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法国殖民者入侵以后,越南变成了一个半封建的殖民地国家。越南社会出現两个基本矛盾:越南民族与帝国主义压迫的矛盾;劳动人民群众(主要是农民)与封建地主阶級之間的矛盾。越南革命只有解决了这两个矛盾,越南社会才能够向前发展。自从我国被法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越南社会民俗文化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明显受到中国民俗的影响;二是浓厚的越南民族特色的特征;三是多元文化的民间习俗。越南本土文化的发展及其对外来文化的兼容、改造与异化是造成其民俗社会特点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钟飞腾 《当代亚太》2012,(3):94-115
本文通过对中越、中菲南海政策协调的分析表明,三方在功能性问题上存在着极强的合作可能性。但功能性问题的特点是容易产生矛盾。在对主权存在不同主张的情形下,由于担心资源开发的收益分配不公平,深化合作的政治基础并不牢固。越南和菲律宾由于人地资源矛盾突出,对海洋资源的渴求显著强于中国,其南海政策极易获得国内的高度支持,这是越南和菲律宾不会在南海争端中让步的原因,也是其面对日益强大的中国仍表现强硬的根本原因。中越在南海问题上的双边制度化程度要高于中菲,其原因在于中越之间存在更紧密、更深入的关系,多个议题制度化的成果及经验外溢到南海领域,使双方高层在战略上容易达成共识,并对两国的国内决策和执行产生强大的约束力。理解越南和菲律宾南海政策的差异,还需要挖掘两国更多的国内政治经济因素。越南、菲律宾政府各自都面临着来自国内利益和相关部门的挑战。可以预计,国内利益多元化将使其南海政策更加难以协调。  相似文献   

4.
1975年,一个弱小的民族——越南,打败了一个号称不败的强国——美国,这一事件令世界瞩目和震动。当时世界上不少国家认为,既然越南能战胜一个世界军事强国,那么改变国内的落后状况是并不困难的。东盟的一些国家甚至还预测,未来的一个小日本将在他们的近邻中诞生。在越南国内,四处听到的都是如此坚定自信的腔调:为了重建家园,要动员全民族的力量投到发展经济的战线。这一年,越南的同情者遍布世界,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越美两国关系呈现迅速发展的态势。通过对两国关系发展的背景、动因、表现、制约因素、合作领域、发展阶段以及发展动向等方面的梳理,作者发现,学界对21世纪以来越南对美"伙伴关系"政策这一影响双边关系的关键变量并没有表现出足够的重视。文章通过对该政策的内涵、起源及特征进行总结分析认为,该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是实现了越美两国关系的全方位互动的深入,推进双方全面伙伴关系进入实质深化阶段;二是通过与越南加强经济联系,美国始终对越南开展和平演变,客观上成为美国干预越南国内政治,力促其国内进行西方式改革的抓手;三是越美在南海问题上相互利用,联手制衡中国的趋势得以强化,给南海周边安全环境带来了消极影响;四是对越中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产生了消极影响,越中关系将可能演变成长期的"经热政冷"格局。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乌克兰与中国-越南是经常被西方学者相提并论的两对断层线冲突国家。可能正因为如此,当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一些类似问题很快在越南引起巨大反响,诸如“越南会不会也被塑造为战争代理人?”以及“与大国相处如何才能避免兵戎相见?”等问题,持久地在越南引起热议,相应地,越南社会各界还围绕越俄关系、越中关系、越美关系展开探讨。其中,小国与大国相处之道、南海问题等,成为越南人观察乌克兰危机时较为普遍的切入点。乌克兰、美国和俄罗斯三个当事国均与越南有着良好关系,应对和战场同样激烈的外交舆论战,对越南的大国平衡外交来说,无疑是一次考验。笔者经过仔细梳理后认为,越南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再次表现出了高超的外交平衡术,从这个角度上说,乌克兰危机对越南与中、俄、美三个大国的关系有着更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作为越南航空史一部份的民航业,它在短短10多年历史上经历了两大转变,如今正通过改革以适应对外开放的要求。越南民航经历的第一个转变是“从军用转为民用”。这个过程大体时间是1976—1986年。越南民航总局成立于1976年2月,其前身隶属于越南国防部。现任越南航  相似文献   

8.
今年4月底5月初,在吉隆坡召开第4届“美国一东盟会议”;6月初,在香港召开“形成中的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局限与展望”国际研讨会;6月中,参加上述香港会议的两位马来西亚学者到我所访问座谈。这三个会议都围绕同一主题:中东与东南亚关系。本刊这一期刊登了这三个会议的有关报道。其中反映了外界,特别是以东盟为主的东南亚国家在中国与东南亚关系问题上的一个方面的看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很值得我们深思,更亟待我们去认真作出富有说服力的回答。理论联系实际,回答现实生活向人们提出的问题,这正是东南亚研究的战斗性之所在,也是东南亚研究工作所者的使命。本刊选登这三篇报道,目的在于引起大家对中国与东南亚关系这一重大课题的注意和重视,并推出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越南在1986年12月召开的第六次全国党代大会上提出了一项希冀振兴国民经济的改革方案。越南之所以要对其经济和社会进行全面改革,主要是基于以下种种原因:1975年越美战争结束至今15年来,越南一直是亚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前任领导脱离实际的政策以  相似文献   

10.
越南总情况:越南有人口五千零二十五万,实行义务兵役制,国民服役期两年,总兵力为一百零二万三千人。国民生产总值一九七八年为八十六亿美元(估计数字)。陆军:一百万人。(一)编制:装甲师一个;步兵师二十八个(每个步兵师通常为八千到一万人,编为坦克营一个,步兵团三个,炮兵团和支援分队一个);炮兵师两个;高炮师一个;工兵师一个;独立装甲团五个;独立摩托步兵团十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末,随着苏联的解体,哥萨克问题成为俄罗斯社会焦点之一,哥萨克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并形成一门新的学科:哥萨克学。由于诸多因素,目前国内哥萨克学的研究尚不充分,对哥萨克的认识比较粗略和模糊,特别是关于哥萨克的起源和社会属性问题。这种状况制约了对哥萨克历史、文化、文学等方面的研究。哥萨克的起源和社会属性问题是哥萨克学研究首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学者争议比较大的问题。系统地研究这两个问题,可以为进一步研究哥萨克学提供基础性学术资料。哥萨克学也可以为俄罗斯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编者的话     
《当代亚太》2012,(3):1
崛起中的中国正面临越来越多的外部挑战。其中,美国军事联盟体系的钳制、领土领海争端中的困境和西方世界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围堵备受国内学界关注。本期的选题正是围绕以上三个方面展开。本期两篇关于联盟问题的讨论,深化了我们对联盟理论和联盟战略的理解。苏若林和唐世平的文章试图揭示联盟管理过程中盟友之间的互动机制是怎样运转的。这一研究解答了如下问题:盟友间实力对比与意图匹配程度这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越南外交战略的调整是一个渐进过程。对发展和安全两大问题的理念更新奠定了越南外交战略调整的理论基础。这一调整过程开始于越共“六大” ,基本完成于“七大” ,经“八大”发展与充实 ,至“九大”基本定型。在新时期外交战略指导下 ,越南外交实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进入 2 1世纪 ,在革新开放、融入国际社会的背景中 ,越南外交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4.
1963年越南史学院的工作重点是继续编撰一部越南通史。在1962年,由于史学院和综合大学一部份同志的共同努力,最大的收获是,编委会已经统一了关于通史的历史分期问题的意见;讨论了书的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其他一些问题;并且完成了从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时期到法国殖民统治时期的初稿。  相似文献   

15.
匈牙利经济体制改革起步较早,1954~55年匈牙利就已开始了体制改革的讨论。经济学家提出的关于改革的理论观点成了政治家们推行政策的出发点。从那以后,经济学家一直没有中断对经济体制改革的讨论,随着改革的发展,这种讨论更加热烈。我希望你们不要把我看作是匈牙利的官方代表。匈国内有很多经济学家都有一家之言,他们在改革前后形成了一种特点,即在许多问题上有一致的看法,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我认为这是一种健康发展的表现。我讲话很直率,开诚布公,我来中国不是为匈牙利的改革做广告的。我是改革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选择在1978年5月24日,即布热津斯基结束访华的第二天公开中越两国在华侨问题上的争端,这首先是中越华侨争端已经严重到必须公开的结果,也是一种有目的的安排。中国通过这样的安排,有效地向外界传递了中美两国高层在会谈中有关越南和苏联问题的重要共识,并在某种程度上成功地使美国意识到,在中美关系完全正常化之前必须暂缓与越南实现关系正常化。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东欧国家的改革、社会主义中国的改革以及越南国内持续的经济危机,促使越共深刻反思自身的社会主义建设,越共六大拉开了越南革新开放的历史序幕。革新开放由经济领域开始,遍及政治、文化、社会和执政党建设等各个领域,这些经验对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足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一、越南:沿着有越南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稳步前进1986年12月,越南共产党召开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认真总结了1976年以来越南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决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提出了全面革新开放的路线,从此,越南逐渐走上了建设越南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越共“六大”以后,革新开放迅速地在越南全面展开。其特点是:农村改革、价格改革和对外开放迈出重大步伐。其他领域的改革也在逐渐展开。在农村,实行承包土地和发展商品生产的改革。1988年4月越共中央政治局通过关于改革农业经营管理的第10号…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南海问题在越南外交中影响力不断增大的角度,解析越共十二大期间的越南外交。文章首先剖析越共十一大期间南海问题如何主导越南外交,再在此基础上分析越共十二大期间越南外交为南海问题所主导的可能性。南海问题在越南外交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影响到越南外交的走向以及多组重要的双边关系,影响到南海地区局势。越南外交被南海问题所主导,即越南外交"南海问题化"的背景因素包括:首先,越南的多重"危机感"折射到南海问题上,放大了南海问题对越南的影响力;其次,南海的重要性被空前提高,导致越南内政与外交在南海问题上的投入都越来越大;第三,专业外交团队的积极运作,是越南外交"南海问题化"的直接原因。上述三个方面因素在越共十二大期间,不仅不会消失,还有可能被进一步强化。此外,越南外交因南海问题而更趋活跃和积极,提升了越南的战略优势,为越南赢得了更多国际支持。所以,越共十二大期间越南外交"南海问题化"的态势会进一步强化。  相似文献   

20.
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綫中央委員会常务委員会一九六三年九月三日在阮友寿主席主持下举行了例会扩大会議。会议听取了关于最近国际和国內形势的报告,特別是听取了关于吳庭艳当局实施戒严令后的越南南方局势的报告。 (一)会議一致认为:面对越南南方人民的爱国运动在各方面所取得的巨大胜利,为了扑灭佛教徒、学生、教师和其他阶层人民日益激烈和广泛发展的爭取信仰自由和其他各种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