,它从战略部署到统筹谋划、从层层推进到具体实施,从制度设计到整改落实,都离不开党  相似文献   

7.
党内政治文化是党的政治主张、政治观念的总积淀,对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具有深远意义。作为信仰型、参与型和现代型的党内政治文化,构成党的建设运行的重要软环境。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体现的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的统一,需要坚持弘扬与创新、批判与吸收、借鉴与坚守、引领与带动的基本原则,遵从四个基本路径,着力推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实效性,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8.
党的政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科学概念,是由党的政治制度、政治纪律、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文化构成的一个体系性的特定的党的建设形态。从具体内容来看,党的政治建设包含五个方面的内涵,即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党章的基础上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形成优良党内政治生态;健全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形成优良党内政治文化;在加强党性的基础上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把政治建设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表明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重心的变化。从历史经验来看,中国共产党在推动政治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加强中央权威为目标推进党内政治建设;始终坚持把政治纪律放到党内政治建设的首位;始终坚持把党性修养与党的政治建设相统一。在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战略格局中,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性决定了必须要用政治建设来统领新时代党的建设,党的政治建设所具有的这种统领性又是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性的反映和表现。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大提出新的党建工作总体布局内在要求,继续坚持和推进依规治党。新时代坚持和推进依规治党有助于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有助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有助于实现党长期执政。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不健全,党内法规执行不到位,部分党员干部党内法规意识不强,党内政治生活不严肃不规范,是新时代依规治党面临的现实境遇和主要挑战。应对困境和挑战,深入推动依规管党治党向纵深发展,须健全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提升党内法规制度执行力,增强党员干部党内法规意识,严肃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  相似文献   

10.
党内政治文化是党的政治主张、政治观念的总积淀,对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具有深远意义。作为信仰型、参与型和现代型的党内政治文化,构成党的建设运行的重要软环境。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体现的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的统一,需要坚持弘扬与创新、批判与吸收、借鉴与坚守、引领与带动的基本原则,遵从四个基本路径,着力推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实效性,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制度治党作为政党治理的核心手段,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建设总目标中具有重要作用。新时代制度治党的提出符合马克思主义政党观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从理论的高度回应了制度治党"靠什么治""治什么""如何治"三个核心问题,对提升政党治理效能具有核心作用。新时代制度治党思想具有开创性价值,集中体现于从价值、文化和制度三个视角梳理和创新了治党的手段,既明确了政党治理的逻辑理路,又回应了制度治党与依法治国协同发展的重要价值,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孙成武 《长白学刊》2021,(2):1-8,F0002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中国的领导核心,是中国政治体系的核心特征和显著优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党的十九大在党的建设方面最具开拓性的贡献,是第一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突出新时代党的建设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我们不仅要把政治建设看作党建理论和实践的重大突破,更要把它作为党建重大课题的破题和任务的开启。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党的政治建设的深刻内涵和重大实践意义。从理性逻辑上看,中国共产党强调政治建设遵循了现代政党建设的一般规律和要求;从历史逻辑上看,中国共产党强调的政治建设是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经验教训所得出的基本结论;从现实逻辑上看,中国共产党强调的政治建设是推进党的自身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选树典型与弘扬榜样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伴随着党的百年历史,榜样文化建设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时代变迁,为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发挥了凝心聚力的最大效能。党的榜样文化建设在百年历程中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主要体现在以坚持群众榜样文化路线为基本原则,以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为基本遵循,以塑造政党形象为功能旨向。百年榜样文化的历史经验启示我们在新时代历史方位下,要进一步建构榜样文化精神谱系,创新榜样文化传播机制,完善榜样文化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以党的全面领导为核心的国家治理新模式。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有利于优化国家治理结构、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协调国家治理关系,是适应历史发展、坚持理论创新及顺应改革实践的必然选择。从治理主体、治理关系、治理模式三个维度入手,突出党的核心地位,优化党政职能结构,健全运行体制机制,是加快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化、引领国家治理现代化稳步前行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5.
徐彬 《桂海论丛》2010,26(3):1-6
一个政党要维持和增强人民的认同,巩固自身执掌政权的地位,就必须不断地提高执政能力。中国共产党作为居于领导地位的执政党,必须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主线贯穿于伟大工程与伟大事业二者之中。文章立足于政治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依据政治体制改革渐次展开的逻辑,把中国共产党置身于国家、社会、党自身三大政治系统之中,着力研究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这些领域中所面临的挑战及其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6.
经历了九十年的风雨激荡,中国共产党在时代的洪流中实践着自身的逐步转型.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型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界讨论的焦点问题.转型的逻辑、方式与表现都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政治道路的选择与国家的发展.从中共执政之后的历次党代会报告内容以及历届党章的文本分析中,找出中共转型的基本表征,理解中共转型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7.
国家权力来自人民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理念。如何实现人民的选择,保障人民权利成为民主政治发展的重大关切。中国民主政治类属于人民民主,其价值理念与历史实践内在赋予了执政党以领导核心地位,并要求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实现广泛、真实的民主。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作为中国民主政治的一项基本制度安排,在利益代表、政治参与和民主监督等政治功能方面与民主政治的规定性要素相契合,并在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政治平衡、政治稳定、政治整合的显著治理优势,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奠定稳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社会稳定是当代中国面临的重大问题,维护社会稳定是当代中国需要解决的重要任务.中国政党制度以"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为基本特征,以合作协商为基本愿则.既体现了民主,又实现了集中,具有强大的社会稳定功能.必须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稳定功能.  相似文献   

19.
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实施民主协商逐步成为中国基层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方式。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民主协商"成为社会治理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协商民主对于实现利益整合、降低决策风险、培育社会自治和增进公共理性具有显著功效。在化解基层社会矛盾方面,协商民主制度在不同的决策阶段发挥着重要的治理效能。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的传统、各级党委政府对协商民主制度的倡导、基层社会协商民主实践的创新,构成了中国基层社会协商治理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建设和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课题。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回顾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的历程,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功能和价值,探讨多党合作理论和实践中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有利于推进和深化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研究,不断推进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