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街市是两宋时期出现的一种居民居住区与商业铺面混杂在一起的城市空间形态。从空间上进行解读,街市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部分,具备了商业市场、休闲娱乐以及建筑景观的三重功能,形成了开放性、公众性和艺术性的合理特征。传统街市文化所具备的现代特性对我国当代城市公共空间建设起到了重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许晋 《前沿》2023,(5):63-70
语言是地区形象建构的重要途径,地区形象塑造对提升语言治理能力至关重要。提升语言治理能力可以促进语言形象塑造,推进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层面的形象构建。内蒙古提升语言治理能力,需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系统推进的原则,兼顾刚性与弹性,强化应急决策,不断优化内蒙古语言治理结构。在具体路径上,需要激发主体治理效能,强化语言政策落实,开发特色语言产业,加强语言景观治理和公共语言文字教育,以此助力内蒙古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萍 《求索》2013,(6):151-153
人类社会的空间决定语言的地理形态,真实空间、虚拟空间、自然地理空间和人文空间.都作用于语言景观的历史演变,但具体影响消长不均、年代有异。自然地理为语言生态的形成提供区域环境.而人文地理促发并决定语言生态发展。汉语景观是在自然及人文空间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成为空间变迁的时代记忆和可解读的“文本”。从空间维度观察语言景观,能全面了解语言资源,并进行监测、规划和保护。  相似文献   

4.
在新都市文化下的人们渴求也必须重新让我们的城市成为一个富有多样性的空间.以协调城市功能的方式同时也要把自然回归本质作为城市设计的标准.然而,在新都市文化下的公共艺术作为城市的一部分载体,作为建筑界面和城市空间之间的虚体的属性的载体,对于市民和公共艺术的关系而言,应着重阐述公共艺术在新都市文化中的功能空间及场所归属感下的设计体现,并对新都市文化下的公共艺术做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5.
随着居住观念的日新月异,人们对社区文化建设有了更多的期待。做好社区文化建设,需秉承需求层次原则、功能艺术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居住区活动区域建设、景观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人文建设等方面下功夫,创建具有文化特色的和谐社区。  相似文献   

6.
位于黔东南山地地区的苗族聚落因其特殊的地貌形态和文化渊源,形成了各类与平原聚落不同的、极具特色的公共空间。论文通过文献研究与实地走访调查,总结黔东南苗族聚落中的公共空间类型与特色,并探究其由内在的文化联系而形成的序列结构。黔东南苗族聚落的公共空间可分为生产空间、交通空间和仪式空间三类,其中仪式空间最具特色。黔东南苗族聚落的公共空间布局灵活自由,形态因地制宜;各类公共空间为鼓藏节、招龙节等重要仪式活动提供场所,作为历史的象征连通古今;模拟历史演变的仪式活动串联起各类公共空间,形成连通村落内外、村落之间的公共空间序列,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构建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福建省积极探索闽台融合发展、乡村振兴之路。这一实践强化了闽台认同。语言景观作为乡村官方宣导和民间发声的主要媒介,是建构闽台认同的重要工具。基于事件空间理论,以大陆首座闽台生态文化村青礁村为研究案例,综合建筑学、人类学及语言学的研究视角,从宏微观层面梳理青礁村宗族文化语言景观、民间信仰语言景观和乡建乡创语言景观的变化情况,剖析青礁村语言景观建构闽台认同的路径和机制,可以发现青礁村语言景观已建构起多维度、多层次、不断递进的闽台历史认同、闽台文化认同和闽台理想认同。  相似文献   

8.
<正>城市是人类物质繁荣和精神文明的中心,也是人类幸福生活的重要空间。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指街道、绿地、公园、广场以及其他由公众所有的开放空间体。城市公共空间最为重要的功能是其社交性,促进城市居民之间的交往、交流和生活连通。城市的首要功能是允许和鼓励不同人、不同人群之间的会面和交流,为人类社  相似文献   

9.
《今日上海》2008,(7):8-8
上海外滩滨水区是上海市最具标志性的城市景观区域,同时也是城市中心最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之一。但外滩大部分滨水空间被城市快速机动交通所占用,存在公共活动空间局促、舒适性较差、外滩历史建筑未得到充分展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是市民参与各种类型体育活动的场所,是被"身体性话语"赋予内容和意义的公共空间.通过梳理国内外发展历史发现,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具有可达性、意象性、补偿性和互视性四个基本属性,其在参与我国现代社会秩序建构方面具有非凡的价值:首先,公正、友谊、竞争等思想观念在此空间重复推演,发展为中国民众精神世界共享的价值符号...  相似文献   

11.
公共文化空间集生产、供给、分配和消费为一体,具有多重属性和多种功能,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正处于一个"空间转向"的过程,即由"管治空间"向"服务空间"、"由权威空间"向生活空间和由单向式空间向互动式空间转变的发展趋势。当前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存在着传统形态的功能弱化与现代形态的机制缺失两大困境,处于一种"两边夹生、中间空心"的过渡形态。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需进行"空间重塑",打造一种"内嵌型"公共文化空间,以调动民间文化力量的主动性、积极性,推进国家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牌匾标识是影响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往,缺少管理牌瘟标识的办法。城市可视性公共区域分为平面(街道)和立面(外立面)两个维度。当前,经过整治,平面和立面景观效果发生了变化。在立面景现化过程中,通过粉刷楼体、更换护栏、规范空调,  相似文献   

13.
一、什么是公共场所和公共复杂场所?公共场所,是相对于企事业单位、私人住所等而言的,它是指向社会开放的,供社会成员自由往来并进行社会活动的场所。如商场、车站、电影院、游乐场等。公共复杂场所,是公安机关治安管理部门为了便于治安管理,确定公共场所管理的重点而提出的概念,是指公共场所中那些人员特别集中、流动频繁,情况复杂,容易发生治安问题,直接影响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的场所。二、目前公安机关将公共复杂场所分为哪几类?目前,公安机关将公共复杂场所分为公共娱乐场所、公共交通场所、游览场所和商贸场所四类,按照各…  相似文献   

14.
李玉辉 《思想战线》2003,29(5):63-67
生态区划的本质是认识生态系统的分异组合和其功能的空间表现与时间进化,并指导人们的生产实践。景观规划是从人类可操作的景观水平上,体现人与自然的协调要求,关注景观结构、景观过程与景观功能的维系和创建,注意自然过程和景观格局中的物流、能流、信息流的水平运动与垂直传递,从静态格局的研究转向动态研究,注重维持多重价值景观功能的一致性优化。  相似文献   

15.
城市室外公共空间管理的基本项目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即"洁、美、亮、序"。重点是"序",即公民在公共空间的行为秩序。建立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管理的联动机制、发挥公民参与公共空间管理的作用,是构建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管理长效机制的两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电视问政为公众提供了有效的政治参与和监督平台,其提高了监督和问责政府行为的互动性、及时性与针对性。电视问政可以被看作为小型公共能量场,武汉市电视问政是这个能量场的一个典型案例。通过武汉市电视问政,看到了话语民主取得的成效,同时也发现了话语民主实现存在的障碍。因此,应以语言为媒介、以商谈为原则、以个体自由平等为条件、以公共领域为实现场所,不断强化民主参与措施,促进公众话语民主实现,进而从理论层面指导武汉市电视问政实践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7.
正建立相对完善的法律体系是地下空间科学合理规划建设的首要保障,对于推动北京市城市地下空间的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地下空间在疏解非首都功能,缓解大城市问题,增强城市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城市公共环境品质,保障城市服务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北京作为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起步最早、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把握城市地下空间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积极学习和借  相似文献   

18.
彭春岭 《协商论坛》2017,(10):39-40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面临着公共空间缺失、休闲娱乐场地少、绿化面积少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于是,袖珍公园如一剂良药应运而生——将公园小型化、景观微型化,从而有力解决城市用地紧张与公园缺少的矛盾,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公共空间质量.  相似文献   

19.
人民大会堂是党和国家及各人民团体举行政治、外交和社会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场所,是国家标志性建筑,高质量地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对于推进政府机关节能、发挥公共机构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的示范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燕  王美芬 《思想战线》2011,(Z1):29-30
一个村落的路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组成部分和与外界沟通的重要纽带之一,有其经济和文化功能;同时,以路为基点"连接"或"区隔"出不同的空间,村落及村民如何围绕路及其延展的公共空间得以组织、建构与互动,在不同的空间和场域中,人们如何行为。通过对大理市双廊镇双廊村"村社路文化"的调查,结合功能论的观点,思考路与白族人的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