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徐罗卿 《传承》2009,(22):14-15
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支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对于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施加着深刻的影响,它是统率人们的思想灵魂。  相似文献   

2.
李抒望 《前进》2010,(10):28-30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它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灵魂所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创新,也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我国社会长治久安的战略要求。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永在 《理论月刊》2008,2(2):13-15
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而社会意识形态则是社会意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阐述了社会意识形态特点和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特征及其二者的辩证关系,详细地论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这一科学论断,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实质与精神内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定社会历史时期占主导地位或核心地位的价值观的系统性存在,是一定社会意识形态、价值体系的基石和支柱,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精神和价值体系中最根本和最集中的价值内核,是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价值判断标准,其形成归根到底取决于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具有其社会性质的特殊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既是一种价值目标,又是一种现实的社会历史过程,是价值目标和社会历史过程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和实质的分析,概述了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社会思潮的必要性,阐述了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社会思潮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相对于社会中存在的其他多元的社会价值体系而提出的,是在社会的各种价值体系中具有主导的、统领的、核心地位的体系,实质上就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外并不存在一个内涵更为宽泛、架构更为庞大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之内也并不存在一个内涵更为精练、地位更为凸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有区别的,不应把两者等同起来。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影响力是强劲的,牢牢掌握着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意识形态多样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影响力形成严重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性和意识形态多样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影响力的发展原则是必须在泛化和淡化之间把握好度,发展路径是: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解释力、说服力、论证力;坚持开放性,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亲和力、包容力、凝聚力;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关注民生,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感染力、感召力;加强战略思维,树立世界眼光,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力、战斗力、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必然性与可能性,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和教育社会思潮传播主体、规范和发展社会思潮传播载体的角度,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群众》2014,(5)
<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它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精神世界上的根本表现,它的提出标志着对社会主义本质和优越性认识的深化与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之表现,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10.
论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基础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也是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它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我们应该从逻辑基础、价值认同基础、实践基础这三个方面,认真分析、深刻领会这一论断的科学性及其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管必英 《人民论坛》2011,(10):74-7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旗帜和灵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转化,走进群众、走进生活,使社会成员的价值观逐步内化为价值追求,外化为行为自觉,必须全方位、多渠道、多路径拓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领域和渠道。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建设释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旗帜和灵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转化,走进群众、走进生活,使社会成员的价值观逐步内化为价值追求,外化为行为自觉,必须全方位、多渠道、多路径拓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领域和渠道。  相似文献   

13.
昌灏 《湖湘论坛》2012,(2):43-45
公民的政治社会化是一个社会与公民个体间的政治互动过程,这种双向互动过程中既包括社会政治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发展,也涉及公民政治信仰的确立、政治行为的选择以及政治人格的塑造。在这种“政治人”的形成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能够为公民政治社会化创建出良好的政治环境,而公民政治社会化作又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以确立的重要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公民政治社会化之间能够形成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内容也借鉴了人类发展的文明成果;既源于我国的优良传统又反映我国现实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为三个层次,即国家层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个体层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国家层次的核心价值观是主导,社会层次的核心价值观是中介,个体层次的核心价值观是基础.在当代中国,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是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社会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的宏愿,民族复兴路上要解答道路目标、指导思想、精神动力和道德规范四方面内容,这四方面内容就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时,每一方面内容都面临着各种不同社会思潮的挑战.认识各种社会思潮有利于我们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也更加认识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社会思潮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大变革和社会文化日益多元化的影响下,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弱化的趋势.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引导大学生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要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栽体和教育方式等方面有所创新,努力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身的理论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社会和广大民众普遍接受;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可分为责任主体和利益主体两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应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等方面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任何民族、任何国家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有一定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强力支撑,这是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价值体系是社会文化的核心,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内涵明  相似文献   

20.
《上海支部生活》2012,(12):32-33
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十八大再次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