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天津滨海新区位于中国发展重心由南向北推移和全球经济重心自西向东转移的交汇点。作为中国面积最大的国家级新区,从2006至2012年,其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4%,增速领跑全国,并带动环渤海乃至中国北方经济发展。2012年,滨海新区生产总值达到7205亿元,占天津市GDP总量的55.9%。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深圳特区奇迹般地崛起让全国的目光都集中在珠三角的突飞猛进;90年代末,浦东又以龙头位置引领着长三角的狂飙突进。进入21世纪,环渤海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滨海新区因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位置开始凸显。"11年前,天津决定“用1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成滨海新区”,使滨海新区变成中国北方最具增长力的经济重心和高度开放的标志性区域,形成与上海浦东新区南北呼应的格局。自那以后,滨海新区一直把浦东新区作为追赶的目标之一。2005年1到5月的工业总产值,滨海新区首次超过浦东新区,达到1471.77亿元,10年前该指标则仅占浦东的50%。"随着手机配套会、亚欧财长会、温家宝总理视察滨海新区等诸多新闻事件相继发生,尤其吸引公众的目光汇聚到滨海新区。"从北京出发,沿京津塘高速公路往东,让我们一起走进天津滨海新区。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深圳特区奇迹般地崛起让全国的目光都集中在珠三角的突飞猛进;90年代末,浦东又以龙头位置引领着长三角的狂飙突进。进入21世纪,环渤海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滨海新区因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位置开始凸显。"11年前,天津决定“用1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成滨海新区”,使滨海新区变成中国北方最具增长力的经济重心和高度开放的标志性区域,形成与上海浦东新区南北呼应的格局。自那以后,滨海新区一直把浦东新区作为追赶的目标之一。2005年1到5月的工业总产值,滨海新区首次超过浦东新区,达到1471.77亿元,10年前该指标则仅占浦东的50%。"随着手机配套会、亚欧财长会、温家宝总理视察滨海新区等诸多新闻事件相继发生,尤其吸引公众的目光汇聚到滨海新区。"从北京出发,沿京津塘高速公路往东,让我们一起走进天津滨海新区。  相似文献   

4.
滨海散记     
20世纪80年代,深圳特区奇迹般地崛起让全国的目光都集中在珠三角的突飞猛进;90年代末,浦东又以龙头位置引领着长三角的狂飙突进。进入21世纪,环渤海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滨海新区因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位置开始凸显。"11年前,天津决定“用1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成滨海新区”,使滨海新区变成中国北方最具增长力的经济重心和高度开放的标志性区域,形成与上海浦东新区南北呼应的格局。自那以后,滨海新区一直把浦东新区作为追赶的目标之一。2005年1到5月的工业总产值,滨海新区首次超过浦东新区,达到1471.77亿元,10年前该指标则仅占浦东的50%。"随着手机配套会、亚欧财长会、温家宝总理视察滨海新区等诸多新闻事件相继发生,尤其吸引公众的目光汇聚到滨海新区。"从北京出发,沿京津塘高速公路往东,让我们一起走进天津滨海新区。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深圳特区奇迹般地崛起让全国的目光都集中在珠三角的突飞猛进;90年代末,浦东又以龙头位置引领着长三角的狂飙突进。进入21世纪,环渤海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滨海新区因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位置开始凸显。"11年前,天津决定“用1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成滨海新区”,使滨海新区变成中国北方最具增长力的经济重心和高度开放的标志性区域,形成与上海浦东新区南北呼应的格局。自那以后,滨海新区一直把浦东新区作为追赶的目标之一。2005年1到5月的工业总产值,滨海新区首次超过浦东新区,达到1471.77亿元,10年前该指标则仅占浦东的50%。"随着手机配套会、亚欧财长会、温家宝总理视察滨海新区等诸多新闻事件相继发生,尤其吸引公众的目光汇聚到滨海新区。"从北京出发,沿京津塘高速公路往东,让我们一起走进天津滨海新区。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深圳特区奇迹般地崛起让全国的目光都集中在珠三角的突飞猛进;90年代末,浦东又以龙头位置引领着长三角的狂飙突进。进入21世纪,环渤海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滨海新区因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位置开始凸显。"11年前,天津决定“用1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成滨海新区”,使滨海新区变成中国北方最具增长力的经济重心和高度开放的标志性区域,形成与上海浦东新区南北呼应的格局。自那以后,滨海新区一直把浦东新区作为追赶的目标之一。2005年1到5月的工业总产值,滨海新区首次超过浦东新区,达到1471.77亿元,10年前该指标则仅占浦东的50%。"随着手机配套会、亚欧财长会、温家宝总理视察滨海新区等诸多新闻事件相继发生,尤其吸引公众的目光汇聚到滨海新区。"从北京出发,沿京津塘高速公路往东,让我们一起走进天津滨海新区。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深圳特区奇迹般地崛起让全国的目光都集中在珠三角的突飞猛进;90年代末,浦东又以龙头位置引领着长三角的狂飙突进。进入21世纪,环渤海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滨海新区因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位置开始凸显。"11年前,天津决定“用1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成滨海新区”,使滨海新区变成中国北方最具增长力的经济重心和高度开放的标志性区域,形成与上海浦东新区南北呼应的格局。自那以后,滨海新区一直把浦东新区作为追赶的目标之一。2005年1到5月的工业总产值,滨海新区首次超过浦东新区,达到1471.77亿元,10年前该指标则仅占浦东的50%。"随着手机配套会、亚欧财长会、温家宝总理视察滨海新区等诸多新闻事件相继发生,尤其吸引公众的目光汇聚到滨海新区。"从北京出发,沿京津塘高速公路往东,让我们一起走进天津滨海新区。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深圳特区奇迹般地崛起让全国的目光都集中在珠三角的突飞猛进;90年代末,浦东又以龙头位置引领着长三角的狂飙突进。进入21世纪,环渤海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滨海新区因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位置开始凸显。"11年前,天津决定“用1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成滨海新区”,使滨海新区变成中国北方最具增长力的经济重心和高度开放的标志性区域,形成与上海浦东新区南北呼应的格局。自那以后,滨海新区一直把浦东新区作为追赶的目标之一。2005年1到5月的工业总产值,滨海新区首次超过浦东新区,达到1471.77亿元,10年前该指标则仅占浦东的50%。"随着手机配套会、亚欧财长会、温家宝总理视察滨海新区等诸多新闻事件相继发生,尤其吸引公众的目光汇聚到滨海新区。"从北京出发,沿京津塘高速公路往东,让我们一起走进天津滨海新区。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深圳特区奇迹般地崛起让全国的目光都集中在珠三角的突飞猛进;90年代末,浦东又以龙头位置引领着长三角的狂飙突进。进入21世纪,环渤海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滨海新区因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位置开始凸显。"11年前,天津决定“用1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成滨海新区”,使滨海新区变成中国北方最具增长力的经济重心和高度开放的标志性区域,形成与上海浦东新区南北呼应的格局。自那以后,滨海新区一直把浦东新区作为追赶的目标之一。2005年1到5月的工业总产值,滨海新区首次超过浦东新区,达到1471.77亿元,10年前该指标则仅占浦东的50%。"随着手机配套会、亚欧财长会、温家宝总理视察滨海新区等诸多新闻事件相继发生,尤其吸引公众的目光汇聚到滨海新区。"从北京出发,沿京津塘高速公路往东,让我们一起走进天津滨海新区。  相似文献   

10.
《天津人大》2013,(12):16-17
2005年,滨海新区继深圳,浦东之后,被赋予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的“国家使命”,带动环渤海乃至我国北方经济发展。作为全国面积最大的国家级新区,从2006年至2013年,滨海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超过20%,预计2013年全区生产总值突破8000亿元,  相似文献   

11.
"走向经济新常态关键是改革。如果改革不到位,中国未来7%—8%的增长也很难实现;当改革与调结构取得一定的效果之后,中国经济仍可能会继续上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宋立说。在经济学家的口中,改革越来越和新常态这个词联系在一起。新常态理论的提出,为人们探究考察政府的改革部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语境。"新常态经济学"理论框架基本形成2014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并未迎来"刘易斯拐点",中国出口市场的潜力依然极其巨大,中国仍有巨大潜力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刻意降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会带来灾难性结果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潜力非常巨大,高增长不可能就此结束自2009年之后,中国经济增长遭遇到了短期瓶颈,经济增长因此而趋于下行。中国经济增长的短期瓶颈主要来自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投资回报率下降,遏制了投资的增长;第二,出口下  相似文献   

13.
2004-2005年,北部沿海地区和部分中西部省份增速明显加快,带动全国区域经济增长重心持续向北转移。四大板块之间的差距和东部地区内部差距的同时缩小,导致由基尼系数反映的地区差距出现回落。经济几何重心的移动方向能够反映出各地区经济增长出现的变化,比如上世纪80年代向南移  相似文献   

14.
李加洞 《理论月刊》2007,(10):140-142
20世纪70年代随着"新冷战"的到来,太平洋经济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美国在亚太战略重心转向经济领域;"新冷战"使中国对外开放得以顺利启动并使战后形成的东亚经济体系发生变动,中国被融入到亚太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去;随着美国保护主义的实施、日本与亚洲经济进一步地结合以及"大中华经济圈"的形成,美国亚太经济一体化中有被边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李扬 《小康》2015,(1):18
在新常态下,需要重新塑造我们科技创新的一套体系,重新塑造我们科技创新向产业转变的机制。我们都知道,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成为总结2014、展望2015的一个重要会议,而且由于在这次会上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概念叫"新常态",它标志着中国经济以"新常态"产生为标志,划分为两个阶段。前面一个三十几年的阶段是高速增长,年均9.8%,从"新常态"开始,我们进入中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16.
<正>亚太地区一直是中国对外交往的重心,随着中国在地区中经济实力的提升,中国越来越成为亚太经合组织中极其重要的成员2012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在世界经济增长与亚太地区,特别是东亚地区安全环境均不确定的  相似文献   

17.
<正>北京作为首都,有相对完善服务国际交往职能的会议、旅游硬件设施。但在建设相关硬件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服务和开展国际交往软实力的建设。当前的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中国GDP增速从2012年起开始回落,2012年、2013年、2014年增速分别为7.7%、7.7%、7.4%,告别了过去30多年平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长,是经济增长阶段的根本性转换。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时代基本上执行人口自由增长政策,一方面,人口快速增长,带来了劳动力的快速增加与社会财富的增长;但另一方面,人口的过快增长稀释了人均社会财富,也带来了资源、环境和就业等方面的巨大压力。因此,进入邓小平时代,中国实行控制人口增长的计划生育政策。这一方面减少了中国增加的人口;另一方面,通过改革开放以及人口红利等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实际上是在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中嵌入了新马尔萨斯主义。中国沿着同时减小分母和增加了分子的第三条途径实现了人均GDP的快速增长。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随着控制人口增长政策的实行,中国人口结构出现少子化和老龄化两大主要问题,继2013年的"单独二孩"的人口政策之后,2015年实行普遍二孩的人口政策。这是中国经济实现持续增长的必要人口政策的调整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在线新经济逆势增长、数字经济成为发展新动能、新基建提速、"云经济"崛起,新消费模式成为经济增长重要动力……在疫情阴霾笼罩下世界经济遭受严重衰退时,中国经济率先复苏,成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第一个实现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与中国经济发展具有的强大自我修复能力密切相关。中国有信心也有能力持续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世界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信心与动能。  相似文献   

20.
正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令世界瞩目,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深受危机影响,相形之下,中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受危机影响较小,成为稳定世界经济的"压舱石"。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中国在全球治理中会顺应世界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