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论西部大开发中生态脆弱区的旅游资源开发战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西部大开发为西部生态脆弱区旅游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和西部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然而其开发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阐述了西部生态脆弱区的涵义 ,分析了西部生态脆弱区的旅游资源状况及其开发所面临的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从经营管理、旅游产品及空间利用格局三个层面上阐述了西部生态脆弱区的旅游资源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2.
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张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巧艳 《前沿》2011,(11):123-128
通过对当前西部地区非遗旅游开发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借鉴科技哲学的相关概念,分析了西部地区非遗旅游开发张力的形成逻辑,基于不同主体在非遗旅游开发上的特征差异探讨了张力的空间矢量构成、表现形态,以及张力的层次体系和时空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西部地区宗教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宗教旅游是市场规模大、需求稳定的优质旅游客源市场 ,西部地区拥有发展宗教旅游的良好基础 ;但西部地区宗教旅游开发、推广和保护力度不够。通过宗教活动推广西部地区宗教旅游 ,实现西部地区宗教旅游的产业化 ,对于改善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思恒 《创造》2002,(2):25-26
地处滇中北部昆明和攀枝花两大城市之间的武定县,由于历史和自然诸多因素制约和影响,形成了“山区、贫困、民族、宗教”四位一体的特殊县情,经济一直处于贫困状态。同时,也正因为自然、地理、地质构造、气候、历史和民族文化等因素影响所致,又给武定这块贫穷的土地,造化了奇特山川、河流,留下了著名的狮子山、关坡欧州风光和武定大裂谷等丰富而又宝贵的旅游资源。如何紧紧抓住中国加入WTO,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云南建设旅游大省的发展机遇,云南武定旅游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旅游资源分散,开发程度较低。狮子山风景区…  相似文献   

5.
王楠 《当代广西》2008,(20):56-57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特别是西部旅游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以民族文化为主要吸引物的民族旅游开发也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以民族文化为主体的民族旅游在贵州更是异军突起,吸引着海内外游人。从对国际国内旅游市场发展趋势来看,贵州民族文化旅游面临非常难得、非常有利的发展机遇,前景十分看好。但是近年来贵州旅游业中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李建智 《桂海论丛》2001,17(5):69-71
文章针对南宁市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指出应结合西部大开发和国家产业政策 ,因地制宜 ,扬长避短 ,突出特色 ,落实“发展大旅游 ,培育大市场 ,建设大产业”的工作思路 ,重点实施旅游名牌战略  相似文献   

7.
试论西部经济开发中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建林 《前沿》2006,(6):62-63
我国西部地区土地辽阔,体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种类齐全。在西部经济开发不断深入的发展过程中,开发利用西部地区的体育旅游资源对发展西部体育事业,促进西部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推动两个文明建设等方面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就这一问题试图提出建设性的发展意见。  相似文献   

8.
西部历史文化名城以其资源优势已成为旅游者向往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起到重要作用.但许多西部名城的旅游开发长期处于低层次的发展状态中,难以有效的跨越式大发展.本文在旅游体验理论的指导下,通过ASEB-SWOT矩阵分析方法,针对性的对西部名城旅游目的地TDCS系统进行深入分析判断,找出面临的优势、机遇和劣势、威胁,逐步改善和加强TDCS自身的活动、环境、体验和利益,促进西部地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昌江作为西部工业重镇,也作为西部拥有旅游资源类型最为富集的县份,是加快西部开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和区位优势十分突显。要紧扣省委关于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战略构想,围绕加快西部开发建设的区域功能定位和主要任务,准确理解和正确执行政策精神和规划的内涵与外延,进一步丰富和提升昌江县“三化一业”发展内涵,将昌江县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旅游业“三化一业”产业发展主动融入西部产业发展规划,把发展机遇和政策优势转化为推动昌江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0.
蒲永朝 《今日海南》2010,(11):38-39
在海南开始步入发展快车道这样的大背景下,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和加快发展,需要有一个中心城市来带动。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总体架构下,省委把儋州定位为海南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这一定位无论在外延还是内涵上都需要儋州在实践中进一步拓展和提升。因此,儋州要紧紧围绕"依托洋浦、服务洋浦、发展儋州"的理念,进一步理顺与洋浦之间的体制机制,科学谋划儋州的发展,加快推进海南西部中心城市建设,辐射带动海南西部地区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田孟清 《理论月刊》2006,(7):188-188
最近十多年来,旅游业作为市场前景广阔的“无烟工业”,在旅游资源十分丰腴的西部民族地区普遍得到重视,各地纷纷将其作为支柱产业,采取得力措施重点发展。但在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进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各省、区、地、市之间,往往各自为政,缺乏彼此间的统筹和协调;在制定旅游发展规划时,仅局限于本地区的资源、环境和条件,搞“小而全”,以致于造成“完整的旅游资源被人为分割,出现重复开发,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等现象,影响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在旅游业发展中,如何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资源景区景点开发…  相似文献   

12.
金龙之春,百舸争流。 西部大开发,热浪逼人。 中国四川省委书记周永康3月3日在京向中央新闻单位通报,四川已确定西部大开发战略总体目标四川发出跨越宣言。 西部大开发号角吹响后,西部各省市忙碌一片。四川省更是展开声势浩大的行动,为西部大开发献计献策。 两部大开发,旅游先起步。元旦前夕,12月23日,由省委省政府组织的川南旅游资源开发团250余人启程,对川南旅游资源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专题考察。 1999年12月27日,省计委、省科技顾问团在蓉召开了四川实施西部大开发研讨会。来自我省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及…  相似文献   

13.
马梦怡  叶非 《前沿》2014,(21):127-129
近年来,文化旅游的开发带动了很多地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目前,在云南进行玉文化旅游开发具有许多优势,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为了实现对云南玉文化旅游更好地开发,以促进云南珠宝玉石产业、旅游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我们应该从思想上给予重视,营造玉文化旅游良好环境,深入挖掘云南玉文化内涵,发展玉文化体验式旅游,丰富玉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4.
西部民族农村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旅游业的发展是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一股重要力量。在借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和资源实际状况,围绕西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面临的资金短缺,开发条件不足等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改善建议,在此基础上构建西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胡彩玲 《创造》2001,(6):21-22
被称为“天下第一奇观”的石林由于其独特的自然资源,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丰富多采的撒尼民族风情文化和便利的交通条件,而日趋闻名遐尔。近几年来到石林的旅客每年达 120万人次以上, 1999年旅游人数突破 200万人次,旅游综合经济总收入达 3 5亿元,创历史最好成绩。石林风景区多次被评为云南省优秀旅游景区、全国旅游产业先进单位、全国文明风景旅游示范点, 2000年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 AAAA级旅游风景区。现在,又逢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石林理应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向世界级风景区靠近。   一、西部大开发给石…  相似文献   

16.
《人大论坛》2009,(7):F0004-F0004
西部大开发以来,我省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依托森林资源的森林旅游得到较大的发展,森林公园建设步伐逐步加快,成为开发旅游资源、创建公园省的重要基础。截止2008年9月,我省共建各级森林公园63个,其中国家级21个,省级25个,县级17个;规划经营面积24.8万公顷。  相似文献   

17.
人工湖泊是我国的重要资源 ,拥有量为世界之最。开展人工湖泊旅游开发利用的相关研究 ,不仅在旅游学科中具有开拓创新的意义 ,其研究成果也具有填补旅游资源学、旅游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空白的理论意义 ,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研究人工湖泊在旅游开发中的作用 ,对我国的经济建设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贵州民族旅游与地质旅游结合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贵州民族旅游的发展存在着诸如缺乏影响、缺少品牌、交通限制、开发初级等问题的制约。要破解这一难题,在贵州开发地质旅游资源,促进民族旅游与地质旅游的结合是一条可行的道路。贵州的地质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世界地质公园的申报都为贵州开发地质旅游准备了充足条件。民族旅游与地质旅游的结合,能够展现贵州多彩的特色,能够促进贵州旅游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9.
吕宛青 《思想战线》2004,30(5):127-132
我国旅游资源分布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聚集了极丰富的高品味旅游资源,甚至于还是世界顶尖级的旅游资源。通过开发旅游资源形成旅游产品,变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促进西部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逐步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  相似文献   

20.
贵州民族体育旅游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地考查、专家访谈、文献资料等方法,对贵州民族体育旅游产业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贵州是中国西部高原的多民族省份,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对民族体育旅游产业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经济发展滞后和产业文化意识观念落后是制约贵州民族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因素。贵州民族体育旅游的发展,要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以多彩贵州为载体,以生态体育旅游为发展模式,以2011年承办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为杠杆,推进民族体育旅游产业的快速、高效、健康发展,使旅游产业成为贵州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从而实现贵州旅游强省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