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完善我省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目前,我省已基本建立主要流域、生态公益林、水土保持、矿山治理等生态补偿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制度,但仍存在补偿资金成效有待评估、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亟待完善等问题。建议:一是开展生态保护补偿成效评估,建立全省生态系统价值核算方法和生态系统调查制度。二是全面推行综合性生态补偿机制,细化生态补偿标准,完善考核管理体系。三是实施重点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探索相邻地市的大气和海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四是推进多层次生态保护市场体系建设,完善跨流域、跨区域排污权交易和分配制度。五是设立省级生态银行,委托第三方机构建立生态产品储备库。(省人大代表张兰)  相似文献   

2.
刘洋  毕军 《中国发展》2015,(1):15-20
完善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机制,是避免污染转移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该文从局地和跨界两个层面上建立了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机制框架,论述了各自的补偿主体和客体,可采取的补偿方式和途径及确定补偿标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保障生态补偿机制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3.
曾娜 《前沿》2013,(9):154-156
流域跨界生态补偿机制已在我国不少省份试点实施,意图通过上下游政府之间的生态补偿,实现对流域水资源的保护。从地方实践看,该机制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政治、技术和财政层面的问题。有必要在评估现有实践的基础上,思考进一步的改进措施,以增进地方相互合作的意愿,并为将来适用于更大尺度的跨省界补偿活动奠定基础。流域跨界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要求补偿的透明化和有效的信息沟通,且在制度设计上,应有时间进程的先后,最终实现流域管理上的地方自我负责。  相似文献   

4.
<正>2007年7月,财政部将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列为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试点,中央财政设立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资金,正式启动实施试点工作。2012年至2014年,每年中央补助3亿元、浙江省补助1亿元、安徽省补助1亿元。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以来,充分发挥了补偿资金效益,生态保护效果显著。按照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谁受益、谁补偿原则,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精神,以及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大力实施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的要求,安徽省在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工作中仍存在以下问题和困难,需要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5.
《北京观察》2012,(2):50-51
正今后,北京市生态补偿机制应该在两方面进行完善:一是完善政府补偿模式;二是强制推行市场模式。目前,北京市整体上生态功能还比较弱。在生态建设方面存在森林碳汇功能低、生态修复与改造任务艰巨、水源保护形势严峻等问题。尽管近年来,北京市已在生态补偿方面进行了很好的探索,但生态补偿机制还是一项新的  相似文献   

6.
生态保护补偿作为促进环境正义与社会公平的一种利益协调手段,是由国家或者其他受益组织和个人,对给生态环境产生积极作用的主体进行补偿。新安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试点具有结合自愿与强制、开启了跨地区横向生态保护补偿结构等特点。但是,新安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立法也呈现出一些问题,如末端补偿机制存在滞后性、资金补偿与其他补偿方式之间缺乏协同等。为此,可以从确立合理化补偿的标准、加强多元化补偿方式的整体性衔接等方面完善新安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立法。  相似文献   

7.
米卿  师法起  王东方 《前沿》2013,(9):157-160
海域跨界污染不仅造成海洋环境的流动性破坏,更会影响区域所属地方的关系、诱发行政冲突。作为世界性环境治理难题,海洋环境生态补偿跨界治理只有通过区域立法协作的方式,在消除多边利益冲突和地方壁垒的前提下,对海洋环境生态补偿跨界治理的相关法律制度进行系统分析,明确其法律措施和体系,才能为海洋环境生态补偿跨界治理问题的根本解决提供一条有效的法律进路。  相似文献   

8.
郑古蕊 《人民论坛》2014,(11):238-240
我国原有无偿或廉价的环境使用机制是造成环境污染问题愈演愈烈的主要原因,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成为改变此现象的重要举措。辽宁省生态补偿试点工作起步较早,与浙江模式相比,辽宁的生态补偿机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从体制机制、补偿方式和途径、补偿立法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9.
郑古蕊 《人民论坛》2014,(4):238-240
我国原有无偿或廉价的环境使用机制是造成环境污染问题愈演愈烈的主要原因,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成为改变此现象的重要举措.辽宁省生态补偿试点工作起步较早,与浙江模式相比,辽宁的生态补偿机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从体制机制、补偿方式和途径、补偿立法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0.
代表微语     
<正>加大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补助力度生态功能区县(市)既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资源,为下游构筑绿色屏障,面临着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建议:一是省级财政应当加大对生态功能区县(市)的均衡性财政转移支付、利益补偿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制定出台地区间横向援助机制等,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利益损失进行补偿。二是结合重点生态功能区主体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11.
于翠英 《前沿》2009,(12):119-121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生态补偿机制建设面临着现实的困境和挑战,其主要表现为:环保投资比重低下,环保投融资渠道单一,生态补偿途径单一,受偿者空位、错位现象突出;生态代价型经济发展模式,缺乏长效的生态补偿政策支持。为此,本文建议:建立健全专门型金融体制,拓宽生态投融资渠道;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模式,避免高投入低效率;建立健全生态绩效评估体系,增强生态补偿的决策力度。  相似文献   

12.
于翠英 《前沿》2010,(21):144-146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生态补偿机制建设面临着现实的困境和挑战,其主要表现为:环保投资比重低下,环保投融资渠道单一,生态补偿途径单一,受偿者空位、错位现象突出;生态代价型经济发展模式,缺乏长效的生态补偿政策支持。为此,笔者建议:建立健全专门型金融体制,拓宽生态投融资渠道;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模式,避免高投入低效率;建立健全生态绩效评估体系,增强生态补偿的决策力度。  相似文献   

13.
《天津政报》2023,(Z4):11-13
<正>津政办发〔2023〕5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天津市地表水环境区域补偿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2023年3月8日天津市地表水环境区域补偿办法第一条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完善本市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进一步强化地表水环境管理,持续改善地表水环境质量,根据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4.
京津冀地区近年来频发的环境问题对社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其环境治理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要实现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发展就必须建立省际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政府层面建立健全与生态补偿相关的法律法规,京津冀三地设立专门的生态补偿政府机构,同时完善纵向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逐步关注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问题。生态补偿作为一项关乎到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不仅对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产业结构调整、创新发展道路有着重大的意义,对于中国探索建设生态文明型社会亦有着深远的影响。基于此,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生态补偿的创新模式应为政府主导市场推动的补偿模式、区域联动共建共享的补偿模式和项目带动重点突破的补偿模式,而提高其生态补偿效率的具体方法是加大生态补偿系统研究力度,完善生态补偿组织管理机制,强化生态补偿政策体系制定,建立生态补偿行政责任机制,创新生态补偿的投融资体制,健全生态补偿法制保障机制,加大生态补偿宣传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16.
潘巧莲 《世纪行》2010,(2):34-34
<正>1、加大生态补偿的系统研究力度。建议省发改委、林业局等联合委托相关机构和专家开展我省鄂西生态补偿系统研究,划定鄂西圈生态补偿类型,确定相应的生态补偿机制,并编制鄂西圈生态补偿近期行动计划。同时,组织开展鄂西圈重点区域生态补偿的  相似文献   

17.
当前,河南省生态补偿机制仍面临着基础能力和政府层面支持不足、生态补偿格局缺乏系统构建、生态补偿资金融资渠道单一、社会公众参与意识不足等问题,这是由于河南省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着市场补偿所占比例较低、公共支付体系实现形式单一、社会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因此,要从实际出发,进一步完善河南省生态补偿机制,促进河南省生态补偿机制的规范化、系统化发展,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成都市地处长江上游,是全国生态建设的核心区。当前,面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突出,生态补偿力度不足,资金使用效益不高以及资源开发过程中多重难题等,加快建立和完善符合成都市实际的生态补偿机制,对于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成都市生态补偿工作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成都市在生态补偿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生态补偿机制不够完善、生态补偿工作的开展不平衡(主  相似文献   

19.
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是实现区域均衡发展、资源优化配置以及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从探讨贵州、云南、广西民族区域珠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必要性入手,对其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最终从生态补偿主体、补偿受偿主体、补偿形式、补偿标准以及法律保障多个层次着手,完善了适合贵州、云南民族地区珠江流域生态补偿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是一项关系到我国民族地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成败的系统工程。从法律制度上解决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理论现实根据、核心内容和实现保障,是有效建立和实施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紧迫任务。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现实根据是实现民族地区在缓解贫困中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恢复;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根据是环境建设和保护正外部性的内部化原理。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构成可以设计为静态框架结构和动态实现安排两大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